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楠
摘 要:“马路”一词古已有之,关于“马路”一词的词源,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马路”是外来词;二是认为“马路”就是“车道”;三是认为“马路”就是“供马行走的道路”。这三种说法都存在无法回避的缺陷。在古代汉语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中,含有大量的“马×”或“马××”的词汇,其中的“马”都有“大”的意思。因此,“马路”中的“马”也应是“大”义,“马路”即“大路”。
关键词:“马路”;“马”;大;六畜
一、学界对“马路”词源的主要观点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马路”一词的词源主要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马路”是外来词,它是为了纪念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而得名的。聂小丽指出,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一种新的筑路方法,其特点是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以便排水,两边有排水沟,路面平坦宽阔。为了纪念这位设计发明者,这种路便取名“马卡丹路”,简称为“马路”[1]。也就是说,“马路”是一个音义兼译的外来词。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路”其实就是“车道”。刘志基指出,古人把“车道”叫“马路”,是因为在上古时期“车”与“马”是二位一体的。他认为,“马”作为古人的交通工具总是和“车”联系在一起,因为“马”充当“车”的动力,“行车的道”就是“跑马的路”,因此,把“车道”叫“马路”是十分自然的[2]。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路”就是一个定中结构的复合词,词源即来自字面义——供马行走的道路。这种解释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因为其理据性最强、最容易讲通。按照这种观点,“马路”古今词义几乎没有变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马路”的解释是:“①供车马行走的宽阔平坦的道路。②泛指公路。”[3](P868)其中,第二个义项与本文无关,这里不再讨论。
首先看第一种观点。“马路”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这足以证明“马路”一词并非外来词,而是汉语中的固有词语。因此,第一种观点可以存疑。
接着看第二种观点。《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郑玄注:“径、畛、涂、道、路,皆所以通车徒于国都也。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4](P1596)从这条材料可以看出,在古代,“马”≠“车”,“道”≠“路”。因此,“马路”≠“车道”。可以说,第二种观点也是有一定疑问的。
最后再看第三种观点,也是接受度最高的观点。《汉语大词典》对“马路”的解释是:“古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5](P17581)根据这一释义,“马路”只能跑马,不能走车;“马路”是指宽阔的路,而不是窄小的路。我们对此释义有三点疑问:第一,“马”与“车”在古代都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车”的用途及重要性已遠远超过了“马”,那么,为什么后来走车的路要沿用“马路”这一称呼呢?第二,如果仅“供马驰行”,为何需要“大路”?“径”“畛”“涂”“道”为什么不能跑马?第三,“马”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路”几乎每天都要用到,那么,为什么“马路”一词在先秦文献中仅见《左传》一例,而且以后也不常用,直至明清时期才开始有较多用例?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总的来看,上述三种观点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马路”一词的词源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马路”中之“马”义再探
(一)古代文献中的“马”义
《左传·昭公二十年》:“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说文解字·行部》:“衢,四达谓之衢。”[6](P44)《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何休注:“路衢,郭内衢道,四达谓之衢。”[4](P4960)“衢”即四通八达的道路,直到现在还有“通衢”一词。“马路”是路,“衢”也是路,“马路之衢”似为不辞。在《汉语大字典》中,“衢”的其中一个义项是“分岔的道路”。我们认为,这一释义比较贴合《左传》的语境,它的意思是“褚师子申在马路的岔路口遇到卫侯,就跟上去。”由于“马路”是双音节词,所以“马路之衢”用“之”作为定中结构标记,以满足韵律的需要。《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中的“路衢”实际上也就是“路之衢”。那么,“马路”与“路”有没有区别呢?“马路”中的“马”究竟是何义呢?
