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朱坊乡荷树小学,江西 赣州 341400)
质疑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一知识在自己已有理解基础上提出疑虑或者与自我理解不同的地方。老师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题的解答,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可以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解,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并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不同的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顺利的推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具有质疑能力的学生,通常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尤其是语文这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课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通常很沉默,这便是学生质疑能力较弱的体现。而之所以存在此种情况,是由于教学中长期实施接受性的教育,使学生不具有质疑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其问题除了体现在学生的质疑能力薄弱外,还体现在老师不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方面。这是由于部分老师认为学生提出的质疑对教学帮助不大,而且对其解释比较浪费时间,久而久之,会逐渐忽略学生的提问。我们必须对此错误的观点进行反思,学生通过不断的质疑,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还能够让老师从中分析出教学的问题,从而及时优化教学。所以,在以生为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十分重要。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课堂是老师的“个人秀”,缺少学生的参与,难以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并且也无法将语文课程的教书育人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质疑学习氛围的意识,让学生逐渐敢于质疑、积极质疑和会质疑。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从中迸发出更多的想法,主动参与质疑;第二,利用教学教学模型、教学挂画等这类教学道具,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直观性的学习,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主动参与质疑;第三,利用老师自身阅历、人格品质等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具有魅力、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质疑。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内容时,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立体、动态、形象的学习,在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中,学生会真正感受到黄山的石头的“奇”,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美。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对课文中的描写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中。
小学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要借助情境的优势,先将教学内容直观展示出来,在这样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获得感触,能让学生有更为充分的质疑空间,并将自己质疑的内容表达出来。比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楚王、晏子、接待人等角色,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会真切感受到晏子的聪明才智,并对楚王的傲慢进行感知,同时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会对晏子的语言和楚王的行为产生一些疑问。这其实便是情境教学的最大优势,能让学生在其中找到自己不理解地方和老师讲解地方的矛盾,从而促使其质疑能力的更好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质疑,从而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基。比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时,在学生对课文通读,对文章有大概了解之后,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回忆类文章中时间非常关键,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会关注到文章的开头和结果的时间,即1927 年4 月27 日,并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这些安排?是为了收尾呼应?还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描述?并让学生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进行了解,更好地感知作者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持续引导后,学生会掌握质疑的技巧,不仅质疑能力会提高,还会养成质疑的学习习惯。
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顺利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意义重大。老师要在了解其培养问题的基础上,从营造质疑氛围、给学生预留质疑空间及技巧性质疑等方面,实现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