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朦朦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四小学,河北 廊坊 065800)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倾向于对“错误”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被认为是没有学会或教师没有履行教学义务。然而,很少有教师能够利用“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当前的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对“错误”的概念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一定的总结,并有选择的加以利用。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充分的意识到错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使得他们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些错误资源,甚至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一旦出现错误害怕受到教师的指责或者同学的嘲笑,所以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学生出现错误是因为学生不认真所导致的,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就会对学生进行指责,从而使得错误资源的优势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现,这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教师都不具备较强的包容学生出现各种类型错误的能力,并且无法冷静的面对和处理学生的错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低下。
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知识缺陷了解是不明显的,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区间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模式以及接受能力大抵是相同的,因此如若让学生利用错误资源进行科学的合作交流那必然会帮助学生不断缩小自己的知识盲区。其实,不仅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针对于错误资源进行交流合作,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关的交流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其实,学生在发生错误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和纠正会给学生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也会让学生在后面不会发生同样的错误,减少错误的发生。但是学生在发生错误的时候第一时间肯定是难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因此借助于同学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错误问题其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预设错误的方式,把学生引进“坑”,充分让学生进行反思,最后获得新的认知,让“可以预约的美丽”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出现。
比如,在数格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两个不同大小的标准图形和不同大小的格子,让学生通过数格法对图形的面积大小顺序进行判断。有的同学用大格子量出了正方形占6个,有的学生用小格子量出三角形有10个格子。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一个是6个格子,一个是10个格子,哪个面积大?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回答:三角形。教师再拿出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诶,好像正方形大一点。教师:为什么呢?学生:哦,知道了,原来格子大小不一样,要用一样的格子去量才可以利用格子个数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出现错误,从而面积的教学就可以顺利引出了。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一般都体现在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上,出现错误代表着自身对于只是理解还没有到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进行知识自省,通过教师的指正来引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回忆,根据出现的错误来对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进行反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来进行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改正错误后避免类似错误重复出现,自省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省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适合的学习计划,同时也能加强课堂学习的专注度,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需要对每节课进行精心设计以及准备,对小学数学课上的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预设,对小学数学课上的提问进行设计以及安排,但是在小学数学课的实际开展中,因为教学本身是在动态生成中,总是会有预料不到的问题出现。很多的问题是因为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充分造成的,这样教师就要在小学数学课的备课中,不断对小学数学课的授课过程展开反思,若是发现小学数学课中的不足,就要及时进行调整,不断让小学数学课的授课变得更加完善以及合理,从而让小学数学课的授课过程更加合理,让小学数学课的效率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一种具体措施,教师要认识到错误资源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中以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使错误有价值,同时也使之成为学生进步发展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