西汉扬雄《方言》卷十一:“马蚿,北燕谓之蛆蟝。其大者谓之马蚰。”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马蚿,《广雅·释虫》王念孙疏证:‘《尔雅》云:蛝,马?。蛝与蚿亦声之转……《御览》引吴普《本草》云:马蚿,一名马轴,又谓之马陆。”[7](P752)
《尔雅·释草》:“葴,马蓝。”东晋郭璞《尔雅注》:“今大叶冬蓝也。”[3](P5719)《尔雅·释草》:“芣苢,马舄;马舄,车前。”郭璞注:“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3](P5720)《尔雅·释虫》:“土蜂。”郭璞注:“今江东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啖其子,即马蜂。”[3](P5740)《尔雅·释虫》:“蝒,马蜩。”郭璞注:“蜩中最大者为马蜩。”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蝒马,《尔雅·释虫》:‘蝒,马蜩。故《方言》郭注云:‘非别名蝒马,此方言误耳。按:《尔雅》郭注‘蜩中最大者为马蜩。郝懿行《尔雅义疏》:蝒乃马蜩,非名蝒马,故郭议其误耳。《初学记》引孙炎曰‘蝒,马蜩,蝉最大者也。今此蝉呼为马蠽蟟,其形庞大而色黑,鸣声洪壮,都无回曲。《说文·虫部》:‘蝒,马蜩也。段玉裁注:‘凡言马者谓大。马蜩者,蜩之大者也。”[7](P716)
“马”作“大”义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明代李东阳《马船行》:“南京马船大如屋,一舸能容三百斛。”这里的“马船”就是“大型官船”的意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四:“国家水军舟船,大而壮实者,无如马船。”[8](P3268)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马兰》:“时珍曰:其叶似兰而大,其花似菊而紫,故名。俗称物之大者为马也。”[9](P629)《本草纲目·草五·马蓼》:“时珍曰: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9](P753)《本草纲目·菜一·马蕲》:“时珍曰:凡物大者皆以马名,此草似芹而大故也。”[9](P1098)
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二兰菜》:“二兰菜,一曰马兰。其叶似兰而大。马者大也,故曰马兰。”[10](P716)《说文解字·艸部》:“莙,井藻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见《释艸》。按藻之大者曰牛藻,凡艸类之大者多曰牛曰马。”[11](P28)《说文解字·虫部》:“蝒,马蜩也。”段玉裁注:“与《释虫》同。凡言马者谓大。马蜩者,蜩之大者也。《方言》曰:‘蝉,其大者谓之蟧,或谓之蝒马。蝒马二字误倒。”[11](P666)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蚍蜉,大蚁,俗呼为马蚍蜉。小者,蚁。齐人呼蚁为蛘……螘、蚁古今字也……《尔雅》则以蚍蜉为大蚁之名,故《诗·东山》正义引舍人曰:蚍蜉即大蚁也,小者即名蚁也。《楚辞·招魂》注亦云:小者为蚁,大者为蚍蜉。本于《尔雅》也。蚍蜉,今顺天人呼马蚁,栖霞人呼马蚁蛘。”[12](P3635)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动物》在“马蚁”条下引章太炎《新方言》:“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如马兰、马蓼、马?、马蜩、马蚿是也。今淮南、山东谓大枣为马枣,广东谓大豆为马豆,通言谓大蚁为马蚁。”[13](P680)
从以上材料不难看出,“马”确实是含有“大”义。同时,从郝懿行《尔雅义疏》、章太炎《新方言》及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对“马蚁”的解释来看,我们还可以做出一个推测:“蚂”也是“大”义,因为“马蚁”又作“蚂蚁”、“马蜂”又作“蚂蜂”。除了“蚂蚁”“蚂蜂”之外,汉语中还有两个常用词“蚂蚱”和“蚂蟥”。“蚂蚱”即“蝗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皇,大也。故声之大,字多从皇。”[11](P709)也就是说,从“皇”之字多有“大”义。因此,“蝗虫”就是体型相对较大的昆虫。我们由此可以推论,“蚂蚁”“蚂蜂”“蚂蚱”和“蚂蟥”中的“蚂”都是“大”义。
(二)现代辞书中的“马”义
如前所述,“马/蚂”可以表示“大”义,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普遍性的语言现象呢?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对一些权威性的现代辞书进行了检索。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马/蚂”作为词头表“大”义的共有16条,分列如下:
(1)【马鳖】水蛭。[3](P867)【水蛭】环节动物,体狭长而扁,后端稍阔,黑绿色。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吸食人畜的血液。[3](P1229)
