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琴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镇五雷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5101)
只要学生进行学习,就会有错误产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处理数学错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学生犯错的心理机制出发,反思教师的解释和分析,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缺乏对学生错误原因的真正理解,造成纠错策略的不当使用。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在纠错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采用适当的纠错策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学生数学习题和作业的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形式也多种多样,数学联系的综合性变得更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发生的错误现象也有所增加。小学生在数学科目中经常犯的错误,会出现纠错不及时、反复重复纠错等情况,纠错后学生印象不深刻、理解不到位,造成同一错误反复出现,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效果[1]。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出现的错误有,认知缺陷、概念混淆,以及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等,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但从长远来看,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个大问题,是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从纠错策略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经过教学实践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造成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有这几个方面,其一,课堂教学和考试压力加大,导致教师和学生为了考试而教学,运用题海战术增加学生的习题总量,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分数也就是考试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重犯错误的原因,没有进行及时纠正。其二,小学生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许多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问题,比如不认真听讲,考试不认真审题,解题过程粗心,自己不做检查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纠错策略和教学方法[2]。
小学生因为受到自身年龄和心理发育阶段的影响,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还比较笼统,在做题时往往表现出毛躁粗心顾此失彼的状态,从而造成各种数学错误。比如小红手里有若干元钱,她用钱数的一半少1元,在商店买了一支钢笔,现在还剩11.3元,问小红原本手里有多少钱?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有许多学生采用以下公式:11.3-1×2。事实上,学生们明白在乘法之前应该先计算减法,但是他们常常忘记在添加括号。学生解题时思维的不全面性及对数学语言缺乏严谨理解就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因。我们在进行这类错误的纠错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如认真考题、认真检查,逐渐锻炼出完整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上面的提到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需要先求什么?然后再求什么?以及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3]。
知识的迁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以此类推”都可以用迁移原理来解释。知识的迁移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出现知识的负迁移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数学中的许多错误正是由负迁移造成的。比如,在进行十进制乘法的教学中,一些学生会受到十进制加减法同一位对齐的影响,而在列十进制乘法中也会用到同一位对齐。结果因为十进制加减法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导致计算出现偏差。针对这种错误,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学生的负迁移错误,进行推理,明确辨析过程中的方法,阐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分知识之间的差异,就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纠错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要提高纠错教学的策略,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革,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分析和实践检验,通过适当的纠错策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纠错能力,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整体学习水平。纠错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用纠错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主动地乐于接受数学知识,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