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燕
摘 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颇具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但由于全书卷帙浩繁,不免存在些许差错和不足。该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和校改,补苴了不少疏漏,日臻完善,但仍有可商之处。因此,关注该书在字形字义解释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疏证,可以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字形字义;疏证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颇具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该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和校改,补苴了不少疏漏,日臻完善,但仍有可商之处。本文主要是以《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中的常用词部分为例,对部分例字的字形字义解释欠妥之处略加辨析,作疏证数则,以就教于方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字形字义的辨析主要是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季旭升的《说文新证》,并参考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向这些专家学者一并表达谢意。
1.反
该书对“反”字的解释为:(一)翻转,颠倒。引申为相反,对立。(二)造反,叛乱。(三)回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引申为退还,归还。又为反省。[1](P46)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反”的本义。《说文解字·又部》:“反,覆也。从又,厂反形。:古文。”[2](P59)许慎认为,“反”字的本义为反覆。再来看“反”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反”字从商代甲骨文到晚周金文再到西汉小篆,形体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具有一致性,都是从厂、从又的会意字。从字形角度来看,“又”为手形,“厂”为山崖石岩,其语义应为人以手攀援山崖。季旭升对“反”字的释形是:“甲骨文从厂、从又,厂者山石厓岩,谓人以手攀崖也。即扳之本字,义同攀……扳之过则有反意,反覆当为引伸义。”[3](P206)
李守奎先生曾对“反”字的构形及语义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是手毁“厂(即崖之象形)”,崖土坠落之象,所以,毁坏当是其本义,“又”突出手爪,或与这个本义相关……以手毁崖,崖土从崖体叛离,所以叛离是其常见的另外一个意义……“”“反”字的意义一贯,这两个字的形音义关系为我们了解“反”字的构形提供了线索。“反”字的构形历来不明,《说文》:“覆也。从又厂反形”,对字形的解释不知所云。杨树达以为是“”的或体,亦即“攀”字,从字形上说颇有理致,学者多有信从。但文献中没有“反”用作“攀”的确切例证,只是一种假说。表意字构形的分析必须以文字所记录的语义为依据,我们所列的演变谱系与词义例证虽然避开了释为“攀”的不足,但还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证实。一是“”是一个人名用字,词义不明,作为“”的源头也只是一种比较合理假说;二是“反”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西周金文出现频率更高,但“”却很罕见,将“反”视为“”的省形在时间的链条上有前后颠倒之嫌,不容易令人信服。但即使“”与“反”有不同的源头,也不影响我们的基本结论——“反”的毁坏义源自“”。[4](P132-133)
相比之下,李守奎对“反”的解释更加详细、恰当,因此,“反”的本义应为“毁坏”。
2.复
该书对“复”字的解释为:“(一)动词。回来,回去。引申为回复,报复。(二)副词。再,又。”[1](P46)王力指出,“复”是“往”的反面,所以说“往复”;“复”与“反”都有回来之意,所以说“反复”;“复”与“来”意义也相近,所以又说“来复”。无论是“往复”“反复”,还是“来复”,都是由复之“回来、回去”之意推演出来的,“复”均取“回”义,仅为单方向行为动作过程。
按:《说文解字·彳部》:“復,往来也。从彳,复声。”[2](P155)许慎将“復(复)”释为双向行为动作过程,与王力的解释有所不同。再来看“復(复)”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2所示:
从“復(复)”字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它是单纯的形声字,其复杂形体应取“往来”之意。由此可知,其本义并非“回来、回去”。
3.免
该书对“免”字的解释为:(一)脱身,使脱身。引申为释放。又为脱掉。(二)罢免(后起义)。[1](P52)