按:郝懿行《尔雅义疏》“蛭”条下云:“汴人谓大者为马鳖,腹黄者为马黄。按今俗人呼马雕,或呼马剔。”[12](P3664) 该虫吸食血液后,身体可胀至身长数倍。
(2)【马?儿】一年生蔓草,茎细,叶三角形或扁心脏形,花小,白色,果实近球形,种子灰白色,扁平。全草入药。[3](P867)
按:石聲汉《齐民要术今释》指出,“马?儿”即“王瓜”,根部肥大[14](P1106)。
(3)【马齿苋】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子小,倒卵形,花小,黄色。茎叶可以吃,也可入药。[3](P867)
按:一般认为马齿苋因像马齿而得名,实际上它并不像马齿。从方言资料来看,“马”只是记音的符号,意义与“马”无关。参见下文《山东方言志丛书》中“马踏菜、马扎菜、蚂蚱菜、马芝菜”条。
(4)【马蜂】(蚂蜂)胡蜂的通称。[3](P867)
按:王艾录《汉语理据词典》指出,胡蜂即大蜂。 [15](P165)
(5)【马鲛】鱼,体侧扁而长,银灰色,有暗色横纹或斑点。性凶猛,吃小鱼等。生活在海洋中。也叫鲅。[3](P867)
按:《大明漳州府志》云:“马鲛身圆而狭长,无鳞与鲠。”[16](P207)
(6)【马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像粗锯齿,花外缘紫色,中间黄色,形状跟菊花相似。全草入药。[3](P868)
按:参见上文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二兰菜》。
(7)【马蓝】常绿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叶子有柄,椭圆形,边缘像锯齿,暗绿色,花紫色。茎叶可制蓝靛,根和叶子可入药。[3](P868)
按:参见上文郭璞《尔雅注》。
(8)【马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叶子条形,花蓝紫色。叶子富于韧性,可以用来捆东西,也可以造纸,根可制刷子,花和种子可入药。也叫马莲。[3](P868)
按: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叶似?而长厚”[5](P716)。
(9)【马陆】节肢动物,身体圆长,由很多环节构成,除前四节和末节外,每节有足两对,头部短触须一对,背面有黄黑色相间的环纹。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有臭腺。昼伏夜出,吃草根或腐败的植物。[3](P868)
按:郝懿行《尔雅义疏》:“《广雅》云:‘蛆蟝,马,马蚿也。又云:‘马?,蠽蛆也。《方言》云:‘马蚿,北燕谓之蛆蟝,其大者谓之马蚰。郭注:‘蚿音弦,蚰音逐。是蚰、同,蛝即蚿之异文,?即之转声。马,《御览》引吴普作马轴,《本草》作马陆,一名百足……陶注《本草》‘马陆云:‘此虫足甚多,寸寸断便寸行。又引李当之云:“虫形长五六寸,状如大蛩,夏月登树鸣,冬则蛰,今人呼为飞蚿虫也。”[12](P3625)
(10)【马骡】公驴和母马交配所生的杂种,身体较大,耳朵较小,尾部的毛蓬松。[3](P868)
按:前加“马”以区别“骡子”。
(11)【马勺】盛粥或盛饭用的大勺,多用木头制成。[3](P868)
(12)【马缨花】合欢②。[3](P869)
按:清代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马缨,花名,树高者丈许,一名马缨丹,又名山大丹。花大如盘,结蕊时凡数十百朵,每朵攒集成球,与白绣球花相类。首夏时开,初黄色,蕊鬃如丹砂,将落复黄,黄红相间,光艳眩目,开最盛最久,八月又开。亦名大红绣球,又名珊瑚球。”[17](P5929)
(13)【蚂蜂】马蜂。[3](P869)
按:参见上文“马蜂”条。
(14)【蚂蟥】蛭的通称。[3](P869)
按:参见上文【马鳖】条。
(15)【蚂蚁】昆虫,体小而长,黑色或褐色,头大,有一对复眼,触角长,腹部卵形。雌蚁和雄蚁有翅膀,工蚁没有。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3](P869)
按:参见上文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马蚁”条。
(16)【蚂蚱】蝗虫。[3](P870)
这16條中的“马”或“蚂”,均与表示动物的“马”无关,基本上都含有“大”义。
我们又检索了《汉语大词典》,“马/蚂”作为词头表“大”义的共有53条,分列如下:
(17)【马大头】一种大蜻蜓。[5](P17561)
按: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蜻蛉》集解引寇宗奭曰:“蜻蛉中一种最大,汴人呼为马大头者是也。”
(18)【马杌】坐具。大方凳。[5](P17567)
(19)【马盂】大型的盂。[5](P17569)
(20)【马门】船上舱房的门。[5](P17571)
按:此条虽然没有明言“大”义,但它的确与“马”无关。我们认为,这里的“马”也应是“大”义。《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义问乘大舟,以二校执器械,立马门左右,至镇江。”从这条语料中可以看出,“马门”是“大舟”的舱门。
(21)【马荔】、【马莲】马蔺。[5](P17571)
按:参见上文【马蔺】条。
