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宏斌
脱贫攻坚是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确定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脫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甘肃是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高台县作为甘肃西部一个欠发达县,面对新时期脱贫工作的新任务,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尽力化解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台县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全县辖9个镇,136个行政村,9个社区,总人口15.74万人。2013年高台县被列为全省国家片区外的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市、县183个帮扶单位,1857名帮扶干部,实现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帮扶全覆盖。2018年高台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退出率达到100%。
1.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达标
全面实施县级领导包镇、县直部门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三级扶贫开发责任制度,精准施策。县委、县政府与8个镇、22个行业部门单位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将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镇、各部门单位和各级干部,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调度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层层明确帮扶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鼓励企业开展村企结对帮扶,通过资金捐助、实施项目等方式,有效保证了脱贫攻坚任务的质量和效果。2019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认定标准,实现脱贫。
2.冲刺清零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巩固深化冲刺清零成果,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全力改善贫困村及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达标,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全员、全额享受各项惠民政策,“两免一补”教育资助政策和“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对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大病专项救治政策。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住房均为A、B级安全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率达到100%。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质量。
3.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到位
全县上下,创新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规范管理,管好用好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全县在财政扶贫资金安排使用,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的要求,因地制宜安排了基础设施项目,重点解决贫困村农田水利和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资金安排更加注重脱贫攻坚的长期效果,进一步夯实了稳定的脱贫基础。2019年全县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9.45万元。
4.产业扶贫质量成效明显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主要途径来抓,引导贫困户调结构、优产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玉米、花卉、蔬菜制种、马铃薯、紫花草、中药材、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县16个贫困村玉米制种、蔬菜花卉瓜类制种、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到4.52万亩。共创办贫困村合作社56个,积极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55人,建成隆丰祥种业、金康脱水蔬菜等53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24个。引导和鼓励各类建设主体,在镇村贫困劳动力聚集地利用闲置场地积极创办兴办“扶贫车间”,推进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确保已脱贫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采取“1+8”模式在全县建设了9个劳动力市场,针对贫困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和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
5.综合保障举措落实有力
着眼“兜底线”与“促发展”,全力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紧盯农村一、二类低保家庭、农村特困人员、残疾贫困家庭等重点人群开展核查,对未达到稳定脱贫标准且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有效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对因学、因慢病、因灾、单亲家庭、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生产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发挥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及时给予救助,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台县聚焦脱贫攻坚任务,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上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产业扶贫还有待继续深化提升。目前高台县虽然形成了以蔬菜、制种、畜牧养殖为主的主导产业,但马铃薯、黑番茄、小杂粮等高效特色产业规模仍然较小,特色产业链条不健全,支柱性产业发展还不够明显,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脱贫后,产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现象依然存在。
2.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政策扶持上,全方位的保障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个别贫困户存在发展内生动力不强,自主脱贫的能力和信心不足,需要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强化精神扶贫和思想引导。
3.部分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由于收入来源单一,“三变”改革力度、深度还不够,集体闲置资源资产没有充分唤醒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带动群众发展的能力仍需加强。
三、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脱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总结经验,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1.坚持脫贫攻坚与统筹资源配套整合。要着眼全局,整体谋划,全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注重加强项目资金衔接配套、帮扶力量有效整合、职能部门协同作战,鼓励引导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主战场上来,把资源的统筹整合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安排扶贫项目资金,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对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继续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强产业对贫困农户发展的吸附、带动、支撑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2.坚持脱贫攻坚与组织建设同向发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影响脱贫攻坚实效的重要因素。以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依托,深入推进带头人队伍建设,夯实村干部创业带富工程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升行动,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实依靠。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向发力、互促共进,从而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形成先富带后富、携手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3.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推广联村联治、多元投入、基层自管、源头预防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着力实现脱贫与生态的互促共赢,从而有效解决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问题。
4.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带、黑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沿山田园经济辐射带建设为引领,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加大投入力度,配套解决非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级道路硬化等方面的短板弱项,逐步实现同步发展目标。
5.坚持脱贫攻坚与“三变”改革有机结合。不断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完善有特色的帮带发展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提供劳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有效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通过“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让资源活起来、资金聚起来,推进盘活存量资源,挖掘发展潜力,让贫困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收益、分享更多的产业获利,有效补齐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
6.坚持脱贫攻坚与锻造作风有序提升。要弘扬严实作风,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在对标对表中补齐攻坚短板,进一步明晰攻坚重点,以作风建设实际成效,保障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广泛宣传脱贫先进典型,着力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提振贫困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解开贫困群众的思想症结,激发其内生动力,实现其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奋斗起点。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我们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激发内生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引领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