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
(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的格局,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并不明显。有些高校虽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教学的方法较为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案例也比较老旧,与当下的时代不相符合,学生难以做到对各类思想的活学活用。因此,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应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地优化教育。
(一)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阻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互联网存在的便利性也使得大学生开始受到网络上不同价值取向的影响。加之大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阅历,无法对互联网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进行辨别,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误导,这也给思政和高校管理的融合教育带来了阻碍,不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生管理团队不够精粹。就目前而言,各大高校都开始注重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内部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教师是思想政治的一个重要传播者,同时作为辅导员本身就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职责,但是这两类管理团队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像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一线管理者,通常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一般设置的比例是1 比200。然而在具体配置环节,辅导员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这无形中便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使得一些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其次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时思想不重视,教学方法和模式落后,均会影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未获得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为严重,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权威性大于一切,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也造成了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了一个填鸭式的教学。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存在枯燥性,学生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也比较落后,并没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而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结合实际的案例,才能够让些优秀的思想品德渗透到实处,继而获得学生自我的全面提升。
(一)加强对高校内部对思政和管理实效性提升的认知。当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堪忧,尤其是互联网渗透之后,学生缺乏辨别正确思维的能力,不良思想容易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首先,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好保证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各类措施。例如可以将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培养的实效性列入教师的日常工作考,核,定期对思政教师的教学进行培训,提升教学的水平。其次营造良好的教师相互学习的空间以及氛围,引入名师教学的方法,相互学习和借鉴,提升整个思政教育的质量。最后,作为一线管理的辅导员,需要提升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定期发现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参与将思政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管理中,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二)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无论是政治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的教育,都应该结合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对于金钱观并不明确,甚至会被网络中的各种贷款所吸引,导致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给学校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案例,作为辅导员和思政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提出,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充分进行讨论,继而真正地树立学生的金钱观,合理的对待自身的欲望。最后还可以通过融入高校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各项品质,如团结合作的品质、积极向上的品质等。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实际管理的作用。
(三)正确使用互联网,发挥出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融合的实效性。就当下高校的学生而言,每天接触的网络信息是非常多的,而网络信息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如若学生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很有可能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所影响。因此作为学生的管理者,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例如当下的学生基本都有社交软件,教师可以定期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共性及时记录,并采用大课的形式,进行思想疏导,树立高校生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当然为了提升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思政团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其是最基础的保障。
高校学生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高校学生更好的发展。具体在融入的过程中,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明确思政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并且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时,不断的优化思政教育的方式,拉近和高校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提升思政教育和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