(22)【马哈】直角大羚羊。[5](P17572)
(23)【马哈鱼】即大马哈鱼。[5](P17572)
(24)【马苋】、【马蛉菜】、【马蛇菜】马齿苋。[5](P17574)
按:参见下文《山东方言志丛书》中“马踏菜、马扎菜、蚂蚱菜、马芝菜”条。
(25)【马匙】大汤匙。[5](P17577)
(26)【马蚿】、【马轴】、【马?】、【马蠸】、【马蠲】马陆。[5](P17577)
按:参见上文“马陆”条。
(27)【马船】大船;官船。[5](P17577)
(28)【马枣】方言。大枣。[5](P17579)
(29)【马蛭】、【马蜞】、【马蝗】、【蚂蝗】、【马蟥】、【蚂蟥】、【马鳖】、【蚂蚍】大水蛭。[5](P17579)
(30)【马舄】车前草。[5](P17579)
按:参见上文郭璞注。
(31)【马猴】猕猴。[5](P17580)
按:屈大均《广东新语·兽语·猴》:“琼州多猴。以小者为货,曰拳猴。大者曰狝猴,亦曰母猴。母非牝也。母音转为马,犹鱼有马鮆,蚍有马蚍,蓟有马蓟,蓝有马蓝,皆其类之特大者。凡物之特大者曰马,故又曰马猴也。”[10](P537)
(32)【马道】通车马的大路。[5](P17580)
(33)【马楝子】、【马蔺】蠡实的别名。[5](P17581)
按:郝懿行《尔雅义疏》:“蠡实,马蔺子也。北人呼为马楝子,叶似薤而长厚。”[12](P3551)
(34)【马蜂】、【马蠭】、【蚂蜂】胡蜂的通称。[5](P17581)
按:参见上文“马蜂”条。
(35)【马蝍蟟】、【马蜩】蝉的一种。[5](P17581)
按:此条虽然没有明言“大”义,但应是一种“大蝉”。《尔雅·释虫》:“蝒,马蜩。”郭璞注:“蜩中最大者为马蜩。”
(36)【马殿】大殿。清·李广庭《乡言解颐·地部·寺观》:“文昌阁后东北偏百步为关帝庙……南向,门外竖旗竿二。中为马殿,两旁角门内有钟鼓楼,后殿供神像。” [5](P17583)
(37)【马蓼】又称大蓼。[5](P17583)
(38)【马熊】熊的一种。也称棕熊或罴,通称人熊。身体大,肩部隆起,毛色一般为棕褐色。[5](P17584)
(39)【马蓟】大蓟的别名。[5](P17586)
(40)【马薪蒿】牡蒿。《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三国吴陆玑疏:“蔚,牡蒿也……角锐而长,一名马薪蒿。” [5](P17586)
(41)【马螘】蚂蚁。[5](P17586)
按:参见上文“蚂蚁”条。
(42)【马蓝头】马蓝。[5](P17588)
按:参见上文“马蓝”条。
(43)【马薸】水草名。明·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广要·于以采藻》:“《埤雅》云:‘藻,萍类,似槐叶而连生,生道旁浅水中,与萍杂,至秋则紫,俗谓之马薸,亦呼紫薸。”[5](P17589)
按:马薸“连生”,用“马”应是因为其面积大。
(44)【马爵】鸵鸟。[5](P17589)
按: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十四:“有大马爵,颈及膺身,蹄似槖驼,色苍,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余,食大麦。”[18](P3520)
(45)【马槟榔】何首乌。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粤西有马槟榔,不知为何物,至是见州人俱切为片,和蒌叶以敬客,代槟榔焉,呼为马槟榔,不知为何首乌也。” [5](P17590)
按:何首乌块根肥大,故称“马槟榔”。
(46)【马蝉】大知了。[5](P17590)
(47)【马蕲】野菜名……也称牛蕲、野茴香。[5](P17590)
按:参见上文《本草纲目·菜一·马蕲》。
(48)【马蝇】昆虫名。成虫比一般的蝇大。[5](P17590)
(49)【马蚁】、【蚂蚁】大蚁。后为蚁的通称。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 [5](P17590)
(50)【蚂螂】蜻蜓的一种。[5](P860)
按:此条虽然没有明言“大”义,但应是一种“大蜻蜓”。参见下文《山东方言志丛书》中“马蜻蜓、蚂蜻蜓”条。
从《汉语大词典》这53条词语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马”或“蚂”含有“大”义是显而易见的,如对“马大头、马盂、马匙、马蝉”等词语的解释就很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第二,在表示“大”义时,“马”和“蚂”有时可以互换,如“马蚁—蚂蚁”“马蟥—蚂蟥”等。
(三)山东方言中的“马”义
一般认为,《左传》作者是左丘明,他系春秋末期鲁国人。那么,“马/蚂”表示“大”义,这一语言现象在山东方言里是否存在呢?我们又检索了钱曾怡主编的《山东方言志丛书》,共得到33个相关词条,分列如下:
(51)【蚂耐子】牛虻。[19](P151)
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牛虻”:“昆虫,虻的一种,身体长椭圆形,有灰、黑、黄褐等色,胸部和腹部有花纹。雄的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雌的吸食牛、马等家畜的血液。”[3](P959)
(52)【马蜻蜓】、【蚂蜻蜓】一种体大色绿的蜻 蜓。[19](P151)
