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娣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二中学,江西 上饶 334100)
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完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就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运用符合学生特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兼顾创造性与实践性的实用性、综合性人才。教师的培育工作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性格培养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要科学地利用教学素材,充分挖掘素材中的要点和创新点,然后结合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例如,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提出疑问,探索教学内容与创新思维。期间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如为什么人人都在讨好贾母,一个人在进入陌生的环境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贾宝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等问题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已经形成固定的思考模式,无法灵活利用自身思维能力解决一些问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学习《祝福》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有效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这一文章节选于《彷徨》,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摧残,揭示了它们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文章主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并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文章主要讲解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文章可以反映出当时怎样社会背景?基于此,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内容,了解文字表达多样性的优势,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一种和谐、愉悦、趣味性十足的环境中培育的,因此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做好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探索、以及创造。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偏差观点不能予以否定,要予以耐心地引导[1]。教师应该忽视教师特权,应该意识到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的;应该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灌输——学生接受这种模式,而应该是师生共同探讨完成的。
例如,对于鲁迅的《呐喊》是一篇公认的佳作,但是因为鲁迅处于白话文刚刚起步的年代,很多学生感觉鲁迅的文章读起来较为拗口,也难以领悟到鲁迅文章的精髓。所以并不认同鲁迅的这篇“呐喊”写的好,对于这种不一样的观点,教师不能利用自身的“特权”去强迫学生认同,而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去领略文章中所蕴含的内涵精神,去分析作者的用语,通过共同探讨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呐喊”。
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教师所提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就能引起学生的讨论热情。所以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让所准备的问题更加全面,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怎样理解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心情?”学生就可以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地创新和想象,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避免学生在学习上走弯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从而加深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给予正确的解答。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以学生作为主体,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要想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摆脱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导,使学生不再受教材知识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