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成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0)
学校的突发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类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类突发事件和人为性突发事件。其中自然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地震、洪涝、冰雹、台风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事件,这类事件是不可控的,但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人身伤亡。公共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突发疾病、食物中毒、发生火灾等,这类的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而且一旦受影响后果比较严重。高校内最常见的就是人为性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学生之间冲突、师生间的冲突,甚至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冲突,这类事件的发生极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学校和谐发展。自然类突发事件不可控,只能最大化地做好应急预案降低损失,而公共类和人为性突发事件是有迹可循的,可以通过一些征兆发现端倪,从而采取措施将这些兆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策略:首先高校应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明确高校学生工作法律风险。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国民维权意识增加,学生与母校“对簿公堂”,辅导员时常牵涉其中。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是首要问题,搞好班级建设是辅导员各项工作基础,熟悉常用法律规章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条件。各高校要积极完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构建危机管理有效的发展模式,提升对大学生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的效率。高校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突发事件类型和诱因,制定预案、建立工作机制,形成保障、落实制度,才能做好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同时,高校可以针对教职人员开展相关突发事件危及管理教育活动,以生动的案例、详细的数据向教师们展示现阶段高校的危机事件以及辅导员应对危机事件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们掌握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策略“缓冲法”,降低突发事件对于学生和学校等造成的伤害。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注意生活中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常识,使学生了解突发事件的知识和应对方法,能够冷静应对突发事件,并能够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展开,降低危害损失。其次辅导员要带领学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防止因为恐慌拥挤引起踩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形成权责明确的智慧链,能够让指令得到快速传达,这也是应急事件得以快速解决的一个重要保证。但是因为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相对较多,有的是高等院校内部的部门,有的是校外援助机构,还可能是政府的应急机构。因为这些机构和部门本身只是在自身相对封闭的机制中开展工作,容易形成严重的本位主义作风,只有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潜力,更加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准确、及时和客观地发布信息,对于危机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在我国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比较凸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谣言太多,这些谣言通常阻碍了应急事件的处理。因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大多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之中,非常急迫地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这时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渠道,谣言就会在夹缝中产生。再加上人们当时的心急状态,他们理性判断能力相对平时降低,很容易就会对传言误以为真,所以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机制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来说十分重要。
如果善后处理工作没有做到位,极有可能产生危机连锁效应,从而引起更大的危机。具体应做好两项工作,首先,必须搞好学生突发事件的调查工作,依据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一般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由学院组织调查;特大突发事件,由学院协同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其次,必须实施责任追究。要强化稳定意识,加强组织纪律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协作,确保学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指令的畅通。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稳定工作保障条件和保障水平。
高等院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怎样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各个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对突发事件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必将建立,高校突发事件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