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实现路径研究

2020-12-07 03:48:3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静
河北农机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陕西省陕西院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静

引言

2019 年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5月22 日,在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 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自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国内一些职业教育专家、学者,针对扩招困境、扩招策略及扩招下的高职院校发展等,做了初步探索和研究。目前,在实践层面提出具体可实施建议的研究少之甚少,针对陕西区域高职扩招现实需求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1]。

1 陕西省高职院校百万扩招面临的背景

高职扩招目的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高效解决我国特定群体的职业技能困境,在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深度改革。从某种层面上而言,高职扩招也是我国“类型教育” 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中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所存在的不足,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全方位提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确保高等教育发展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有力服务社会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一年的扩招实践,2019 年全国高职共实现扩招116 万人。陕西积极部署高职扩招,2019 年,陕西省在高职扩招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但2019 年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实施后,陕西省各高职院校均反映出招生难、培养难等问题,陕西高职扩招仍在资源投入、招生模式、招生管理、招生途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

高职大规模扩招,生源多样化,行动时间紧,这给供需两侧都带来巨大的现实挑战。实现有序高职扩招,解决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矛盾,实现不断扩大有效供给,国家层面重在支持与引导,地方层面重在保障与创新,学校层面重在担当与平衡[2]。陕西省作为地方层面,如何基于陕西区域高职扩招需求现状与趋势统筹施策,实现陕西省高职有序扩招,高效落实高职扩招政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2 陕西高职院校百万扩招面临的困境

通过广泛走访政府、企业、社区、农村,摸清陕西省高职扩招的社会需求及行业企业需求,参照陕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调研,并重点调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特定人群选择高职教育的需求与动机,紧贴市场、产业和职业。

2.1 在招生体制上面临的困境

陕西高职院校传统的招生工作是和普通高等院校同步进行的,具有相对统一的工作标准,都是根据高考分数来开展工作的。在当前百万扩招的背景下,招生对象不再受限制,不再局限于高考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都可以涵盖在内。高职院校不仅在招生规模上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促进了招生体制的改革[3]。对传统的招生工作在流程上产生了影响,招生批次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秋季开学招生已经不能满足学校要求,使得专职招生办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对招生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分数已经不是高职院校招生的考核方式了,需要对招生质量做出控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考生评价体系,来适应百万扩招的需要,也是学校和招生办需要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百万扩招政策的推行,不是独立运行的,为确保高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将会有一系列对应的政策措施出台,学校要抓住百万扩招的契机,建立起完善的招生体制。

2.2 在师资力量上面临的困境

高职院校在原来的发展中就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当前百万扩招的背景下,这方面的短板就更加明显。因此,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解决师资方面需要做出努力。在师资力量上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没有达到国家相关方面的要求,教师的学历水平也相对欠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不足,平均年龄偏低,教学师资力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部分具有教学优势的教师群体则分布在管理岗位上,极少参与一线教学工作等[4]。

(2)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流动性大,许多年轻的老师将国内的一些民办高职院校作为跳板来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因此流动性较大,经常出现老师离职,给学校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3)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老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不足。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是由高校的毕业生直接任职,他们缺少企业实践和管理的经验,所教授的内容侧重于理论、偏离实际应用,会造成教学内容与培养需求之间出现偏差。

2.3 在管理水平上面临的困境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不仅仅要求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在思想上也应该进行革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认为的百万扩招是人数的增加,在管理上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只需要增加对应的管理人员即可。这种思想使得管理层面对百万扩招带来的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这就使得实际工作的开展效率降低,同时还影响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3 陕西省高职百万扩招的实现路径

3.1 依据需求结构,结合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供给结构

基于陕西省高职扩招的需求结构,结合陕西产业结构及经济特点,研究高职扩招专业供给、教学资源供给、培养模式供给、后勤服务供给等的供给结构。

3.2 建立有效机制,增强政府人员和高职院校服务意识

研究构建学习、交流、培训、考核等机制,转变招生工作人员观念,培养服务意识;

3.3 促进完善高职扩招制度,优化高职扩招招生模式

如图1 所示为“宽进严出”培养制度的“五选一”入学考核办法,研究建立“职业适应性测试/ 职业技能测试/ 职业技能证书/服务单位绩效考核/ 服务单位推荐”五选一入学考核办法,实施“宽进严出”。

图1 基于“宽进严出”培养制度的“五选一”入学考核办法

3.4 创新招生途径,让更多劳动者“走进来”

依据高职扩招生源特点,研究适用于目标生源的宣传招生、渠道招生方式。依据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创新招生途径及招生管理方法,实现更多劳动者“走进来”。

3.5 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优化高职院校扩招人人员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2 所示为高职院校扩招人人员人才培养模式之教学模式、评价方法优化,该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线上+ 企业现场”教学模式,可根据需要灵活预约上课时间,创建企业课堂、社区课堂、网络课堂;改革评价方法,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增加产教融合层面和实践领域的评价比重,构建“课堂学习评价+ 线上学习评价+ 工作实践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改革优化高职院校扩招人人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质量育人目标。想要实现高质量育人,让更多毕业生掌握好技能,增加就业率,需要高职院校扩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建议[5]。

图2 高职院校扩招人人员人才培养模式之教学模式、评价方法优化

4 结论

通过对陕西省高职扩招的现实需求调研及分析,充分了解陕西高职扩招的需求结构,结合陕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供给结构,实现高职扩招发展高度贴合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建立交流、培训、学习、考核等机制,显著增强政府人员和高职院校在招生、后勤、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意识,实现观念创新;通过完善高职扩招制度,优化高职扩招招生模式,确保目标生源群体多途径顺利入学;在地推法、网络招生、口碑招生、咨询招生、渠道招生等招生途径基础上,针对四类人员,创新宣传招生、渠道招生方式,扩大招生覆盖面,实现更多劳动者“走进来”;通过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的改革,优化高职院校扩招人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质量育人目标。

本文基于陕西区域高职扩招需求现状统筹施策,旨在实现陕西省高职有序扩招、确保目标生源群体多途径入学、提升高职院校学位保障能力、落实好高职扩招政策、高质量完成扩招生的培养,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最终,实现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全方位提升,确保高等教育发展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总体目标[6]。本文提出的建议对于破解百万扩招的难题,确保我省目标生源群体多途径入学,提升我省高职院校学位保障能力,高质量完成扩招生的培养,实现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全方位提升,确保高等教育发展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陕西省陕西院校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2
聚焦两会
陕西画报(2018年1期)2018-11-17 19:33:14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