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缙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对学生讲这样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书本中所讲的知识内容都全信的话,那还不如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书。这句话更深刻的含义就是,对于任何知识内容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可以成为真知灼见。尽管在小学生这个年纪并不能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进行理解,但是教师也需要从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讨论与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章内容;发散学生思维方向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既没有太多的学习任务,也没有非常大的学习压力,所以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导致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动性是非常不充足的。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文章内容的讲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不至于让学生感受到厌烦。教师也需要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这样才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勇气。同时教师也需要告诉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识内容,就要及时向教师请教。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的知识内容,如果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方向。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小学生在进入到小学阶段之后,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在数学课堂中那么高,这主要还是因为两门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总会引用一些非常搞笑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理解。但是,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总是不能准确把握正确的方向,所以,这难免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进行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枫树上的喜鹊》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篇文章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在课下的时间了解一些有关于喜鹊这种生物的资料,这样可以辅助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本文主要是讲述了小作者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一家,从喜鹊一家的叫声中,想象到的喜鹊妈妈和喜鹊宝宝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屏幕中將文章中的内容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内容进行提问。
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章内容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着文章知识内容的讲解,也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内容的反应情况,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虽然语文这一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多么有趣,但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启发学生去寻找这些知识内容的乐趣,这样才可以更能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含义。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质疑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章内容。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雷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篇文章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雷雨前后景色的纪录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脑海中有美好景色的画面感,雷雨前是黑沉沉的乌云,是比较凝重的美感;雷雨中大雨倾盆,是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是清新隽永的美。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就需要先让学生观看图片,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心中对于美好景色的想象。
三、发散学生思维方向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文章知识内容,是从一个方向出发。而学生在理解文章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入手,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篇文章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在课堂中讨论一下假如自己在远足的时候迷了路会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一篇文章内容就为学生讲解了一些可以分辨方向的技巧,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迷路的人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熟记。
总而言之,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举手的形式来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以将课堂中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讨论。但是在学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巡视,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浑水摸鱼。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用疑问句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文章知识内容的讲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知识内容的深度思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绍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2).
[2]陈国忠.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训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