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综合分析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执行方法甚至大致内容都紧密相关,两者之间有实现有效融合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党建目标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教育目标,学校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发展积极分子、开展党务工作,就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所以于教育目标而言,党建目标具有统领性。另一方面,高校党建事务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也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党建思想教育内容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环节,其内容要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主线。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同党建工作相统一的。首先,党的思想路线永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方法的创新灵魂,党建工作制度中就隐含了思想政治教育需遵循的原则方法。
当前应着力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需要学会熟练使用网络技术工具。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软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利用Flashtion,Powerpoint、课件大师、课件快车、课堂派等,从而丰富思政教学课件,并且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络课堂,从而最大程度地将各类思政教学资源汇聚起来。其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各类社交软件例如QQ、微信、微博等。利用这些社交软件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以及校园管理,不仅可以随时保证和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从学生的动态中获取学生的思想现状,从而有目的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第三,熟练把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联网时代,课堂和网络都应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传统“灌输式”的说教方法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此,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熟练运用网络工具,改进思政理论课教学,做到网络课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
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很多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不同来源、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同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表达,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校园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深入高职学生的内心。
高校管理者应完善领导体制和学生党组织建设,使政治理论学习合理制度化以及常态化,同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思想教育内容等作为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要点,将政治理论学习要求严格贯穿于高职院校的各种教学过程中,从点滴做起,通过一言一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渗透到高职教育中去,定期组织学习,把国家时事政治教育同高职职业教育以及高职生发展规律妥善结合在一起,以提升高职生的政治素养为导向,落实好政治理论学习工作,以达到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心理的目的。
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同样重要,其中包括学生班集体、学校的校风和校园文化等,尤其是校园文化在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方面很有帮助。高职学校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主旋律和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要紧贴学生的生活,关注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充分发挥院报和广播对于思想政治的传播和沟通作用,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和正能量,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也要在校园文化中起积极的作用,引导校园文化的风向标,同时也可以对学校组织的一些社团活动和文学艺术活动给予一定的专业指导,让参与人员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辅导员是承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体责任人,但是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态度较为散漫,不够严谨、也不够重视,以致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难有提升。优化师资结构,狠抓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要,也是学校取得发展与维持稳定的需要。从高校教学大环境来说,一个稳定、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创造和维系离不开广大辅导员细致入微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以后,许多不稳定因素才会被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在高职院校中,除了辅导员以外,学生党员队伍也是影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队伍。作为学生当中活跃性最高的群体,学生党员队伍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内各种学生组织的统领性队伍,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推进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抓好这只领军队伍,改善队伍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着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社会形势,全社会经济产业正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也发生不小的转变,同时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移动客户端等被青年人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外来思想文化渗透到青年人的思想层面,对青年人的思想及政治观点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引导当代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高职院校应该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党组织、新媒体技术和社会实践等相关渠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