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探究

2020-12-07 10:21:31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四中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引言:初中生正处于大脑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这是思维建立的重要时期。数学作为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担负着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而且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实际上,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没有养成问问题的习惯[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室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列出了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然后学生考虑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以及初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意义

从我国初中教育的现状来看,许多初中老师盲目地追求入学率,直接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学校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落后而固化,没有按照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进行,学生的学习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许多教师仍采用“爆鸭”教学法。学生太被动,老师太主动,直接导致学生对老师有强烈心理依赖。长期以来,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逐渐消除了主动提问的意识和动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遵循老师的教学理念。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了解主动提问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问问题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初中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学习能力。提出问题是一个好的开始。提出问题后,学生将会对数学进行理解。慢慢地,学生会自发地发展一种新的知识动力。同时,提出问题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课堂上,课间活动,晚上自学或家庭作业中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主动提问,记录随时随地产生的数学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以提高素质和效率。因此,初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重要和必要的。

二、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数学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学生将面临更多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上学习有趣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使学生不怕尴尬,露面,并让学生知道提问是光荣的事情。例如,在解释方程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讲台上回答。如果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就称赞学生;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请学生解释他们的困惑并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可以在更多学生面前展示自己,帮助他们克服失去面子的恐惧,并提高掌握提问的能力。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或毫无意义,教师也不应低估学生。他们应该尽可能地夸奖而少批评,以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重要性。

(二)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对于任何人来说,积极的评价都是继续努力的动力,尤其是在解决难题时。不言而喻,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可以激励人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评价学生,努力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2]。鼓励学生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参加数学课,并在肯定的氛围中主动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正视自己。此外,教师可以设置“谁喜欢问问题的评论”活动。学生投票给喜欢提问,给予表扬和鼓励的学生。这时,为了肯定学生,喜欢提问的学生将继续表达自己的疑问。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提问。

(三)设计新的数学教学活动

实际上,数学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定律。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型也可以转化为更有趣的教学模型。在老师总结之后,教学内容将会更加有趣。一旦学生发现它有趣,将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如果他们不理解,他们将独立提出问题。在学生独立讨论后,小组学生将轮流提出他们所想到的所有问题,并向老师寻求帮助,以便学生在讨论后提出问题,问题可以由特别小组代表通知并解决。这种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必须合理,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结语

简而言之,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教师需要理解和总结数学内容[3]。在更多的课堂设计模式下,学生更加独立地参与学习,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后形成自己的新知识观。无论是在课堂学习中还是在数学评估中,都将引导学生针对遇到的困难独立提出问题,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然,我们的学生将在老师的正确教学指导下有意识地学习和提出问题,从而养成自觉和主动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能力。教师更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学生将有自己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