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荆楚文化传播策略探讨

2020-12-07 06:05冯万红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影视剧

摘要:影视剧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应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充分利用,而在当下有关表现荆楚文化的影视剧中,还存在着展现内容不全面、传播范围不够广泛、题材类型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如何突破这些发展瓶颈,需要扩充影视剧的传统文化内涵、拓展各种媒介平台的传播途径,丰富相关影视剧的题材和类型,广纳文化人才,寻求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助力荆楚文化影视剧能有更好地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荆楚文化;影视剧;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11-0095-04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一个国家丰富灿烂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也由各种地域文化的构成。湖北作为荆楚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湖北人,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播荆楚文化,探讨荆楚文化的现代转化,扩大荆楚文化的影响力,为湖北建设文化强省多作贡献。影视剧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应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充分利用,并为荆楚文化的传播发挥其重要作用。展开论述之前,笔者首先对本文中荆楚文化的内涵进行说明,这里所指的荆楚文化,“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方面是以楚辞为代表的古代楚文化内涵;另一个方面是以湖北地方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地域文化内涵”①。“荆楚文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八大系列:神农炎帝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现代革命文化”②。荆楚文化涵括六个要素:“其一,是青铜冶铸工艺;其二,是丝织工艺和刺绣工艺;其三,是髹漆工艺;其四,是老子和庄子哲学;其五,是屈原的诗歌和庄子的散文;其六,是美术和乐舞。”③ 简言之,就是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一、影视剧中荆楚文化的传播现状

影视剧中内容展现和传播荆楚文化的并不少,多是围绕历史上的楚国名人而改编。

如关于王昭君的作品:早在1964年,就有由李翰祥导演、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林黛主演的黄梅调古装宫闱电影《王昭君》;1984年,由香港亚视公司拍摄、魏秋桦主演的25集历史人物电视连续剧《王昭君》;1987年,由内蒙古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联合拍摄、黄虹主演的电视剧《王昭君》;1988年,由台湾中视公司拍摄、宋罔陵主演的电视剧《王昭君》;2006年,由香港寰宇公司出品、李彩桦主演的《昭君出塞》;2007年,中央电视台出品、由杨幂主演的《王昭君》等。

关于屈原的影视作品有:1977年上映的香港电影《屈原》;1999湖南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屈原》;2017年的电视剧《思美人》。

此外,关于春申君的影视作品有2009年上映的电影《春申君》。关于息夫人的有2012年上映的电影《桃花夫人》和2017年的电视剧《桃花夫人》。关于虚构历史人物芈月的影视作品有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芈月传》、2016年的电影《我的超能娘娘》。展现古代荆楚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电视纪录片有《凤舞神州》(2012年)和《楚国八百年》(2017年)。

由以上梳理可以看到,影视剧中的荆楚文化,内容多是以古代楚国政治为故事背景和叙事空间,刻画古楚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命运沉浮。而纪录片则以古楚的历史文化为主要讲述对象。在形式上,更多的还是故事性强的电影、电视剧甚至是IP剧。在时间上,展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史的作品相对更多。

二、荆楚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通览荆楚文化在以上影视剧中的传播,笔者发现荆楚文化的传播展现和现代转化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展现的内容不全面

在内容上,影视剧中的荆楚文化,大多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古楚历史演变以及历史人物命运沉浮上。荆楚文化所涵括的神农炎帝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在影视剧中有待进一步开拓。在时间段上,现有作品也总是大多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但作为孕育荆楚文化的湖北大地,无论是地域还是时间,都不应局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郢都,还应包括春秋战国以后直到如今,湖北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制度文明等,这些都是可以在作品中予以展示的。对荆楚文化中的物质文明,如青铜冶铸工艺、丝织工艺、刺绣工艺、髹漆工艺,在影视剧中展现出来的也不多。即便是偶尔有所展现,也只是作为影视剧中的背景、道具出现。而展现这些工艺的传承兴衰,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全貌,反应时代风土人情的影视剧,也似乎没有。尤其新世纪以来,武汉的城市生活、湖北各地的城市乡村建设、制度发展、民众精神面貌,这些在影视剧中涉及的也很少。