按:这一解释看似无误,但追溯“免”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脱身,使脱身”义并非“免”字的本义。《说文解字》未收“免”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于“兔”字下补一“免”字,并解释说:“免,兔逸也。从兔不见足,会意。”[5](P470)段玉裁认为,“兔逸”为“免”字的本义。那么,“免”字的本义到底是“脱身、使脱身”还是“兔逸”呢?我们结合其字形的演变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免”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具体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免”为从人、从(冕)的会意字。从字形上来说,似乎与“脱身”和“兔逸”均无关联。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认为:“‘免是‘冕之初文,象人着冕形。”[6](P32)季旭升也指出:“免为冕的本字,帽子的一种,戴帽子,假借为免除。”[3](P640)“免”字上部所从即为“冕”字的象形初文。“免”字从“”加义符“人”以示人所著冠冕,作动词用则为人著冠冕。由此可见,该书及段氏对“免”字本义的解释有误。
4.乏
该书对“乏”字的解释为:缺少,特指食用的缺少。又动词,缺乏。[1](P57)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乏”的本义。《说文解字·正部》:“乏,《春秋傳》曰:反正为乏。”[2](P33)为什么将“乏”解释为“反正”?这要从“乏”字的字形说起。“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具体如图4所示:
关于“乏”的形体,各家观点不一。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指出,卜辞习见字或作。该字从止,从,即字,象盾形。可见,“乏”字的本义是“持获者所蔽”的革盾。因此,就是乏。“正”字作,“乏”字作,由于二者形体相近,后人就改作“反正为乏”了[7](P313)。唐兰是从字形角度解释“乏”之本义的,但这一形体未必是“乏”。季旭升认为:“‘乏不见于春秋以前的古文字,战国文字从正,但是把上一横笔打斜,造出另一个字,其义当即不正,因此《左传》‘反正为乏,可以解释‘乏的本义,但不能拿来解释‘乏的字形。目前所看到可靠的‘乏字都不从反‘正,只有《说文》有这种讹形。”[3](P121)我们认为,季旭升对“乏”字的解释更为合理。
5.辞
该书对“辞”字的解释为:(一)口供。(二)言词,话。引申为口实,借口。(三)文体的一种。(四)不受。引申为推辞。又为告别。又为躲避。[1](P131)
按:这里对“辞”的释义较多,却缺少对本义的说明。《说文解字·辛部》:“辭,讼也。从,犹理辜也。,理也。:籀文辭,从司。”[2](P311)那么,“讼”是不是“辞”的本义呢?还需要参考一下“辞”的字形演变,具体如图5所示:
刘心源在《奇觚室吉金文述》卷四中指出:“‘
为籀文‘辞字,见《说文》。古刻用为‘司,土即司土。《曲礼》:‘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8](P192)刘心源认为,“”
“辞”为一字,有掌管、主管之义。这一观点也得到季旭升的认可,他认为:“司工丁爵、兮甲盘从?口,匜从?言。,治也;?即乂之本字,引申有治理之义;口、言所以治之。秦汉文字‘?讹变为‘辛,即‘辞字。康侯簋从,师虎簋以下从司,、司有主管之意,兼作声符用。是《说文》以‘‘辞为一字,应属可信。”[3](P968)
既然“”“辞”为一字,那么“辞”的本义应与“”一样,为“主管、管理”义。“讼”应为引申义,后来又引申出言辞、文辞等义。由此可知,该书对“辞”的解释存在疏漏。
6.寡
该书对“寡”字的解释为:(一)少。(二)老而无夫。后来指死了丈夫。[1](P152)
按:《说文解字·宀部》:“寡,少也。从宀,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2](P148)王力的解释与《说文》基本相同。我们再来看“寡”字的字形演变,具体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殷金文从宀、从页,会屋内一人、独凥之意。战国文字或省“宀”而加繁饰;东汉熹平石经下部讹变为“分”,《说文》中小篆就是这类讹形。许慎可能就是根据这类讹变后的形体而得出的“少”义。由此可知,“寡”的本义并不是“少”而是“独凥”。
7.强(彊)
该书将“强”和“彊”列为通假字,并将其解释为:(一)有力,强盛。引申为有余,用于数目的后面(后起义)。(二)竭力,勉力。引申为强迫,勉强。[1](P153)
按:二字的本义并不相同。首先看“强”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具体如图7所示:
《说文解字·虫部》:“強,蚚也。从虫,弘声。:籀文強,从?,从彊。”[2](P280)这一解释是正确的。蚚是一种米虫,在古代文献中,“强”极少有这种用法,多假借为“强大”。“彊”的小篆形体则为“”。《说文解字·弓部》:“彊,弓有力也。从弓,畺声。”[2](P270)段玉裁注:“引申为凡有力之称。又叚为勥迫之勥。”由此可知,“强”和“彊”的本义是有区别的。
8.侯
该书对“侯”字的解释为:五等爵的第二等。[1](P156)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侯”的本义。《说文解字·矢部》:“矦,春飨所?矦也。从人,从厂,象张布;矢在其下。天子?熊虎豹,服猛也;诸矦?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为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宁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汝也。:古文侯。”[2](P105)许慎将“侯”解释为春天举行乡饮酒礼时所用的幕布。“侯”确实与乡饮酒礼的射礼有关,指射箭的靶子。我们不妨考察一下战国狩猎纹壶上所绘的射礼图:
