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的发簪和领带

2020-12-07 10:53董健枫月
世界博览 2020年21期
关键词:燕尾服簪子发簪

董健 枫月

时代发展使人类社会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这是公认的社会进步标志,也正是这种逐渐的富足让服饰中发簪和领带这种小东西从高度的实用性演变为繁复的装饰品。可是,同样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又会让人的服饰在整体上从繁复变得简洁起来。

当发簪已成往事

发簪,也叫作簪子,目前经常提及的起源是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一些墓葬遗迹中发现的骨质发簪。尽管这些簪子通常只是很简单的一个骨质长长的针状物,但是它的出现证明了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了,不再简单地披散长发而是开始盘起了发髻,这个簪子就是穿过发髻确保其不容易散乱的重要工具。

既然开始重视外表,那么装饰就必不可少,很快簪子也开始带有装饰的意味了。早期的簪子不过是一端粗一端细的长针,之所以会有细的一端,主要是插入发髻方便。那么,想用这个作为装饰品的人,就开始在粗的那一端上做文章了,很快粗的这一端开始变得更加粗大甚至扁平,上面出现了雕刻花纹甚至镂空等。这充分说明了,随着生产知识的积累生产手段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富足了。想想看,一个整天只能忙活温饱的人怎么会有心情研究自己的外表,哪里会有闲心梳妆打扮呢?

进入青铜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变得多样起来,加工簪子的工业也开始越发精巧了。早期出土发现的骨质簪子不管怎么制作精细,都是磨制的,即便是早期的雕刻和镂空在本质上也是用细石器慢慢地磨刻出来的。但是有了金属工具之后,簪子的雕刻工艺不但变得精巧起来,材质上也开始越来越广泛了。木簪、青铜簪乃至金簪和玉簪都出现了。即便是简陋的木簪也不能小看,如果没有锋利的金属切削工具而只用石器刮削,把一个树枝加工成木簪都是挺费事的。金属的应用给簪子带来的最大变化还不光是一个加工问题,因为其良好的延展性使得人类在加工簪子时候可以更容易地搞出来更多的造型。花纹可以在铸造的时候直接生成大体,然后用锋利尖锐的工具细加工,某些部位可以锤打成模仿植物枝叶的薄片细丝,某些部位可以锤打出更多的槽口作为嵌镶宝石和珍珠等物体的基座,等等。

当然也会有人说束发才是劳作的需要,因为披散的长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便甚至危险,狩猎或者劳作的时候会遮挡视线或者缠绕在工具上。这也颇有道理,根据现代考古的成果发现,古希腊的普通市民基本都是留着长发,但是奴隶们往往是短发。不过古希腊人也不是简单地披散长发,男子一般会用织物做成的带子将长发束好,一些阔绰的人则是用上了金属环。爱美的妇女们则开始尝试各种高高的发髻,当然只是用织物带子或者金属环结合各种发辫就已经能有不少的发髻款式了,但要想简单快捷一些,发簪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工具。对古希腊遗址的考古挖掘中也没少发现各种材质的发簪,从骨质到象牙乃至黄金的不一而足。

或许是因为人种差异,古希腊人不同于东方民族的直发而是卷发居多,所以发簪盘挽发髻的作用不是太大,反而是经常用来把希腊式长袍“西顿”固定在身体上,后来干脆向着别针的方向演化了。当然,这也许另有原因,比如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者希罗多德就这样记载过:“当女人们发生口角的时候,那个簪子(锋利的末端可能会长达10厘米)就成了凶器,曾经刺死过人,最后干脆禁止了这种簪子……”脑补一下雅典街头妇女之间斗殴的情景——每人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尖锐的金属簪子当做匕首用,场面不免滑稽又

惊悚。

在基本上是集成了古希腊文化的古罗马,簪子倒是也保有一席之地,不过,也许是罗马人接受了希腊人的教训,簪子的细端不再锋利而是变得扁圆,这样能兼任一部分梳子的功能,还可以充当盛装化妆品的小勺。随着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不用说平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退步,即便是贵族们也无法与以前比拟,妇女们只能放弃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各种发髻和装饰,“复古”披头散发。直到文艺复兴的来临前,欧洲的文化都是沉闷无聊的,服饰的审美水平自不消说。文艺复兴之后的工业革命虽然让欧洲的物质生活重新丰富起来,妇女们重新有了爱美的机会,发髻重新回归,但像希腊罗马贵妇那种“炫富”式的风气却不在了,她们更倾向于方便的别针和发卡以适应节奏加快了的社会生活。发簪,变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东方古韵发簪