即便是内容讲述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古楚历史演变以及历史人物命运沉浮上,也同样呈现出人物相对集中,故事视角重复,情节比较单一,过多集中在人物的政治命运、感情纠葛、传奇经历上。对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其他社会事件,全面予以展现也不多。即使是展现同一人物事件的不同版本影视剧,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也会有很多相似性,主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很大局限性。此外,在相关影视剧中,荆楚文化中底蕴深厚的美术、歌舞艺术,多是作为影视剧中的叙事背景,或者是某个人物和事件中的生活场景,笔者尚未发现专门以此为主要题材和故事内容的影视剧。而以老庄及其哲学思想、屈原的楚辞为主要题材的影视剧,似乎也没有。

(二)传播范围不够广泛

传播荆楚文化的影视剧,多以长篇电视剧为主,即使有电影和IP剧,数量也不多,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纪录片。所运用的媒介,还是局限于电视剧、电影院大屏幕。可以说,因为传播媒介的单一,必然造成传播形式的单一,也势必会引起传播范围不够广泛。

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但同时他们也是学习深造、事业打拼的主力军,伴随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娱乐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这种碎片化的时间分配,使年轻人无法去观看需要时间相对集中的影视剧。而如果仅仅借助电视剧、电影的大屏幕来传播荆楚文化,许多年轻人势必不会有很多的接触和了解,丢失了这部分年轻观众,也就没有达到广泛传播荆楚文化的目的。

此外,湖北是教育强省、文化重镇,高校数量多、规模大。因此,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培育更多浸润荆楚文化的高校学子,鼓励他们将荆楚文化精神进行现代转化,将荆楚文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锐意进取、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融会贯通、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重君尚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⑦ 与大学生的奋斗励志很好地融合起来,打造制作出一批情节紧凑、故事内容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青春校园剧、青春成长剧,展示新世纪以来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四)广纳人才,寻求支持

以上改进举措,其实都需要专业的影视制作人才才能得以完成实现,而整个影视制作包括影视项目策划、编剧、导演、广告宣传、幕后制作、经纪和公关人员等多方的密切配合。我们可以充分借用各个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培养的影视制作人才队伍,有效整合社会上的公关公司、影视制作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市场资源,进而打造一批分工明确,有专业素养、熟悉制作流程和市场需求,会宣传、懂经营的制作团队。同时,要建立荆楚文化研究的专家资源库,聘请他们为荆楚文化影视剧中所涉及内容做好顾问指导,积极出谋献策。我们还需要寻求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对于政府,需要寻求相应的文化政策、项目规划方面的支持;对于企业,需要寻求相关的社会资金、技术设备的支持;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寻求专业影视剧相关人才、研究荆楚文化学者的支持。

荆楚文化影视剧的制作与传播,是湖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影视剧的制作和传播,不仅仅要适应新时代影视文化市场的客观发展,也要和湖北文化产业的其他行业进一步通力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创新。比如结合旅游业、工艺制作行业来寻求共同发展的机会,使其成为整个文化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一批传播荆楚文化的影视剧精品,可以让荆楚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并形成湖北独具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这对于扩大荆楚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湖北省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湖北省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湖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拉动湖北的文化消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周雪松、费晓萍:《荆楚文化的历史价值研究》,《前沿》2010年第24期。

② 刘纪兴:《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其創新特质简论》,《政策》2007年第2期。

③ 李曦:《论楚文化传统价值观在楚剧中的传承与升华》,《戏剧之家》2017年第5期。

④ 刘俊梅、李勇:《论荆楚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1期。

⑤ 陈露:《网络自制剧的特征及发展方向》,《现代视听》2013年第6期。

⑥ 杨洪涛:《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年版,第285页。

⑦ 李国英:《荆楚文化的传播价值与传播策略》,《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作者简介:冯万红,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湖北黄冈,438700。

(责任编辑   庄春梅)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影视剧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浅论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之后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