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莲
(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贵州 遵义 563100)
语文是一门文科性的学科,它更加注重情感的投入,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语文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情感融入语文课堂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有趣,也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三观,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在本文中我将就如何融入情感,构建中职语文精彩课堂与大家一起探究,请大家多多指教。
如今的课堂已经和过去的课堂不一样了,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对于中职语文学习来说,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共鸣显得很重要,因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就可以。所以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情感性比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使之与课堂引发共鸣,从而使课堂效率更高。
例如教师在上《警察与赞美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几遍,然后教师可以利用PPT或者视频之类的,讲解一下欧亨利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于这篇小说有个大致的了解,也让学生可以体会当时作者的感情和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文章。然后教师可以用话剧的形式来讲这篇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用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理解的这篇课文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将自己带入当时的社会情景和主人公的感情中去,可以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最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和讲解,会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以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的讲解。
教材是什么?对于语文这门课来说教材就是基础,是学习语文最应该深入研究的东西。阅读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语文上也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了解语文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新课标对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把学科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能被选入课本中的教材的都是编者精心选编的,是十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我们在上课时要引导学生细细阅读课本上的教材,让学生带着感情阅读。
譬如在学《故乡的榕树》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声朗读几遍课文,对课文有个浅浅的印象,然后教师在对这篇课文的作者生平以及文章背景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带着文章背后的故事再进行深深的品读,对于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和句子画出来,之后进行分享与讨论,最后教师还可以进行一场朗读比赛,让每个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评出哪个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了解最深,最有感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也可以利用软件让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会让学生学习能力大大提升的。
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会忘记其实语文也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生活中的文化博大精深,十分值得我们研究。一味的在课堂上的学习有时候会限制我们的能力和想象力,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东西融入语文中来为学生讲解,就比如我们东方文化的节日与西方文化节日的不同,就比如我们古代常用的敬语与礼仪,都可以以生活中的实例来为学生讲解,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共鸣感。
就比如教师在教学生上古代文学时,教师就可以以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为例,让大家在课下去收集一些关于清朝以及民国时代的文化、服装、语言、礼仪等等,在课上让每个学生都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问学生我们现在的礼仪、服饰等与过去相比较,让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再问学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吗?让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难。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会让学的对这些东西更加熟悉,学生可以采取询问历史老师或者上网查的方式,亲身体验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或者教师也可以带学生在植树节去种树,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或者在清明节去扫墓,去烈士陵园,为学生讲解当年抗日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是,体验生活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三观,树立学生爱国意识,也让学生学习语文变得事半功倍,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的。
总之,语文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努力的过程。我们中职语文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生硬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突破以往的传统观念,为学生学习语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感情融入整个学习过程。让语文成为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爱和世界爱的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之成为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