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大张联合校,山东 聊城 252000)
“知行合一”理论,始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兴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既要让学生知晓学校校级班规,还要让学生遵守校级班规;既要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还要让学生讲究文明礼仪;既要让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还要让学生遵守各种交通规则;既要让学生理解父爱、母爱、师爱、友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关爱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一切,都是“知行合一”教育理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聚焦一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部分教师重“知”轻“行”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部分教师过分注重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渗透,轻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以及法治意识的培养等。那么,在“知行合一”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下面笔者将从“聚焦案例、依托活动和回归生活”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案例教学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聚焦案例中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不仅可以精准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还可以让扎实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换言之,通过聚焦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行”中“知”。
尽管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做人必须要自尊、自信、自爱,但是,对于在具体的生活中,究竟应该如何做到自尊、自信、自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一脸茫然、一无所知。或者说,这部分学生尽管能够将自尊、自信、自爱内化于心,但是,却不能够将其外化于行。
鉴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在“行”中“知”。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各种自尊、自信、自爱的具体做法,在日常交往中,要懂得爱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形象、信守自己的承诺,胜不骄败不馁,在困难面前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迎难而上。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利用一些微视频、微故事、微小说等,向学生展示一些爱惜名誉、信守承诺、胜不骄败不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典型案例等。
从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中,学生就会深深地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自尊、自信、自爱。因此,在“行”中“知”,是“知行合一”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项有效策略。
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这是“知行合一”理论的基本内涵之一。那么,在学生“知道”的前提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做到”呢?事实上,纵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其中有许多关于“活动园”。这些“活动园”的内容,不仅紧扣教材教学内容,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可以依托这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知”中“行”。
以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活动园”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围绕“课余生活谁选择”的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有学生说,我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选择课余生活的能力与权利。也有学生说,尽管我们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但是,毕竟我们的年龄小、见识少、阅历浅,所以,选择课余生活还得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建议。还有学生说,是啊,我选择课余生活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是做不了决定的,必须得让我的父母、或老师替我选择……
从“课余生活谁选择”的案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还能够让学生明白,课余生活应该要自主选择,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聆听父母、老师、长辈的意见和建议等。
“教育即生活。”这一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显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要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意识。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之后,他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变得更加文明;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法治意识之后,他们就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且“行”且“知”。
“变废为宝有妙招”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开展一次“小创作”“小发明”实践活动。在该项实践活动中,有学生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了一些水火箭;有学生利用废旧报纸制作了一些时装;有学生利用废旧纸盒制作了一个智能机器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变废为宝”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环保意识。
显而易见,形形色色的实践活动,正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且“行”且“知”的一种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在“知行合一”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适时适度、恰如其分地将“知”与“行”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且“行”且“知”。如此这般,每一位小学生就可以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也就会成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而这,又能够为每一位学生在未来成长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多姿多彩的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