在东方,头发因为信仰传统有了更加不同的意味,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逐渐形成之后,“断发”被视为一种罪过,或者是野蛮的象征,不束发成髻也是同样的象征。生活在山林中和草原游牧的少数民族,他们确实为了生活方便经常有留着短发的情况,另外因为物质条件限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理头发,经常就是简单地披散或者用织物条、兽皮条环形地简单束发。中原民族的古语中有两个很典型的词汇“断发文身”和“被发左衽”都是形容周边不发达少数民族形象的。既然视别人这种形象为野蛮,那么自己就要在这头发上精心打扮起来,由此才能强调自己的不同和优越。于是很快,发簪在东方的文明圈里有了比古希臘更加蓬勃的发展。

撇开材质和加工工艺不说,发簪的用途从简单束发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对于男子来说,“冠”成了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身份等级能戴的冠或者不同场合要戴的冠都有越来越详细和严格的制度。可是怎么把冠安稳地戴在一个有大大发髻的头上呢?簪子就是答案,也叫作“笄”。同时用一个长长的簪子穿过冠和发髻,下面再用织物带子做的“缨”系紧,这样不论是奔跑还是做出一些格斗的动作问题都不

大了。

男子用“加冠”作为成年的标志,女子也是同样。所谓的“及笄”就是,原本有几个分散的小辫的女童,到了15岁的时候要正式改为用发簪(笄)挽起的发髻,这是进入适龄婚配的成年女性的标志。对于贵族妇女们,簪子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除了能让她们松松地搞出更多的发髻款式之外,精细加工的簪子还可以帮着别住更多的头饰,比如用丝毛材质编织的发网,然后可以在这上面尽情地插满各种金银宝石打造的不同造型的扣、花等。结合发簪的广泛应用,簪子出现了更多的变化。比如从最原始的单一“长针”形状变成了双股交扭的“钗”,这样一来,钗可以更加稳定地别住发髻,因此后来应用得似乎比簪子更加

广泛。

“钗”的顶端同样是能工巧匠们好好发挥一下自己手艺、取悦女主顾的好机会。钗是如此地受到妇女们的喜爱,以至于她们经常将这个饰物当作寄托爱情的信物,各种戏曲中经常见到大家小姐跟书生私定终身的桥段,其中一个制作精美的钗总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最著名的词牌名都有了一个《钗头凤》。

在张骞通西域之后,东西方文明交流加快,发簪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受希腊文明影响的那些金属质地、植物动物式样的发饰也逐渐来到了中原,结合本土原有的发簪,最终发展出了步摇、华胜和钿等发饰。所谓“步摇”,就是发簪的顶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花或者动物造型,而是出现了通过金属细环链接的悬挂件,最关键的是这个悬挂件可以伴随着妇女的步履摇动,能让妇女显得更加妩媚多姿。“华胜”的表面则是一个带扣状物体,上面可以有各种纹饰以及各种嵌镶珠宝,而背后则是分成了三股或者四股细化的簪体,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插入发髻之中起到装饰作用。“钿”也叫做钿花,端头通常是花朵或者鸟兽造型,而簪体也变得更加细小,已经不能起到别住发髻的作用,只能插入挽好的发髻起装饰作用。这二者都可以视为发簪为了强化装饰作用而产生的变体。

真正动摇了簪子地位的历史事件也许是满清入关。薙发令一下“男降女不降,俗降僧不降,生降死不降……”中原大地上2000多年的束发冠带成为往事,除了道士之外,只能在妇女们的头上还有一席之地。朝鲜和越南倒是保留了男人用发簪的做法。在日本,虽然男人们多数还有发髻,但也有剃掉了脑门头发的“月代头”,逐渐也用不上簪子了。辛亥革命剪掉了男人脑后的辫子,西方的工业文明也打开了东方古国的大门,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已经不容我们再回到“峨冠博带”的形象去了,女士们也开始烫发、留短发,“及笄”至此真的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由简到繁、由繁复简的领带

而领带的起源稍显复杂,经常有好几个说法,但是其发展历程则同样体现了前面说过的那个规律——由简到繁,由繁复简。据说,早在古罗马时期,士兵们在脖子上系着一个类似红领巾一样的东西,主要作用是擦剑柄和手上的血,避免打滑握不住兵器;另一种说法是,野蛮时代的日耳曼人为了穿住身上的兽皮,需要这么一条绳子;还有一个说法则是,这东西本来是邋遢男人们的擦嘴巾……

目前看来最靠谱的说法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军队中雇佣了一批来自克罗地亚的骑兵,他们打了胜仗之后回到巴黎在大街上列队巡游,威武的制服上最显眼的就是脖领处系着一条围巾,颜色各式各样,伴随马匹奔腾带来的轻风舞动起来,显得精气神十足。这就让本来爱赶时髦的巴黎纨绔子弟们看了后竟相仿效。

