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07 13:00邹华石立慧王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心肌

邹华 石立慧 王颖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的原因多是由于病毒的感染而导致[1]。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也是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心脏疾病,患病后若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治疗,很大程度上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2-4]。因此,对此病要有很深刻的研究,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儿进行治疗。本次研究运用了评分和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求能够更好的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更好的方式进行治疗。这对医院来说也是一种责任,要专心的去对每一个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准确。临床上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最常用的方式为吸氧、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5-7]。本文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旨在探究更合理的治疗方法,完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年龄1 d~12岁,男30例,女20例;病毒性心肌炎22例,其中11例存在乏力、胸闷等症状,5例存在生长发育落后的情况,3例存在反复发作的心力衰竭,其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10例存在T波及ST段改变的情况;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28例,其均存在不同程度T波倒置或低平以及ST段移位。对照组年龄1 d~13岁,男31例,女19例;病毒性心肌炎21例,其中10例存在乏力、胸闷等症状,6例存在生长发育落后的情况,2例存在反复发作的心力衰竭,其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9例存在T波及ST段改变的情况;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29例;其均存在不同程度T波倒置或低平以及ST段移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其主要治疗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行常规吸氧、抗病毒等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行能量合剂、颅内压降低、抗感染、吸氧、镇静等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大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 500 mg/kg 维生素C分为2次,加入至葡萄糖溶液(10%)中,静脉滴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将500 mg/kg 维生素C加入至30~50 ml的葡萄糖溶液(5%)中,静脉滴注。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接受以上治疗时间为10 d,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治疗时间为15 d。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治疗的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观察分析。疗效判定标准[8]:治愈:结束治疗后,患儿的疾病症状消失,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结束治疗后,患儿的疾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其心肌酶、心电图改善,但是仍存在部分异常的情况;无效:结束治疗后,患儿的疾病症状未改善,其心肌酶、心电图仍然异常;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呕吐、厌食、注射部位疼痛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为(9.03±2.1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2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6,P<0.05)。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病毒直接对患儿的心肌细胞造成侵犯,导致其组织坏死,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因此,其疾病急性期表现主要是免疫反应、心肌细胞损伤所致[9,10]。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病症的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治疗当中主要运用常规方式,此方式有它自身的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在常规治疗模式中所使用的药物虽然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效果有限[11,12]。所以需要对治疗方式继续进行研究,这也是临床治疗展开的原因。此次研究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结合性的,通过和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结合性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治疗。在对患儿治疗期间,工作人员定时的关注患儿的各方面出现的变化,做好观察和记录,对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维生素C是一种清除剂,它可以控制一些炎症的细胞,并且具有很好的效果,减少心肌的损害[12]。所以,运用大剂量维生素C来结合常规模式治疗,使得治疗效果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为(9.03±2.1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2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维生素C治疗这一方式是有效的,与之前的治疗方式比较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对患儿实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可以帮助患儿的身体恢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心肌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