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希望高中,吉林 长春 130022)
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结合我校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以下简称“内高生”)的民族文化特点,提出“内高生”应重点培养以下六项积极心理品质:真诚、友善、谦虚、感恩、团队精神、信仰。
(一)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按照高中生自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高低排序,得分排在前四位的品质为:爱、信仰、友善、团队精神;得分排在后四位的品质为:领导力、谨慎、创造力、真诚。
(二)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执着、领导力、谨慎、幽默风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三)高中生在谨慎品质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除持重品质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外,高中生在其他23 项积极心理品质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高二学生谨慎品质得分显著高于高一,而高二、高三学生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内高生”长时间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发现,“内高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大体与内地学生一致,但由于其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真诚、友善、谦虚、感恩、团队精神、信仰等六项品质上与内地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鉴于此,结合教育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培养“内高生”以上六项积极品质的教育对策。
“内高生”由于远离家乡,新环境给他们带来刺激的同时,也会带来陌生感,他们会对周围的一切保持高度心理防御,在与人交往时会出现内心想法与外在表现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民族习惯,语言等文化差异,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在集体活动中常表现出诸多困惑与烦恼。鉴于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行这样几个途径入手:
(一)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三)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一)开设心理课堂
心理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每班每两周一节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学习心理辅导;自我意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生涯辅导。对于“内高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方面与本地生不同,他们独立意识强,自我评价过高,同时在人际关系方面常出现小圈子,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等问题,所以在授课时,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两方面的设计与辅导要着重加强。
(二)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的对象是那些察觉自己存在心理困惑而且愿意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的学生。我校将建立心理辅导室,由专职心理教师定期值班,并做好宣传工作,让所有“内高生”放下心理防御,理性的看待并接受心理辅导,为此我们将采取网上(微信、qq等)提前预约的方式,以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三)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的对象是那些有着共同心理困惑或者想挖掘某种心理潜能而且愿意团体一起解决问题的学生。我校将在“内高生”学生会组织中成立心理社团,通过社团成员的调查与宣传,定期张贴各种辅导主题的海报,以招募愿意参加辅导的学生,最终由专职心理教师制定辅导方案并实施团体辅导。
(四)团体心理沙盘
团体心理沙盘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与团体辅导的对象和目标大体一样,但是过程不同,团体辅导主要依据是主题活动,团体沙盘则有自身独具魅力的辅导模式。我校将成立沙盘室,并引进相关设备,由专职并通过沙盘培训的心理教师实施。
(五)心理主题活动
1.心理社团活动
朋辈心理互助理论认为,在同龄人之间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及生活方式,便于沟通了解。所以我校将在“内高生”中成立心理社团即“心语社”,并由专业心理教师对学员定期培训,主要负责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学生心理调查及组织各种心理社团活动等工作。
2.班级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主阵地之一。班级活动以班级为载体,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班主任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我校将结合“内高生”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一是在各班选出心理委员并由心理教师定期培训,主要负责本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本班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与调节;二是定期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并在班级间进行评比,奖励优秀班级以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六)其他活动中渗透
活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载体,通过基地教育,组织“内高生”参加形式多样的,丰富多下的文艺体育及欢度节假日、参观学习等活动,不失时机的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民族教育无小事,“内高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务必要结合他们的民族文化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及环境特点等,做到有针对性,及时有效的处理所遇到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