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超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三中学,江西 抚州 344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蔓延,如工作、生活,学习等。尤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应用得更多更频繁,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既是一次改革,同时也使教学方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刷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固有状态,也使教学往前跨了一大步,使初中数学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可见,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也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作为常规教学手段的补充与拓展,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也不能无原则的使用或低层次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灵活科学施教,让多媒体力技术为数学知识的教与学提高更多的方便,让教学效果高质。
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中介进行传播,以幻灯片形式为主。这种教学资源是在课前将其备齐,课上直接使用。使课程容量增大,展示内容形象多彩,给予学生清晰直观的视觉感受,也使得大脑思维更加明确。使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各处使用电子笔进行幻灯片的切换,改变了教师只能坐在黑板上才能为学生展示新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随时走下讲台,与学生更近距离地交流讨论,利于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发现课堂学习遇到的疑惑,以便及时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点。初中数学的主要任务点就是对数量关系及空间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掌握。尤其是在几何图形的讲授中,处理书本上的知识点及几何图形外,教师还要额外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在黑板上的展示,有一点困难且耗时较长,使用教学课件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教学课件的准备是通过电脑来进行操作,电脑能够更方便地编制几何图形等,且精确清晰,到了课堂上也就减少了板书这部分时间,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初中阶段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数学的教育特色与多媒体的优势相结合,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通过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深刻思考形象与抽象的关系,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因其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此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形,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弧形、等腰三角形、树叶等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大量的图形,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理解沿对称轴进行折叠,两旁的部分一定重合。这样通过大量具体形象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轻松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进行生动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黑板+粉笔”为代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对课程讲解的进度能够进行有效地把握,学生长久以来的学习方式对于“黑板+粉笔”的模式更加容易接受。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传统教学模式中优点保留下来并应用在多媒体的教学当中,灵活应用两种方式,并进行两者的有效结合。综上所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和所长,应相互取长补短,拾遗补缺补缺,优势互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的授课形式。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复杂的几何知识最难讲解,因为缺乏让抽象概念形象而具体化的手段和让平面几何图形“活”起来、“动”起来的工具,所以课堂索然无味,抽象难懂。只有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因此,课前我会利用Flash 动画制作软件绘制出图形展开与折叠、移动与旋转等知识板块的动态效果图。课堂上当我把这些动态的图像播放出来时,学生一片哗然,通过播放小动画学生立刻明白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了知识重难点。所以这里不得不提到动态几何教学。可以说,动态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动态几何最能体现数学学科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它能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在此时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动态几何中的一些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很直观地再现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就能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信息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数学这门基础教育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与生机,要充分考虑信息多媒体对初中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作为数学老师,要多学习,尽可能地掌握较新较前沿教学理念和策略,掌握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带来的很多可能性和创新,并结合班级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灵活教学,科学教学,也真正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