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6)
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所以,高职学生必须在掌握扎实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思维能力,才能应对激烈的就业市场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相关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计算机思维能力是除了读、写、算等能力之外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所以加强学生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呈现出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才能促进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1)思维能力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时发现,很多学生都出现了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和记忆,同时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必须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该专业教学的首要目标,引导学生适应和理解计算机思维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计算机思维能力,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2)充分重视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计算机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深入剖析和推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运用抽象思想和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计算机思维能力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关键,不管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维护,还是软件开发,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时,必须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动手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稳步提高。
通过实际的教学得知,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而且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这些原本抽象化的知识,理清并形成了完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模型。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有效处理、算法构造、程序模拟以及非动手操作等方面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依靠学生自己的阅历和之前所学的知识处理这些问题的话,不仅因为自身思维能力不足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会陷入到解决问题的困局中,不知从何下手。
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由于学生个体计算机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符合思维进步发展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应该尽可能地多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讨论和发言,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就目前来说,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常用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游戏教学形式不仅体现出了计算思维上的思想,而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2)通过组织学生制作游戏作品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在培养学生相关计算机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和计算机思维能力的稳步提高。
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应该根据该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将思维可视化对象带入和设计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确保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高效思维自动化等几方面着手,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应该显性的、可视化的显露出隐性的计算机思维进程,然后以自身理解的计算机思维核心为基础,深入的研究计学生计算机思维形成的进程,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和重组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使其以更加完整的形式呈现出来。
总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的思路,才能在确保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上,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