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斋
(河北省安新县第二中学,河北 安新 071600)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汉语语法内容不再作为必讲内容,而是安排在附录或留白处。但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要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渗透到教学中去。
早在1981年,吕叔湘先生在《怎样跟中学生讲语法》中就说:“我以为应当把语法教活。就是说,不仅仅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而且着重讲用法,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人们怎样运用各种虚词和各种句法。”先生的话阐明了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关键落在一个“用”字上。因此,构建一个以“运用”为核心的语法教学体系,从积极方面充分发挥语法知识作用才是关键。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就是阅读,理解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重心所在,要想准确、深入地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自然离不开语法知识、语法技能这些基本的素质。虽然凭着语感我们可以较容易地读懂现代文,但是遇到文言文以及一些语句较长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语段时理解起来就很吃力了。
很多高中老师都说初中老师是误人子弟,不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升入高中后还得重新补上这一课。初中语法知识是明确规定不考察的内容,但是高中语法知识又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语法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抽象系统,只有初中做好语法知识的渗透教学才能跟高中做好衔接工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其他学科都要通过汉语来进行表述,抓不住分散在题目里的主要信息如何解题呢?如数学中有这样一道证明题“等腰三角形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首先要弄清楚主谓宾“夹角等于一半”,“高”与“底边”是用来修饰“夹角”的定语,二者都是等腰三角形上的。语法学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语法知识是为语言运用服务的,只有将语法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感受这些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价值。
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重点讲解短语的运用:“何首乌藤和木莲藤”、“方正、质朴、博学”是并列短语;“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黄蜂”是偏正短语;“吓得要死”、“睡不着”是后补短语;“拍雪人”、“折腊梅花”是动宾短语等等,运用课文中丰富多彩的例子,让同学们在阅读中理清短语的结构,掌握语言的规律。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的所在。首先要运用语法知识正确地审题,如《我的童年》限定了时间范围,只能写童年的故事;《我的同桌》限定了人物范围,只能以我的同桌为主人公;这就是所谓的抓题眼。
另一方面,还可以用语法知识来修改作文,让同学们自行修改或者相互修改作文中的语法错误,让他们自己发现文中的错别字、语病、搭配不当以及过分雕琢的地方,仔细分析词语的顺序是否合理,运用是否符合逻辑,通过这一类的修改让他们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增强语法知识的理解,做到熟练使用。
语言的艺术不仅有语法,还有修辞、逻辑等,可以将语法教学与修辞教学相结合,使知识熔为一炉。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里面有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可以向学生提问“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本应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要放在句末?句中“偷偷地”和“钻”两个词又有什么效果?这个问题不仅包含了拟人修辞的问题,也蕴藏了语法知识。初中语法教学就是要将词语、句子、成分分析、复句分析、修辞、逻辑等各方面打通,让学生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做到活学活用。
摸索、研究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的策略,形成汉语语法有效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实现汉语语法知识合理又自然地渗透,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各学科的融合,发挥共赢的作用,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