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许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肇庆 526238)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不仅是能力与素质的培训基地,而且也是提高学历教育的摇篮,不但为企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助力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制造业“蓝领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需求存在的差异,学校人才在进入企业后,企业还需投入很大的资源去进行二次培养,所以,如何把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能达到学生走出校门便成为企业合格员工的目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为学校、企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关注的焦点。李克强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也作出了重要批示:强调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要实施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要紧跟产业变革创新培养模式。因此,如何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解决企业人才需求瓶颈和提升学校就业数量和质量,就成为了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区域经济平衡的重要抓手。
校企合作的学校制度包括在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办学条例等制度文件中确定校企合作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规定校企合作在学校决策系统、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形式、功能与运行机制。重点是校企合作办学组织领导、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运行、人才培养模式(定单培养)、校企合作项目(特色或创新项目)等方面的创新。职业学校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企业的合理价值诉求与有效资源顺畅进入院校,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利用,形成校企合作的关键动力。通过考核激励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性,使校企合作各项政策付诸实施,在专业建设、能力提升、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等方面成效显著。企业则要以诚信为基础。在与学校合作中相互支持,以诚相见,搞好合作。以互惠为核心,合作的基础是寻找利益的交汇点,只有互惠互利,合作才能长久。
为了使职业教育切实起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用,地方政府应将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体系、制度和章程等,从而为校企合作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考虑借鉴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依靠立法来明确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或者通过政策导向,在财政、税收、信贷、奖励政策、知识产权等方面引导和激励校企合作,如校企科技项目优先制度等,有效调动企业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鼓励,反之予以发展限制。
高职院校应按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变化,对学校的专业及其教学内容定期进行重新设置和调整,打破课程的学科壁垒,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即根据毕业生未来职业领域或当前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训、实效”的原则综合化地进行重组和整合,注重知识的广泛性、融合性和实用性。
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的协助下,学校可以规范教学计划的管理,各专业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客座教授还可以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包括校园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和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等。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校企文化的融合就是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专业教育、活动开展、环境氛围营造等方式,在精神、制度、管理等方面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校企文化交融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校企合作升华和进一步深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价值观、理解企业文化及管理内涵。也使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也找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素质提高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不能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且更能凸显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同时有利于全面提升人才质量,有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