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通性探析

2020-12-07 19:54:01季桢
魅力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融通思政院校

季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这一重要论述的创新理念,这对加强和改进艺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思政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艺术高职院校培养“德艺双馨”

育人目标的必需艺术高职院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必然要求艺术高职院校在学生德政教育上实现新的突破、突显新的实效,需要艺术高职院校在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全面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同时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辐射范围,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主动转变思路、创新路径,开启“课程思政”建设,壮大“思政教育”阵地,扩大“思政建设”成果。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核心要素是把高等教育从原来的“数量扩张”引导到“质量和效益”上来,其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职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占据了主要阵地,因此必须发挥专业课堂思政育人主战场的作用,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教育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艺术专业文化内涵的渗透是课程思政的价值依托;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是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提升高职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通性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和高职教育的改革,近些年以来,高职院校课程跨科融合现象不断产生,使得不同教育领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这种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认知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挖掘两种教育之间的融通性,从内心正确认识到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此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阶段教育理念较为落后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正确认识当下艺术教育未来的形势发展,即艺术教育需要思政教育的理论灌溉,二者之间进行融通能够实现教育互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技能学习和道德修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实现双重提升。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以及相关各科教师,应当深刻理解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通性,充分认识“以德育人”模式下艺术教育的优势和积极意义,全面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通关联。其次高职院校也应当树立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新理念,在延伸思政教育内涵基础上丰富艺术教育的思政内涵,并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通有效路径,以此推动艺术教育改革。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被教育者的接受程度。艺术生个性较外显突出,自我意识强,政治素养较低,因此辨别社会思潮中是非真假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帮助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理论支撑和信息支撑,同时通过新媒体手段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并对之加以引导,确保学生始终保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合理的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思政与艺术

各学科教学方法与内容一是应用新兴教育技术,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和完善思政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机制,积极开展“院校+基地”的教学模式,将一些艺术专业课开到基地现场,有精心设计又需不着痕迹地让学生实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针对艺术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采取专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等方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学会思考、学会成长。二是明确以学生为教育学习主体,增加思政与艺术课程融合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四个自我”能力,引导学生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以诚信感恩、责任担当、文明创建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依托“文艺进社区”“大手牵小手”“送文艺下乡”等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并与学院志愿者管理制度有效对接,培养学生主动服务和对接基层文艺需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兴趣+专业+实践+思政”融合式学习能力提升。

(四)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的利用已成为趋势,不可阻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顺势而为,结合艺术生的专业特性和思想特征,体会学生的处境,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这一新技术手段,开展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发大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手段,使之成为教育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把新媒体技术渗透到传统教育方式中,体现出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手段的创新,以此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点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这也是改变专业教育工具化、功利性的重要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虽然属于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范围,但是两种教育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融通性。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加强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通性探析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其融通路径与方法,以此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改革。

猜你喜欢
融通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2:28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