(53)【蚂拉钻】[19](P151)、【蚂条】[20](P116)、【蚂各别】[21](P175)、【蚂各得】[21](P175)、【馬蟞】[22](P148)水蛭。
按:参见上文“马鳖”条。
(54)【马狗儿蛭】[23](P126)、【马蛭】[23](P127)蚂蟥。
按:石光瑛《新序校释》引宋代罗愿《尔雅翼》:“虮,其读如祈,大者长尺,呼马蛭,亦呼马蜞,蜞即古语虮也。”[29](P560)
(55)【马莲韭】[22](P155)、【马莲】[23](P116)马蔺。
按:参见上文“马蔺”条。
(56)【马兰】马兰花。[19](P155)
按:参见上文“马兰”条。
(57)【蚂蚱鞍子】春天多见的一种蝗虫,翅小,身大,不会飞。[24](P212)
(58)【马蚰蜒】百足虫。[24](P213)
(59)【马蜂子】马蜂。[24](P213)
按:参见上文“马蜂”条。
(60)【马蚁蛘】[24](P214)、【蚂蚁蛘】[25](P175)大的蚂蚁。
按:“蚁蛘”的释义为:“小的蚂蚁。”宋代吴淑《事类赋注》:“小蚁,齐人呼蚁蛘。”[30](P585)参见上文郝懿行《尔雅义疏》。
(61)【蚂儿蚂儿】蜘蛛。[26](P157)
按:此条虽然没有明言“大”义,但应是一种体型相对较大的蜘蛛。
(62)【马蛇子】[20](P114)、【马车子】[23](P124)蜥蜴。
按:郝懿行《尔雅义疏》:“其在草中者形细长,黄斑色,谓之马蛇子,即蜥易矣。”[12](P3677)
(63)【马踏菜】[19](P155)、【马扎菜】[23](P112)、【蚂蚱菜】[26](P164)、【马芝菜】[21](P163)马齿苋。
按:古无舌上音,故“马扎”“蚂蚱”“马芝”“马齿”与“马踏”读音接近。词头使用“马”“蚂”两个字形,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这种植物与表示动物的“马”或昆虫的“蚂”无关,因为马踏过之形、马扎之形、蚂蚱之形、马牙之形是完全不同的。
(64)【马虎枣儿】地榆。[26](P165)
按:清代张楷纂修《安庆府志》:“地榆,茎高三四尺。”[31](P142) 又,黎翔凤《管子校注》引《本草》:“地榆,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32](P1119)
(65)【马杌子】一种高大的长凳。[27](P133)
按: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梦粱录》载家生动事,如桌凳、凉床、交椅、兀子之类。按,‘兀又作‘杌。《事物绀珠》有‘马杌二字。俗以方而大者为马杌子。”[13](P637)
(66)【齐马婆】土元的成虫。[28](P131)
按:“土元”即“土鳖”,与“马”无关,用“马”当是指其体型较一般昆虫大而言。这也是唯一一个“马”表“大”义,却没有作为词头出现的词条。
(67)【马虎】[26](P156)、【犸虎】[28](P132)狼。
按:狼长得并不像马,这里用“马”作词头,当是指其体型较大。
(68)【马车】大车子。[22](P99)
按:马拉的车当地称为“马拉车”或“拉马车”,而不称“马车”。
(69)【马猴】蝉。[19](P151)
按:参见上文“马蝉”条。
(70)【马苍蝇】灰色的大苍蝇。[27](P122)
从这33条山东方言词中不难看出:第一,“马”或“蚂”具有“大”义,特别是“马蜻蜓、蚂蜻蜓、马蚁蛘、蚂蚁蛘”四个词语对“大”义的揭示一目了然,毋庸置疑。第二,在表示“大”义时,“马”和“蚂”有时可以互换,如“马蜻蜓—蚂蜻蜓”“马扎菜—蚂蚱菜”等。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得知,古代语境中的“马路”与“马”无关,“马”表“大”义,“马路”即“大路”。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比较圆满地解答上文中所提出的三个疑问。
三、“马”表“大”义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农耕为主,畜牧业在古代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古代畜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六畜”。《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杜预注六畜云:“马、牛、羊、鸡、犬、豕。”[4](P4577)《三字经》里亦有关于六畜的记载:“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无论是在儒家经典中,还是在启蒙教材里,“马”均排在了六畜之首。
据郭锦桴统计,在《尔雅·释畜》中,六畜的名称已相当丰富,它们各有许多专名,其中,“马”的各种专名51个,“牛”的各种专名18个,“羊”的各种专名11个,“鸡”的各种专名6个,“犬”的各种专名10个,“猪”的各种专名13个[33](P12)。蒋绍愚指出,《周易》在乾卦中说到龙,在坤卦中说到马。《周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周易集解》:“干宝曰: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同时,古代以马为宝。《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34](P435)以上现象都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和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
