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普宁 515343)
2020 年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渡难关。春节期间,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一员,我有幸通过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明白了: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充分发掘并利用其中一个个鲜活、生动、深刻的思政元素,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学生成长的拔节拔穗期间,激励大学生把握时代的际遇,担当历史使命,成为堪当国家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师资培训安排合理紧凑,期间以录播和直播穿插的形式进行培训,其中安排专家专题录播讲座,关于春节在家期间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工作不同主题的直播讲座,并安排线上答疑环节。录播与直播培训的内容,涉及辅导员工作的多个方面,包括: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业指导与班级管理、心理调适与健康维护、日常事务教育管理和紧急情况防控知识。本次培训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让我深入探索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防控期间要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人数体量压力,我国每年的新增劳动力1400 万左右,今年受多方面影响,失业人口增加的同时也新增了就业压力;就业需求困局,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受阻甚至倒闭,发展需求短期内呈现大幅度萎缩,促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政府缓解就业压力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积极鼓励大学生升学专插本,征兵入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
辅导员是防控一线的组织者,首先要认识到紧急情况防控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必须将防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严抓,秉持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带领班干,做好紧急情况防控工作。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的指导者,春节期间通过班级Q 群,微信发现很多学生表示在家闷得无聊,而只要一名学生在班群发出该情绪后,班群的其他同学便会表示赞同。这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体现今年春节期间学生防范措施宣传到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懂得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减少外出,尽量在家呆着,此外,也表现出大学生今年春节期间待在家中无所事事的消极状态,大部分的学生以追剧、刷微博、打游戏、刷抖音来打发时间,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在家看书学习。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好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二是耐心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教导学生科学预防、冷静应对;三是做好防控宣传,提高学生对国家形势的认识度和警惕性。
案例简介:2020 年3 月1 日夜里,我接到来自2017 级电子商务专业林同学的电话,电话里学生以焦虑的语气问我:辅导员,我们公司通知我暂时在家里办公,但是有些员工已经被安排先回去居家办公14 天然后就可以正常上班了,为什么我们领导没有这样通知我?春节过后我会不会被公司辞退?我平时的工作很尽职认真的。
案例跟踪处理:该学生在校时是一名学生干部,工作认真,性格活泼,今年春节的突发情况除了让全体教育人员高度警惕,也让在外进行专业实习的应届毕业生产生了焦虑、恐慌的心理。我向学生说明了当前的情况,由于受多国家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企业没办法正常复工。同时,安抚学生的情绪,并告诉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配合学校和公司做好防控工作,如若真的没办法在公司继续实习,学校也会为学生助力搭建“云招聘”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选择。
由于国家突发的紧急情况,加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心理问题,分别出现学生就业的焦虑与恐惧、学生当前就业规划意识薄弱、学生 就业目标较为模糊、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
案例简介:2017 级电子商务班,李某,女,单亲家庭,父亲去世,兄弟姐妹一共5 人,由于是单亲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经常需要亲戚的接济和帮助,在校读书期间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也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李同学性格乖巧,是一名学生干部,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成绩较好,自我要求严格。该生在广州某公司实习4 个月之后恰逢国家经济行业发展受阻,由于是实习销售岗位,工作压力大,导致学生食欲不振,每日睡眠时间不足5 个小时,以前李同学会常常与班级同学保持联系,最近一段时间她时常在深夜发各种负能量的朋友圈,并间接透露出对生活的失望,对工作的绝望。李同学的种种异常行为引起了我的关注。
案例跟踪处理:首先,通过微信聊天,对李同学进行初步的心理咨询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李同学在校期间是学生干部,工作认真,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分享,深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但是当我和李同学沟通之后,发现无力感充斥着她的工作和生活。今年春节期间,李同学在家线上办公,由于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影响,行业发展不景气,李同学的业绩考核成绩一直没达标,工资也没法按时发放,李同学一想到自己助学贷款,想到家里的开支,想到弟弟妹妹的生活费,自己顿时觉得生活无望。通过微信聊天之后,我很不放心李同学的状态,再次致电,电话里李同学和我倾诉了最近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之后,电话里头泣不成声。紧接着,我给学生家长打了电话,才发现李同学在家里的状态也让家里人很担心,整天茶饭不思。随后,我联系了心理老师并说明了李同学的具体情况,心理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作出了初步的诊断,李同学是由于初次步入社会工作压力大加上行业发展不稳定,由于现实刺激引发的不良情绪,不能自行调整,社会功能尚未泛化。
原因分析如下:直接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重要原因是家庭、性格和社会等综合原因;家庭原因是李同学父亲早年去世,母亲辛苦工作养育弟弟妹妹,母亲的付出让李同学发奋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性格原因是李同学在学校期间努力认真,一直努力读书参加各种活动获以争取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原因是受行业发展影响,公司竞争随着激烈,优胜劣汰,李同学担心自己丢失工作机会,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压力。
解决方案:首先,和李同学保持沟通,及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动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她学会面对真实的自己,卸下心防;其次,鼓励李同学鼓起勇气去面对压力,努力工作,努力之后如果还是因为业绩不达标而未能继续被公司录用工作,也不必气馁,社会上的竞争很激烈,加上今年就业形势不乐观,很多行业不景气,我们尽力而为,在就业过程中慢慢去了解更多职业动态和自身需求;最后,鼓励学生学会坚定自己,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情境,应届生刚步入社会,难免面临就业难,择业难的情况,要学会在工作中,摸索方向,同时利用专业实习对自身做出更为详细的职业规划,结合当前的国情,同时可以找自己熟悉的朋友或者长辈,给出相应的建议,为自己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职业规划,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能够更加有信心,越走越远。
1.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树立积极就业心态;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做好学生就业摸底工作,主动进行就业动员,充分了解应届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线上就业指导工作不停歇,针对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摸底,对学生进行网络“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做好学生的就业相关的宣传工作,准确掌握学生的就业倾向和就业意愿、精准推荐就业信息。
4.助力搭建“云招聘”平台,鼓励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辅导员可以借助招聘企业信息库,协助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空中双选会、宣讲会的有效开展。与企业联动、推进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在线网申、网上测评、视频面试等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企业招聘和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架起信息沟通共享的桥梁。
5.为学生精准解读国家就业政策。国家教育部启动“2020 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易展翅”“广东创业就业”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网上校园招聘活动。辅导员一定要及时转达政府对毕业生的关心,解读国家的就业政策,激发毕业生找工作和就业的积极性,缓解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和恐慌心理,给毕业生吃下“定心丸”。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学生接下来的就业。只有做好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再定位,努力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方面细节,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