考虑到克罗地亚人出身巴尔干,跟当年的奥斯曼土耳其有不少关联,完全可能从对手那里学来一点有用的服饰。而中东地区的习惯服饰中,确实喜欢带着大围巾,要么包头要么围在脖子上,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估计是因为当地风沙比较大,保护头部、颈部需要这样做。总之,由克罗地亚骑兵起头,再由巴黎时尚圈制造潮流,这个说法应该是最靠谱的。

这方面还有一个传说:克罗地亚围巾成了巴黎城的时尚宠儿之后,有位大臣上朝时候,也在脖领上系了一条白色围巾,而且为了突出自己高雅的贵族身份,还专门在领口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结。这让路易十四大加赞赏,当众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并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考虑到路易十四生平两大爱好——一个是对外打仗,另一个是在豪华的凡尔赛宫里折腾各种豪华的舞会,而且他自己率先在这些舞会上穿着各种奇装异服来制造潮流,从红色高跟鞋到打扮成阿波罗,他喜欢上领结再来个“敕令”定下着装标准,这就“太路易十四”了!

想想看,当年的贵族老爷们穿上一个长长的马甲,外面再套上一个大开领口的半长袍,下身穿着一条半短裤子和长丝袜,最后踩着一双高跟鞋……领结可不能太小,否则起不到装饰的作用。估计这身打扮要想出门很是需要点时间了,更别说穿着这身行头奔跑和打仗了。当然,这时候的贵族们都是有钱有闲的,基本上也没有几个人还记得祖先们顶盔掼甲拿着长矛的马上生活了,这也正是努力加强王权削弱贵族权力的路易十四想要的。

建立在花天酒地之上的安逸生活不会长久。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愤恨的第三等级除了砍掉贵族老爷们的脑袋之外,也把这身打扮当做“旧习俗”给废除了。毕竟,就算是第三等级里的有钱人,那些工厂主和商人们天天忙着赚钱,时间就是金钱,就算想享受也不会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另外,为了表示跟贵族老爷们拧着来,第三等级的服饰专门唱反调——贵族穿半短裤子,那么第三等级就专门穿长裤子;贵族老爷们穿高竖领大开口长袍外套,第三等级就穿小翻领短上衣……马甲总算是有点用,留下来了,但是也被截短到齐腰的长度,这样子才方便活动嘛!

革命浪潮过去后的法国时兴起来的装扮是穿燕尾服,看看拿破仑的肖像就会发现,他基本就是这么一身“出镜”的。拿破仑那身燕尾服是军装,而燕尾服本身起源就是军装。当年英国的轻骑兵们觉得穿着长大衣骑马很不方便,就把大衣的前摆掀起来别住,这样子行动起来就自如多了,后来引发了各国的各个兵种效仿。顺便说一句,传统也自有其顽固之处,如果你看看一战时候的比利时军队,就会发现他们还是这么对付自己的军大衣的。

法国皇帝穿着这么一身军装到处走,那么这身衣服就是“高尚”的打扮,不用专门下一个“敕令”来规定了。很快燕尾服就成了欧洲普遍认可的最庄重的礼服,直到今天还是如此。燕尾服的领子没有了当年贵族老爷们长袍的那种繁杂,作为装饰的领结自然也不用以前那么厚重了,于是领结开始变得细小起来,直到今天的

样子。

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燕尾服的那个“长尾巴”也显得既不必要又麻烦,于是燕尾服和第三等级的穿着開始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不光是在法国出现了,在开启工业革命的英国也发起了一场服饰简化浪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装样子。而且在19世纪中期,西装开始被认为是标准的正装,只要不是非穿燕尾服的大场合,西装就够了,当然必须打着那个领结才算。服饰反应时代特征,要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节奏。至于领结怎么变成领带的,有一个很令人伤感的说法:当年的商人们觉得系上一条比较长的领带,一旦生意失败,上吊时相对方便……

可以考据的领带起源大约是在美国,最开始很被看不起地叫做“牛仔领结”,可是随着美国国力的兴起,这东西最后也让欧洲人认可了。于是西装三件套——翻领上衣、马甲和领带(领结)最终成型了!相较于复杂的领结,领带的最大好处就是更加方便简单。领结有七八种打法,领带就那么一两种而且外观看起来都一样,显然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其顽固之处。尽管今天普遍认为扎上领带后西装就是正装了,但其实在某些特定场合,燕尾服配领结,或是配大开口翻领的上衣才是传统的正装。

穿西装、打领结会给人一个奇怪的老保守的印象,或者是玩气质耍个性的怪人印象。不过凡事总有特例,西方的建筑师这个特殊的群体今天仍然保持了打领结的习惯,或许他们在刻意追求一个保守的人设,这样才能让客户相信他们造的房子比较安全靠谱。

(责编:南名俊岳)

猜你喜欢
燕尾服簪子发簪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
绾青丝 筑华梦——秀丽的发簪
为“燕尾服”代言(上)
发上插簪 心头怀古
祖母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