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江西 赣州 341400)
数学在推动信息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应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实现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从根本上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效率。
第一,根据教学情况有选择地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生搬硬套、不能随意使用。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应用,如若不分主次、随意乱用不仅起不到信息技术该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阻碍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二,信息技术使用要契合时机。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而且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应用的时机,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三,实时更新。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立足学情、数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结合,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探究的兴趣,处于渴求知识的状态。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好课后的反思,如何利用才能推动学生的深入学习。只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既完成数学任务又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兴趣在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教学中,教师也要善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以推动学生全身心的学习。比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推动下开展学习,进而产生具体的问题,并基于实际问题探寻解决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全身心地参与到了数学学习中来,并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展现了出来。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情境地方式有很多,效果最好地是图+文的形式,在图文结合下可以调动起学生多重感官,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教学《轴对称》这节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了铁塔和河中倒影的课件,当图片打开学生立刻被吸引,图片和本节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呢,随着教师的操作河中的倒影和铁塔不断地重合,学生对轴对称概念有了深入地了解。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在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对于一些概念、定理都是通过机械记忆完成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一直被视为难点和重点,如此教师如若采用以往文字描绘的方法开展概念教学,很难让学生把握概念本质;如若教师可以巧用信息开展教学则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将概念关键点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比如在一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学中,要想让学生准确把握这一概念,明确x 与y 的关系,就必须借助多媒体来演示。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弹簧长度变化的视频,将物体质量设为x,将弹簧长度设为y,通过视频展现学生可以明确x 与y 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准确把握函数概念。
信息技术有着广阔的数学资源。在开展数学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内容,并立足数学目标整合数学资源,以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的数学内容有很多,可以通过Flash 动画、视频等展现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产生新的问题,并利用网络搜集、整合数学资料,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并能够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和思考,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范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更新中,加强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的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推动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软件鼓舞学生完成数学任务,比如在课前,教师为学生设置预习内容,然后鼓舞学生利用手机软件开展答题,教师可以根据软件反馈统计学生的答题准确率、错误率,并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调整教学。教师只有事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教学课堂开展针对性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得。
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前预习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习题练习,如若学生某个习题答题率高,则说明学生这部分知识把握牢固,如若习题答题率低,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实现学生高质、高效的学习,可以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来,为我们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情境,可以调动起学生热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学生课下学习中,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答自己的疑问,能够实现自身的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