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娟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日报,安徽 合肥 230071)
引言: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精神动力的“钙”,更是前进的指明灯。意志不坚定的人,易轻言放弃,坠入诱惑和贪婪的陷阱,缺乏意志的领导干部,必然会被黑暗、丑恶的泥沼所湮灭。作为新时代的先驱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信念,传承精神之钙,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总书记在很早之前就曾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这里所说的“钙”指的就是党的性质在共产党员身上的体现,即“党性”。
什么是党性,党性的修养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哪?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历史和当下找出答案。
1938 年10 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的命题。次年7 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向学员们做演讲时,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概念。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觉的按照党的本质属性要求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加强党性修养要靠党员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修养。新时代共产党员要不断提高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纪律修养来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本质改造,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必由之路。
习总书记曾就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问题指出,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我修炼。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深化改革,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党员领导干部要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用党性原则来规范和提升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党性修养,无论对于党员个人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还是对于我们党永葆党的性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历史,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党性。但党性修养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哪?我们可以从2019 年5 月习总书记的一篇演讲中发现。“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那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短短几句话,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与坚定。而这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的共同努力。
1931 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1937 年7 月7 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员不惧个人生死,奋勇抗战,取得最终的胜利。1949 年10 月1 日,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三大改造、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等。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一切的坚持和不言弃,都离不开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目标和党员坚强的党性修养。
前苏联苏共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最后亡党亡国,没了理想信念,缺少党性修养和锻炼是最根本的原因。没了修养,一切都会形槁心灰、神魂魄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步履稳健,阔步前进,无疑是我们党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结果。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自觉地按党的本质属性要求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加强党性修养要靠党员的自觉。从大的方面讲,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正确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把握国内发展大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从小处讲,加强党性修养关系到一个单位以及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考验,尤其是对于我们当前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党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的执政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更要靠8700万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努力,那么重提加强党性修养,以党性来约束指导我们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追求权力是全人类普遍具有的欲望,只有死亡才能终止它。”面对外部的诱惑,唯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入党的目的,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升官发财。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昭示这样一个事实:只有从人民立场出发,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才能正确对待、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才能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工作主要是上传下达,服务领导、服务员工。我时时用利他之心做好本职工作,将复杂琐碎的工作认真细致做。时刻以共产党员党性原则提醒自己、肯定自己。
注重个人修养,崇尚人格完善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走在社会潮流前头的志士仁人都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从思想、品德、学识、胸怀、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守则:即要务政为公、不谋私利、谨言慎行、言行一致。党性修养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相结合而进行的伟大创造。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带领组织群众干事创业的重要保证,只有靠加强党性修养,具备共产党人高尚情怀,牢记党的宗旨,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作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威信来。周总理在建国初期就指出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他一生以身作则,始终严格地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从不搞半点特殊,并且自觉进行思想改造,他说过“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
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入党之初都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信念,从基层一步一步做出了显著成绩才走上领导岗位来,然而职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的同时,党性原则却不断淡化,在生活上、工作中开始不拘小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共产党员失去了党员的本色,迷失了自己。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用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坚守初心,提高自身先进性。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