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探究阅读

2020-12-07 08:48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首词赤壁风雨

入乎其内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都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词作。苏轼的词作打破了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条框,扩大题材,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河进行。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这两首词语言风格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感受苏词的风格,培养大家乐观通达的精神态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词中写的就是苏轼游览这个“赤壁”时的所见所想,怀古抒情,写自己壮心消磨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态度。

词一开始,就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伟绩已成历史陈迹。“故垒”二字,写出了古代战场的情境,如在眼前。“西边”一词,点明方位,有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人道是”三字,借传说加以证实,深化“怀古”的感情色彩。“三国周郎赤壁”,由时代、人物、地点三个不同性质的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的画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一时多少豪杰”,由景物过渡到人和事。

“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缩,最后定格在周瑜身上。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度。“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樯橹”指曹操的军队,含有贬义。“灰飞烟灭”将火烧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灭的惨相再现出来。

“故国神游”后几句表达了伤感之情,作者“一尊还酹江月”,亦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无法施展抱负的情绪流露,但这种感情正是作者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这首词的出现,对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定风波》作于苏轼黄州被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苏轼则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他的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的景象,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有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词人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作者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接下来,“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的人生感慨作铺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着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間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实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为风雨之声,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醉醒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出乎其外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是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的影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我认为,苏轼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双重矛盾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与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轼之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怀有恐惧哀伤,而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深刻一层。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人生空漠之感,是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是苏轼早期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显现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的哲理高度上。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是最符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愿意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渊明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所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朱熹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以及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便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

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有删改)

同步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做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猜你喜欢
首词赤壁风雨
神回复
睡仙亭
going Coastal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宋高宗的眼力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
《诗词曲五首》(选二)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