可以说,“马”作为六畜之首,体型较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由“马”引申出“大”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马路”不是外来词,而是古代汉语所固有的词语。“马路”中的“马”表“大”义,“马路”即“大路”,“马路”的命名与这条路是否跑马无关。“马”引申可表“大”义,是因为马是六畜之首,体型较大,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小丽.“马路”与“公路”[J].语文建设,2001,(9).
[2]刘志基.马年说“马路”[J].咬文嚼字,2002,(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6][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华学诚汇证.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8][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胡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9][明]李时珍编纂.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本草纲目(新校注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0][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2][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济南:齐鲁书社,2010.
[13]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M].邓宗禹标点.北京:中华书局,2000.
[14][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王艾录.汉语理据词典[Z].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6][明]陈洪谟修,周瑛纂.大明漳州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7][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9]王淑霞.荣成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0]罗福腾.牟平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1]王晓军,田家成,马春时.苍山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2.
[22]王淑霞,张艳华.定陶方言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3]钱曾怡,太田斋,陈洪昕,杨秋泽.莱州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4]高晓虹.章丘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1.
[25]钱曾怡,曹志耘,罗福腾.诸城方言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6]于克仁.平度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7]邵燕梅,刘长锋,邵明武.沂南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8]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4.
[29][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新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0][宋]吴淑.事类赋注[M].冀勤,王秀梅,馬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31][清]张楷.安庆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2]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3]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4]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