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辽西北部风沙区多年的苜蓿、芍药的研究,本文总结了一些苜蓿、芍药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这种技术是将地域条件和生产需求作为目标,不仅需要考虑到地域的气候营养条件,还要注重种植、养护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苜蓿;芍药;栽培技术
1 地理条件
1.1 氣候条件
辽西北风沙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这里的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865.5小时,年平均气温为7.2℃。有效累积温度为3298.3℃,有效累积量温度为607.3℃,无霜期长达150天。辽西北风沙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厘米,5~9月约为42.5厘米,占全年降雨的的85%左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1.2 环境条件
辽西北风沙区位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中间地区,土壤类型为风沙土壤的覆盖地区,主要特点是土壤缺乏营养且含沙量很高、土壤容易松散、流动。
辽西北风沙的附近没有污染源、环境条件极好。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更适合种植苜蓿和芍药。该地区在刮风时,土地的表面大半裸露于空中,土壤干燥、松散、沙化严重。
2 苜蓿栽培技术
2.1 苜蓿播种
每年的4月25日至5月15日是适宜播种苜蓿的时间。若播种过早,容易遇到风蚀等灾害,导致草种被吹走或幼苗被吹伤。
2.2 苗期杂草防控、刈割技术、青贮技术
苜蓿播种后,需要使用芽前除草剂乙草胺来有效防控田间杂草。等到苜蓿出苗,可选用拿捕净来除掉禾本科杂草,用豆施乐来除去其他杂草。等到苜蓿长到10厘米时应人工清除,应在6.5厘米前后进行刈割,留3~5厘米的茬。苜蓿的青贮技术是在苜蓿半干青时制作,制作方法简单且方便操作,只需要控制在青贮时期的含水量占比为45%~60%即可。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蚜虫、潜叶蝇、蓟马等害虫可以用吡虫淋来喷洒防治,黏虫可用菊酯类喷洒防治,甜菜夜蛾可用夜蛾光、夜蛾喷洒,也可以用绿色功夫与千胜混合调制喷洒。
2.4 抗寒越冬关键技术
苜蓿越冬技术处理得当可提高越冬苜蓿的存活率。北方种植苜蓿应注意平衡施肥、促进根系茁壮发展,以储存更多营养物质。还要浇透水,注重提升苜蓿的抗寒能力。
3 芍药栽培技术
3.1 种植
种植芍药时,尽量选择土壤层面厚、水位低、排水良好、营养肥沃的沙壤土。芍药的种植间距应为50厘米×30厘米的间隔,栽种深度为12厘米。芍药芽在坑的中心向上放置,每个坑放1~2个芍药芽。
3.2 芍药护理、除草
将水倒入种植的坑中,在4厘米厚的肥料中渗水,使其扩散至坑底。在冬天来临前,还要倒足够的防冻剂。在幼苗长出后的两年内,每年应除草3~4次,此后每年应除草4~6次。在夏季干旱时期,需要保护土壤的水分;在寒冷的冬季,应将作物栽培与综合栽培结合起来,以减少植物的病虫危害。
3.3 用水规模技术
芍药是一种喜爱肥料的作物。除了在播种时施用足够的肥料外,还需要每年换着施用肥料3次。第一次施肥在3月中旬,第二次在5月,第三次在7月。每亩施1500公斤的粪肥加上25~30公斤的肥料或者50公斤的复合肥料。芍药害怕水分过于充足的土壤环境,喜好干燥,在严重干旱的时候只需要灌溉一次即可。而在雨季,则必须清空沟渠。否则,在水淹6小时后,芍药的根将会腐烂,整个植物就会死亡。
3.4 切花和芽、病虫害防治
种植芍药3年后,需要用药使芍药开花。在4月下旬到5月初这段时间,还需要在芍药茎干的底部将新近开花的芽轻轻切开,这是为了促进芍药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能够在根部富集。
危害芍药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铁锈病、软腐病、小地老虎等。防治灰霉病可以用甲霜灵、波尔多液;铁锈病可以用粉末状的锈蛋白、重氮磺齿胺、勤奋剂等;小地老虎可以用甲基异氟烷、苯甲酰肟、呋喃丹等农药来灌溉治疗。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辽西北风沙区苜蓿、芍药综合栽培技术推广(辽〔2020〕TG04号)。
作者简介:高岩(1979-)男,大专,工程师。现从事森林培育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