这两幅图与“侯”字的关联密切,是“侯”字的字形源头之一。再来看“侯”的字形演变过程,具体如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侯”字从矢,厂象张布射靶侧面之形,直接隶定当作“”。由此可知,“侯”的本义是指射箭的靶子,后假借为诸侯义。
9.示
该书对“示”字的解释为:给看。引申为指示,显示,使人明白某种道理。[1](P218)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对“示”的本义予以说明。我们首先看“示”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0所示:
从图10可以看出,虽有简化或者添加小点作为饰笔,但“示”的形体大致保持不变。它是一个象形字,象神主之形,其本义是祭祀的神主,后来泛指一切神祇。这在《说文》中也有所体现。《说文解字·示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古文示。”[2](P1)许慎认为,“示”字是上天垂下天文图象,以体现人事的吉凶,这些天象是显示给人们看的。因而“示”是“神事”。由此而引申出“给看”“指示”义。
10.正
该书对“正”字的解释为:(一)不偏,跟“偏”相对;不斜,跟“斜”“邪”相对。引申为正当,合适。又为作风正派。用如动词时,表示使正。(二)主管人,长。(三)副词,恰好。(四)表示“正月”。引申为指历法。[1](P227)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正”的本义。我们首先看“正”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1所示:
从图11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正”从止,从囗(围),或从(丁),止代表脚,囗、皆为城之象形,整個构形是脚的方向正对着城邑。因此,它是一个会意字,会向城邑前行意。吴其昌在《殷虚书契解诂》中指出:“正之原始本义,为征、为行,但象止向囗预悬鹄的之方域进行,故征之义其初本未尝固定军旅讨伐,或巡省邦国,或纵狩郊畿,因皆可通称为征也。”[9](P242-243)吴其昌认为,“正”的本义是“征”“行”。我们认为,“正”的本义是“行”,“征伐”义应为其引申义,而“不偏、不斜”应是指“正直”的“正”,此义应为假借义。
11.帅
该书对“帅”字的解释为:率领。引申为率领军队的人,大将。[1](P233)
按:此义并非“帅”字的本义。《说文解字·巾部》:“帥,佩巾也。从斤、。”[2](P155)这一解释是正确的,“帥(帅)”表示佩带的巾帛。再来看“帥(帅)”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帥(帅)”的字形主要有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巾”。最初的甲骨文形体是从二爪或二又持丨(巾的象形)。金文又加义符“巾”,强化佩巾的意义,变为从巾、声的形声字。无论是哪种形体,“帅”字的本义都是佩巾,“率领、大将”应是后起义。
12.前
该书对“前”字的解释为:(一)动词,向前,前进。(二)脸所向的一面。跟“后”相对。引申为发生在前的,次序在前的。[1](P241)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前”的本义。“前”在《说文》中有“歬”和“”两字。我们首先分析“歬”的本义。《说文解字·止部》:“歬,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2](P32)许慎认为,不行而进叫做歬,它是由“止”在“舟”之上会意而得。再来看“歬”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3所示:
从图13可以看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歬”字的字形体大致都由两部分构成,上部分象脚趾形,代表“止”。下部分的形状则变化较大,甲骨文中象一个容器,象桶形;金文和简牍文字中的形体则比较象“舟”。李孝定认为,歬字从止在槃中,即洗足之会意字[10](P54)。可见,“歬”字的本义为洗脚。
接着分析“”字的本义。《说文解字·刀部》:“,齐断也。从刀,歬声。”[2](P85)再来看“”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4所示:
从图14可以看出,“”字大约产生于战国后期,本义是整齐地剪断,即“剪”的本字。后世假借为歬后的“前”字,于是又加刀旁作“剪”。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在对“前”的解释时,是没有涉及其本义的说明的。
13.爱
该书对“爱”字的解释为:(一)爱。引申为怜惜。(二)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1](P324)
按:上述解释与《说文》中对“爱”的释义不同。《说文解字·夊部》:“愛,行貌。从夊,?声。”[2](P107)许慎将“爱”释为行走的样子。季旭升认为,“?”可能与“愛(爱)”为同字,将“?”的小篆形体“”与“愛”的小篆形体“”相比较,只是少了一个“夊”。季旭升据此判断两字可能为一字,本义为惠。《说文》的解释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后来借用“”来表示“?”原本所表示的“喜爱”之意[3](P792)。
14.孰
该书对“孰”字的解释为:(一)熟,煮熟了的。引申为深透,深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熟”。(二)五谷丰年。跟“饥”相对。又写作“熟”。(三)谁,哪个。又可指事物。[1](P329)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孰”的本义。《说文解字·丮部》:“,食饪也。从丮,声。《易》曰:‘孰饪。”许慎认为,“孰”是将食物煮熟。他的解释也存在一定问题。再来看“孰”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5所示:
从图15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孰”字从亯(祭祀建筑,后世作“享”),从丮,会于亯前有所进献之意,后世加“火”旁作“熟”。一直到东汉时期,“孰”字都从亯,不从。《说文》中的小篆字形“”应该是由隶楷逆向篆化所产生的字形。因此,“孰”的本义是祭享时进献孰物。
15.同
该书对“同”字的解释为:同,一样。跟“异”相对。又动词,表示享受。又表示同属。[1](P331)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同”的本义。《说文解字·部》:“同,合会也。从,从口。”[2](P153)这一释义是正确的,但从、从口的说法有误。再来看“同”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6所示:
在甲骨文中,“同”和“凡”区分得很清楚,但后世往往将二者相混淆,图16中的第三个字其实是“凡”,而不是“同”。“同”应是从凡,从口,“凡”为抬槃,一种肩舆类工具,往往要二人以上才能抬得动,加口以示同心协力之意。
16.异
该书對“异”字的解释为:(一)不同。跟“同”相对。引申为“奇特”。(二)奇怪,觉得奇怪。[1](P332)
按:该书的解释没有涉及“异”的本义。《说文解字·異部》:“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2](P53)许慎认为“異”是会意字,意思是分开。再来看“異(异)”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7所示:
从图17可以看出,“異(异)”字甲骨文作“”,金文作“”“”。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云:“甲文異字作人头上戴物,两手奉(捧)之之形,異盖戴之初字。戴从声,加声旁耳。”[11](P208)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然‘分亦由‘戴义所引申。盖首所戴者,乃身外之物。作则戴之于首,息则分置一旁,故引申得有分义。”[10](P154)季旭升参考了罗振玉、王国维、余永梁等诸家观点,认为“异”字甲骨文从(象人双手上举捧物之形)、从甾,会人头上戴甾,双手翼持之意。“甾”形或写成“田”,仍是甾字。其后字形变化虽多,然不外乎这两形[3](P178)。
17.商
该书对“商”字的解释为:(一)做生意的人。(二)五声之一。(三)星宿名,即心宿。(四)朝代名。(五)估量,计算。[1](P339)
按:该书对“商”的释义很多,却没有涉及它的本义。《说文解字·?部》:“商,从外知内也。从?,章省声。:古文商,:亦古文商,:籀文商。”许慎认为,“商”是从外面估测里面的情况。再来看“商”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体如图18所示:
从图18可以看出,“商”的甲骨文是从辛在丙上,直接隶定可作“”。《易·兑卦》:“商兑未宁。”王弼注:“商,商量、裁制之谓也。”因此,“商”的本义可能为裁制,商量是引申义。《说文》的释义“从外向内”是“商量”的引申义,释形为“从?,章省声”则是错误的。朱芳圃则在《殷周文字释丛·商》中指出,“商”的本义是“商星”[13](P37)。相比之下,我们认为,将“商”的本义释为“裁制”更为合理。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可谓是古代汉语知识的集大成者,选文精当,体系完善,对常用词的解释基本上是准确的、全面的,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诸种条件的限制,在对例字进行释义时,很少涉及到该字的本义。本文主要是以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字为证,并结合字形的演变过程,对《古代汉语》第一册中常用词部分若干例字的字形字义进行了简略辨析,重点是追溯该字的原始语义,从而为古代汉语、古代汉字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 1999.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季旭升.说文新证[M].台北:艺文印书馆,2014.
[4]李守奎.据清华简《系年》“克反邑商”释读小臣单觯中的“反”与包山简中的“钣”[A].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第九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6]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7]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8][清]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18.
[9]吴其昌.殷虚书契解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10]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
[11]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12]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3]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M].北京: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