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谈延安时期文艺作品

2020-12-07 05:47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艺术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南泥湾大合唱文艺作品

□周 春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根据地领导抗日战争,开展文化建设。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伟大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指导思想产生,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涌现,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南泥湾》《游击队之歌》《东方红》等,这些广为流传的红色经典,以“薪火传承”经典文艺作品为主线,忆苦思甜,重温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唤起青年一代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其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文艺创作也给予我们启示:要善于运用中国的艺术语言讲好自己的故事,从群众生活中汲取养分,为群众服务,做到不忘初心和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

一、铸魂育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文化人士奔赴延安,在延安展开了中国新音乐文化运动。我党进行了积极的民主生活和社会文化建设。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具有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舞台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充分反映我党在艰苦岁月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和坚决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革命气节,而且还吸收、借鉴了外来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形式,充分彰显了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精神,同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二、难忘的旋律

歌曲《南泥湾》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见证,从不同视角看,它蕴含了不同特色的美,主旋律吸收了民族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歌词“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一开口曲调韵味十足,委婉舒展,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后半部分“好地方来、好风光”这句歌词重复两遍,风格转为欢快跳跃,与前面形成节奏上的对比,紧接着“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节奏回到原速,描绘延安自然风光的美好。第二段虽然重复了第一段音乐的素材,但歌词“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与“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两句歌词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情绪抑扬顿挫,烘托出看到南泥湾变化的激动心情,相比第二句演唱与演奏时的节奏变化更欢快,使人仿佛置身于南泥湾的美好景象之中,更具感染力。第三段第一句“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表达出了在物资匮乏的艰苦环境下自力更生、不靠外援,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努力生产最终获得收获的景象。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也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首歌从词到曲将抒情性与舞蹈性融为一体,不仅带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而且运用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进行烘托,演唱起来非常生动感人。

《黄河大合唱》是以黄河为背景的中国现代音乐的传世经典,唱遍了中华大地。词作者诗人光未然,曲作者冼星海。《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几个部分组成,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分别以重唱、独唱、对唱、合唱的形式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勾画出中国人民英勇机智、顽强抗击保卫祖国发出的最强音。1939年4月13日,首次在陕北公学礼堂公演。国家领导人该对作品作出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说《黄河大合唱》百听不厌!周恩来同志称《黄河大合唱》是抗战的怒吼、大众的呼声。

三、放声高歌新时代

延安时期的文艺作品历经岁月的考验,在延安岁月发挥了重要战斗作用。延安文艺作品在现代文艺战线上起到了较大的引领作用。这种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集中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经典歌曲至今并没有丧失其艺术与宣传价值。让我们重温经典,崇拜英雄,崇尚他们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亮眼的国际合作文化符号,互通共赢的“一带一路”文化精神大放光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理念,引领着文化创作走进实践深处,表达人民心声,歌唱人民、礼赞英雄、讴歌祖国,从来都是文艺创作永恒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值得书写的伟大时代,也是最动人的篇章。艺术源于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延安文艺作品具有当代社会价值,对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南泥湾大合唱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一二·九大合唱
南泥湾开荒志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春天的大合唱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