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摘要:在全球空间转向思潮、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信息传播技术快速迭代的多重影响下,新闻传播学研究正在发生空间转向,该转向对重构中国新闻理论有重要意义。从新闻传播空间认识论、新闻传播空间生产论和新闻传播空间权力论三个方面展开,重新解读和建构新闻理论的核心概念和重大问题,全面反思新闻学理论,争取从范式变革的层面实现新闻理论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是中国新闻学理论创新的契机之一。
关键词:空间转向 新闻理论
新闻传播学研究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并预计在较长时间段继续扩散,这就是新闻传播学的空间转向,这次转向也许蕴含着新闻理论范式变革的因素。新闻传播学空间转向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有悠长的理论渊源;它不是中国现实独有的经验,而是呼应着全球空间转向的脉动;它不是玄而又玄的概念游戏,而是对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强劲需求的呼应。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正在发生空间转向
没有标志性事件和宣言,新闻传播学研究确实发生着重大变化,从学术史长时段视角来看,空间转向对于新闻传播学来说才起步,顺理成章、步履坚实,但也难免生涩散乱。
1.静水流长:西方空间转向思潮。空间转向是整个西方人文社科的重要潮流,成为西方重要的思想事件之一。空间转向是继黑格尔绝对理念之后整个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整个学术思想言说方式的转型,对当代哲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瞻性地指出由时间性向空间性转向。索亚(Edward W.Soja)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了一场被一些人如此描述的跨学科的空间性转向。这可能算是近两个世纪来的第一次,特别是批判性的学者开始像他们传统上阐释历史和社会、解释人类生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那样阐释‘空间性了。……一种再度兴起的、结合空间性的清晰想象的批判性视角,开始给历史和社会研究注入思想与阐释的新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明确而集中地将空间作为传播的一个重要维度的思想始于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从时间上看,空间转向存在着明显的学科传递,从列斐伏尔、福柯开始的空间转向,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等学科出现端倪,21世纪初传递到新闻传播学界。
2.殊途同归:多学科空间转向。多学科的引入、介入和逐步融合是空间转向的普遍特征。空间及其转向关涉诸多学科,如哲学、地理学、人类学、文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当新闻传播学进入空间转向的洪流时,正好切合新闻传播学多学科融合的现实需求和学科宿命。半个多世纪前,多个学科走到十字路口,产生了传播学,今天,仿佛看到新闻传播学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迎接多学科的聚集。
3.大陆学者十余载耕耘。在中国大陆,媒介与空间关系研究集中出现的时间大概是21世纪初,具体而言,从2006年算起,至今走过了近13年的历程,这与空间转向思潮在我国不同学科传递的时间基本相符。
从事媒介与空间研究的大陆研究者发表了相关论文,部分论文水准相当高;出版了中英文专著和论文集;召开了系列专题学术会议;指导撰写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开设媒介地理学课程;建设了高水平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主要有三支,分别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主要依托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显示了其长期坚持、视野开阔、有力推进、基础性框架搭建和前沿探索结合的领先性质。三个学校的学者最初并没有就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可以说是不约而同。最初,没有国家项目,没有特别资金投入,以上工作不是基于资源引导,而是基于学科发展和现实需求,对新研究领域进行探索,这点非常难能可贵。
4.生机勃勃与生涩散乱共存。新闻传播空间转向的研究呈现出鲜活、生动的景象,但生涩和散乱的状态也不容回避,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繁复的空间理论及其最新发展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全面深入;多学科空间理论在新闻传播学的落地、转化不够,有待在本学科内化;相关研究关注了中国现实问题,但空间理论与中国问题的贴切程度及中国媒介空间理论创新力度都不充分;研究刚起步,核心理论是什么还没有达成共识,理论抽象程度和影响力不够。
二、空间转向对重构新闻理论的意义
不是简单转换观察角度,也不是单纯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空间转向对于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影响将是整体性和革命性的。
1.思路和范式的空间转化。时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维度,新闻传播活动天然地与时间紧密关联,具有显在的联系,在传统新闻理论中,空间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背景和场所存在的,而不是独立的、活的因素。空间转向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维度,其本体学意义已经在社会文化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确立并凸显出来,并构成一个前沿性的研究空间。
新闻传播学空间转向分享了人类文化思潮的重要成果,引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拓宽了新闻传播学研究视界,这种拓宽承载着革新传统新闻理论,为新闻理论范式革命提供理论台階的作用。
空间转向可以把新闻传播活动置于更加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在传统意义上,我们讨论新闻传播的职能不外乎传播信息、监督环境、社会组织、文化传承、娱乐等,空间的转向使新闻传播的意义扩大,如参与甚至主导社会空间的生产。日常生活不仅仅作为一般报道对象,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政治文化含义而进入报道领域。
2.更深入地思考重大议题。空间政治学认为国家是最具权力统治性的压迫性空间,权力与媒介空间问题的研究将具有较大的理论张力。可以尝试研究大陆媒介空间的布局,分析中国大陆媒介布局到底有什么空间特征?谁、怎样主宰媒介空间分布?中间有什么样的反抗?空间如何成为权力规训媒介的工具?
