乡村旅游与粮食产业经济结合的路径

2020-12-07 05:59陈慧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

陈慧

[摘要]乡村旅游的积极发展有助于加快乡村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而粮食产业经济也可以促使乡村旅游模式进一步趣味化和特色化。实现乡村旅游与粮食产业经济的结合,成为当前加快粮食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效发展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和粮食产业经济结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粮食产业;经济;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9

1 乡村旅游结合粮食产业经济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并且生活质量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旅游休闲的支持度。因此,粮食产业可以借助乡村旅游打开粮食产业经济市场范围和交易渠道,不但有利于合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以实现产业升级,不断投入现代科技实现绿色发展,而且能让更多农民群众感受到产业创新改革的发展成果。同时,粮食产业经济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使其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宣传效益,最终逐渐形成两个产业的交互式发展的推动力[1]。

2 乡村旅游发展与粮食产业的相关分析

2.1 乡村旅游发展与粮食生产效率

以平度市为例分析,该市作为国家知名商品粮基地之一,在乡村旅游方面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成熟化。近几年的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平度市国内外旅游总人数约达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2012年到2014年的数据都在不断增加,到2014年旅游总人数跃升至73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7.6亿元;2015年时旅游人数降到286万人次,旅游收入跌至12.3亿元;2016年到2019年,旅游人数和收入又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该年旅游人数为722.19万人次,收入达30.38亿元。由此可知,近10年来平度市乡村旅游规模与收入主要为递增发展趋势,但要明确该发展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是否有促进作用,还需要通过SPSS 15.0等大型社会經济统计软件对粮食生产效率指数进行分层次分析[2],最终核验检查相关指数并汇总(如表1~表2所示),得出分析结论。

相关分析数据显示,平度市旅游人数或者总收入与粮食生产效率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83,属于高度相关系数。当乡村旅游人数或者旅游产业收益与粮食生产效率指数的相关系数为高度相关水平时,即表明在粮食主要生产地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也能让农民具备更多可流动资金和合格的劳动生产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民参与粮食耕种的积极性,从而深入开发粮食生产,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和单位收益,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2.2 乡村旅游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

在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不良影响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外流影响最突出。粮食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的劣势,严重打击了农民参与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土地荒芜[3]。对此,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缓解此类情况,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感受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耕作模式,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安全,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

3 乡村旅游与粮食产业经济结合的路径

3.1 健全政府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依据乡村旅游和粮食产业经济结合发展需求,政府的有效宏观调控作用显著,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为尽可能改善整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项目缺陷,应当提高政府对公共环境和群众的整体服务质量,加强政府对各环节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政府还需要开通更多的信息服务渠道,加大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健全政府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对于部分地方组织不能处理的问题,政府应当及时接收和集中安排,构建和开通综合性服务渠道,从而提高旅游投资信息和粮食供应信息的扩散速度和有效利用率,为需要搜集相关信息的群体提供高效沟通平台,满足买卖双方需求的同时完成快捷便利的交易互动。

3.2 借助旅游手段助推粮食产业发展

旅游能够拓展人们的生活休闲娱乐空间,乡村也可以利用旅游不断推广特色粮食,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加深对粮食的认识,从而实现乡村旅游与粮食产业经济共同长期发展的目标。在设计和调整乡村旅游项目时,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应当及时做好项目细节的落实工作以及当地粮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工作,真正意义上明确粮食经济的内涵,赋予粮食除食物以外的更多标志性特征,进而使粮食产业具有旅游发展特色,催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除此之外,粮食本身就具有许多潜在的特色功能,随着乡村旅游进程的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结构也不断改善,为粮食产业宣传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且根据近些年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人们格外关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在旅游手段应用过程中,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力度,促使粮食产业在第三产业的推动下发展,而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消费者对绿色有机粮食的购置行为也会给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有益影响。

3.3 打造一体化旅游功能区

一般而言,城市与乡村、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都具有信息交互的联系,是在自然发展条件下形成的旅游产业与粮食产业的经济交集。将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展前提,各省各地区应当尽可能开通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订阅功能,以著名风景旅游区或者经典历史文化古城为例,负责人可以借助配套设施健全和整体交通路线便利等特点,获得经济框架完善的发展优势;还可以设计乡村旅游景点观光的互动项目,增强游客对农业耕作体验的真实感,从而打开消费市场以推动粮食农业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粮食产业经济整体收益[4-5]。另外,相关负责人员应当构建景区与粮食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紧抓当地粮食产业优势和粮食产品特色,不断从多方面、多层次打造合适的产品外形包装,丰富相关粮食加工产品的种类,或者在旅游景区中建设粮食科普活动和农产品体验中心,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并获取农业知识。

3.4 稻田艺术本土化

稻田艺术是乡村旅游和粮食产业相结合过程中产生效果最明显的形式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喜欢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等绿色生态项目,这有利于推动生态休闲农业市场的发展,提高粮食产业经济收入。而稻田艺术的实施不能一味参考成功地区的种植设计方案,要根据当地水稻生长周期、粮食作物种类特征、土壤承受能力、地区气温变化规律等因素进行稻田艺术的本土化转变。在实地考察把握准确信息后,择取合适的粮食农作物,通过图案层次分布与模板区块设计、粮食作物质量筛选、秧苗栽种养殖、定点测绘、稻田定期管理、防虫防害等稻田艺术本土化实施环节,构成符合当地特色的稻田艺术,借此提高乡村旅游项目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稻田收割后,当地旅游区还可以向游客宣传和销售粮食产品。通过旅游休闲、购物观光一体化的稻田艺术模式,能够有效带动旅游产业和粮食产品经济的融合,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收益。

4 结 论

综上所述,把乡村旅游和粮食产业经济结合在一起,在增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能够促使旅游产业形成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其在帮助农民改善粮食生产环境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也必然能够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宇阳.把乡村旅游与粮食产业经济结合起来[J].中国粮食经济,2018(8):31-32.

[2]陈秀芝,庞英,丁娜.平度市粮食生产效率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8):1017-1020.

[3]刘若男,石小亮.乡村旅游对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5):117-119.

[4]唐黎标.浅谈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推进建议[J].粮食问题研究,2017(4):41-43.

[5]耿红莉.拓展粮食主产区农业多功能 发展宝清特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中国乡镇企业,2011(9):73-78.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中国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