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爱
中共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目的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实现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缺乏。多数农村群众受教育少,文化素养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仍然存在,迷信、愚昧、腐朽低俗文化较为突出。二是文化建设资金不足。乡村文化建设项目资金不多,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三是文化市场管理服务缺位。乡村文化存在自娱自乐、内部循环现象,存在文化产品内容单一、档次低、规模小,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难、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四是文化发展人才欠缺,缺少熟悉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开发、经营和管理的人才,一些民族民间杂技绝技和非物质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等,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西部乡村文化发展水平。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乡村文化底蕴,构建农村群众精神家园,从乡愁中汲取振兴乡村的力量,让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科学编制乡村文化发展规划。要统筹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科学编制西部乡村文化发展规划助推乡村振兴的地方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文化灵魂,植入农耕文化的符号和内涵,体现每个乡村的独特个性和历史文化特点,在规划中注重保持乡村山水林田湖的原貌,把乡村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养生文化与产业选择、产品开发、企业培育、品牌打造结合起来,避免规划千村一面。要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原则,推动多规合一在乡村落地实施。
二是实施乡村文化创建工程。要在乡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要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群众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健康文明新风。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乡村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性“书香家庭、文明村民”等评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制止滥办酒席歪风,禁绝封建迷信活动,严抓聚众赌博等违法行为。
三是推進优秀传统文化振兴。要借助乡村传统节日,发扬传承仁爱礼仪文化,弘扬敬老爱幼、勤俭和睦的家庭文化,引导乡村外出人员返乡创业。要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划定乡村的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实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民俗文化,促使民俗活动复兴以及民间技艺振兴。要对乡村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有序开发,防止将一些古迹、文物、建筑推倒重建和将民族民间文化习俗庸俗化、雷同化的破坏行为。建设乡村乡情馆和村史馆,打造乡村世代相传的精神祠堂。要出台领导干部离任文化资源审计制度,将落实国家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政策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四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引导乡村群众依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乡村农耕文创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把民族民间文化、民宿酒店、农特产品和食品生产、娱乐互动、建筑、工艺品加工、民族文化体验、科研开发等融为一体,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建设一批农耕文化产业园,收集展示乡村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促进乡村特色产业与生态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利用大数据+智慧旅游等模式,打造乡村“风光美”的养眼产业、“风情美”的养心产业、“风物美”的养胃产业、“吃得好”的健康产业、“睡得香”的养生产业。
五是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西部乡村文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创新乡村文化发展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能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把优秀人才汇聚到乡村去。同时,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乡村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经营和管理人员。对西部乡村民间艺人建立档案,实施民间艺术大师评选活动,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等,设立乡村文化振兴专项基金,为乡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