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12-07 10:21:31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段屋乡高丰小学,江西 赣州 341000)

引言: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培养愈发重视。多媒体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多媒体微课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小学生养成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是学生接受校园教育的开端,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养成阶段。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心理与生理还未发育成熟,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和行为习惯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虽然小学生有较为活跃的思维,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数学知识本就严谨、枯燥,学生尤其抵触概念性理论知识。将微课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所以,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以微课为教学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中只有学生对知识或是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开始的关键,教师借助于微课课件的力量将教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重点内容以尽可能简短快速的视频形式播放讲解,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轻松掌握。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设计视频课件时要引用多元化特点,让学生对视频课件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二)借助微课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微课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微课能够整合教学资源,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微课能够丰富与拓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与了解,从而为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理论提供广阔的空间。微课的优势在于将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压缩到精简化程度,课堂教学以一个知识点为主旨并对其进行拓展讲解,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微课教学相对自由、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循环播放,教学课件还能够自动储存,有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微课整体性来看,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课程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资源,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师在对课件设计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入手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视频播放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发挥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动性。例如对小学数学“立体几何”知识学习时,切掉长方体的一个斜角后求剩余面积,这需要学生有超强的立体感,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并加以分析,这对几何图形问题理解较差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想象立体几何呈现的画面感。

(三)借助微课鼓励自主学习,拓展数学教学空间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且短暂的,这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时间格外宝贵,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多而杂,紧靠课堂时间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由于教学中的现实情况,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任务不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由此可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的重要性。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的微课则有效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微课依靠无线的网络空间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地自由传播,只要具备网络条件,教师与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实现教学交流与探讨。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以外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空间得到无限的拓展。

例如:在完成了“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课上教学之后,在课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这一知识载体形式,进行课堂知识的补充或者是与数学知识内容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面的有效拓展。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有关分数的数学史知识,或者弥补在课上教学时没有完成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是课外的关于分数认知的练习题,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表示自己对于分数的认识,并最终上传到交流空间中,对此,就可以实现帮助在课堂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课下的自主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切实掌握。

结束语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微课的应用策略,更好地发挥微课辅助、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