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作业设计策略

2020-12-07 10:21:31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天福实验小学,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布置现状

文章通过对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观察学生日记等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分析,作业的布置情况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型作业数量较大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中,有76.14%属于书面作业,有6.82%属于口头作业,有14.39%属于实践作业,剩下的2.65%属于开放型作业。由此可见,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大部分为传统型作业。在新课标中,要求应重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事实上,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仍然以传统书面作业为主,与课程标准相背离。与书面作业相比,学生更倾向于完成实践型作业,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而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追求更高的成绩,抱着“为学生好”的态度,布置大量的作业,压抑学生情绪,使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与教师间的关系恶化。

(二)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缺乏联系

课堂作业属于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消化和掌握本节课知识,为学生布置了书面、实践、口头练习;而课后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巩固,使学生掌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以上学生认同教师的作业布置,认为课堂与课后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在“你认为完成数学作业是否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时,有50.76%的学生对此持有不确定的态度,有14.77%的学生表示数学作业对自己的帮助较小。对此,在教师访谈中,教师对此也不够明确,只是单纯地从追求知识层面深度与广度的延伸方面出发进行布置,有时可能会导致布置的数学作业与课堂学习内容不相适应。通过对学生日记的观察得知,部分教师所布置的数学作业,超出实际教学范围,学生在完成之后并未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有所帮助,这种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不相关联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学习的重难点。

(三)作业布置缺乏层次

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在数学作业布置时,有超过半数的教师会为全班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而不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只有31.44%的教师能够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参考进行作业布置。有8.71%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权选择数学作业,而46.60%的学生表示作业都是老师直接安排,自己无法选择。这种数学作业的布置方法,虽然能够为教师的批改作业工作提供便利,但是却忽视了学生间的个性特征,使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较少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2.35%的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交流与沟通,有49.62%的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总体来看大部分家长都不清楚学生每天数学作业内容,有7.02%的家长会过问一下学生的作业情况,有31.87%的家长从来不关注这些,只有8.71%的教师与家長保持长期联系,定期为家长反馈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在学习中,学校与家长扮演着不同的教育角色,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三方共同努力所得来的,缺少其中任一一方的努力,学生的成长都将受到影响,但事实上,许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通常会忽视对学生学习上的关心,如若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则会由于疏于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布置的优化措施

(一)作业内容多元化

小学数学每堂内容都各具特色,并且随着教学进度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也应随之而改变,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作业布置。

1.作业内容多元化

教师的作业布置应打破传统方式,而是应以此为依据,适当地进行思维发散,例如,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色相结合,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作业,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热情。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故事相结合,并以口述、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习惯,从而发现和解决更多存在于生活中的问题,并认真细致地记录下来,不懂的问题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解决。

2.作业形式多元化

在数学作业的形式上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作业类型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应勇于打破传统的局限,尽可能地展现多元特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五年级的《图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图形?用尺子量好尺寸,并尝试着计算它们的面积。当学生课后完成后,在课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同展示和讨论,这样做不但能够达到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的目标,还能够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总之,作业属于教学课堂中的重要环节,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作业布置时,普遍存在内容机械乏味、数量大、难度大等问题,使作业的积极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作业质量与升学问题息息相关,对作业布置进行优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