3.回应中国大规模空间重组。中国改革开放是大规模的空间重组与空间敞开和发现的过程,它既是世界全球化的一部分,又极具中国在地特色,特别是中国城市化预计将在较长时间段演进,它不仅是社会经济现象,也是重大政治过程,新闻传播学空间转向是回应现实的必要之举。
4.换一种方式书写中国新闻史。福柯从空间的角度,建构了他的学术世界。“从空间化角度看,福柯对历史的知识考古学始终围绕着空间场所的权力运作而展开,《规训与惩罚》之于监狱诞生的知识考古,《古典时代的疯癫史》《临床医学的诞生》之于病院诞生的知识考古,《安全、领土、人口》之于国家领土‘辖治化的知识考古,都可以说是对权力运作历史的空间化勘察。”如果从空间的角度重新做一部中国新闻史,其学术价值重大。
5.从空间角度重构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空间转向可以帮助中国新闻理论从逻辑起点、价值倾向到核心概念、主要命题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其根本意义在于高扬人的解放、空间的解放和媒介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播学的工具性和保守性,返回新闻学人文精神,空间不仅是作为物质性的容器而存在,还有着丰富的文化表征的意义。
三、范式变革,重构新闻理论
探讨能否从空间转向的角度切入,全面反思新闻学理论,争取从范式变革的层面重构传统新闻理论,需要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西方和中国空间转向思想流变状况如何?(2)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新闻传播学意义?(3)新闻传播学“何以”实现空间转向?(4)新闻传播学“如何”实现空间转向?
从哲学思维方式上看,人类的空间理论反思大致可描述为: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认识论、以生存-实践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生产论、以后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空间权力论。我们从新闻传播空间认识论、生产论和权力论三个方面把新闻传播空间转向问题勾连起来,重新解读和建构新闻传播理论的核心概念,如新闻、新闻真实等,在三大部分嵌入系列理论意义重大且密切联系实际的问题,如新闻媒介的空间生产、空间与媒介的权力规训、媒介空间的地方性模糊和地方性坚守、面向日常生活的媒介空间、新闻传播与中国城市化等。
新闻媒介空间认识论将颠覆性地重新定义新闻传播学的核心概念,如新闻真实不再是简单的、实体性反映的真实,而将引入虚拟空间、关系空间的元素,把实体真实和虚拟真实贯通起来。
新闻媒介空间生产论也将改变空间只是新闻媒介活动场所的束缚,新闻媒介将赋予空间以意义,是文化意义和表征的创造者,这方面当代中国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有望为理论创新提供条件和滋养。
新闻媒介空间权力论将充分论证空间即权力在新闻传播上的表现,特别重点分析中国新闻媒介空间权力的特有经验,及其产生、分配、制约的机制。
空间转向对新闻学理论的作用特别值得重视。从空间转向的角度切入,全面反思新闻学理论,争取从范式变革的层面实现新闻理论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是中国新闻学理论创新的契机之一。
“在全球化视野下,空间突出地成为国家、民族、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种力量彼此冲突、较量、交汇的异质性场所。”空间问题是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全球化的核心,中国新闻理论确实需要地方建构,更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确立中国新闻学,中国新闻学要对世界和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好的理论表现不能脱离对空间的深刻把握,这种理论表现是对全世界和历史做的承诺。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系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学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空间转向与新闻学理论重构”(项目编号:2016AB02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国际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18AXW001)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美)索亞(Edward W.Soja).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殷晓蓉.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空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3]谢纳.拆解时间的语言牢笼:空间转向的文化政治[J].外国文学评论,2013(01).
[4]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空间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刘进.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空间理论与文学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