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燃
(江西省石城中学,江西 赣州 342700)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渐渐预料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它要求人们能够自主地去获取、应用和创造新知识。高中作为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教师由作为课程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通过自己的主动性认识了解吸收到学习内容。高中化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旨在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巩固、扩展深化学生的知识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要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改变以往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次讨论中将传统教育中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巩固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
高中化学经常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这些化学实验往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眼光,兴趣能够指引人们做出许多事情,教师要利用化学实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利用情境式教学将学生带入到化学实验中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来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比如在焰色反应的化学演示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焰火颜色是什么样的,食盐撒在火焰上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这些问题都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然后,教师再将Na 的火焰灼烧反应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实验中感受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进而提升自主动手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高中化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增强探索意识,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够不断的验证各种化学理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实验,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探索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化学学科的理解,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其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化学理论与化学实验的相互结合。
如在教学《氯气的性质》时,将教材中验证氯气性质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对氯气的各种性质进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都很投入,氯气性质的总结也非常清楚,然后教师再结合教材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有效的设计将原本验证性实验转变成探索性实验,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教学实践证明,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概括总结抽象出化学概念的能力,教会学生试验、观察、条件控制、数据处理、分类、比较、概括、模型化、提出和验证假说、科学抽象等方法。
(一)狠抓阅读基本功,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是自学的一条必经途径,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受制于阅读水平。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有指导、有启发地训练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借助对教材及参考资料的自觉阅读,逐渐地、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
(二)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分知识块的学习方法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应从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而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又决定元素的存在形式、鉴别方法、制法用途等方面去分析、推理才能系统学习掌握。
(三)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法进行学习,可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营造学习氛围,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比如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舒适的布置等,能让学生感到身心舒适、精神抖擞;它还包括内在的精神环境,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学习主导者与学习的主体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和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都动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关系。一个苹果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就会获得两种思想。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的不只是答案,他们还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用个性化的语言交流,擦出思想的火花,得出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培养需要循序渐进,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认识,从而不断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