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2020-12-07 10:21:31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鹤壁技师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引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长河当中衍生出来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根基,并且其为中华民族长久不衰地发展提供了无形的精神领域的支持。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渐渗透进我国人民的生活当中,这使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舶来品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并且传统文化在抵挡冲击的过程当中显现出了疲软的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主要类型

(一)封建文化

从战国中期一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之前,中国有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社会,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然离不开研究中国古代的封建文化制度,而封建文化最明显的标签就是伦理制度、阶级制度、专制制度和儒家文化体系,毋庸置疑,这些标签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系统之中,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性、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积极功能,又具有思想限制、人身控制、压抑个性等消极功能。在封建文化庞大的背景之下,既有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等具有统治意义和神话意味的天子形象。又有孔夫子、颜回、周公等圣人形象。

(二)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其实与农业文化和封建文化有重叠部分,这里单独指摘是因为民俗文化更具有人文性,也更具有温度。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更是能够反映普通中国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细节的真实写照,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还有我们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语文教材当中关于节日、饮食、活动、艺术、建筑、医学等文化形象十分丰富,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并且民俗文化能够很容易地融入到生活当中,不失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中职语文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君子形象

君子形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传统道德和优良品质的缩影和具象化表现。其中有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胸怀。可以说,君子就应该像周敦颐所表达地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君子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这种德才兼备、文质彬彬、和顺厚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刚刚好的处事态度,是每一个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我们常说亲君子,远小人,也就是把对君子的向往融入了自己的行为准则中,我们也常常将很多身边的美好的事物或者是理想追求赋予君子的涵义,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形象,代代相传。比如花中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君子:松与竹、梅;五德君子:鸡;君子之好:琴、棋、书、画;君子之饮:茶;君子之佩:玉等,不胜枚举。而这些能够代表君子的形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在语文教材当中。比如论语中的君子之行、君子为政之道、君子为人之道、君子交友之道;《尚书》中的士文化;《周易》当中对君子“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要求;中学语文教材当中的《爱莲说》《烛之武退秦师》等渗透出来的君子形象,无一不深入人心。

(二)女性形象

每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却少不了丰富的女性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以悲剧的命运和视角出现,比如说《氓》当中的女主人公,被氓欺骗、抛弃,在封建阶级的禁锢下也得不到家庭的关怀;再比如《祝福》当中的祥林嫂,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之外还有迷信和人的自私,最终导致祥林嫂先疯后死;《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悲剧的命运和爱情折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语文教材当中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有其时代意义和特征,可以说在教材中的女性承担了揭露黑暗、丑陋的一面和各个时代积弊严重的表现的作用。所以说语文教材离不开女性悲剧形象的因素,如果离开了便失去了那种深刻性。有时你会看到女性形象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和张力比君子给人的程度还要深刻的多。

(三)节日形象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十分丰富。首先是最为重要和隆重的春节;古时候成为上元节的元宵节;祭祀祖先的清明节;纪念屈原和祈福的端午节;象征美好爱情的浪漫的七夕节;阖家团圆的中秋节;老人的节日重阳节等等以及各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节日。在语文教材中挖掘出这些节日因素,不仅能向同学们普及节日常识和文化渊源,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底蕴。让同学们增加民族认同感。而且这些文章大都能够和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像《欢乐的泼水节》《端午的鸭蛋》《北京的春节》《端午粽》《快乐的节日》等等。这些节日形象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力量,经得起时光的洗礼并慢慢凝聚下来,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在中华传统节日被其他国家“抢注”的现在,利用语文教材让民族传统节日走进语文课堂,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文化形象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特殊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高高飘扬的时候,就更加需要优质的中国文化形象代表为旗帜添彩。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传统、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