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县申宝林场,青海 尖扎县 811299)
林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加强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是保护森林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虽然各级林业管理部门都充分认识到了林地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高度重视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但是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职能交叉,执法不严格;人们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相对淡薄,违规占用林地、随意改变林地用途、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城市建设过程中重景观观赏性轻生态功能,导致城市林地系统整体性及生态防护功能较差;林木的病虫害现象较严重,防治害虫的技术过于陈旧等。因此要建立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森林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1.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推动了林业发展,优化了林业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利于巩固并完善农村的经营制度,解放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林地属于国家的重要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加强林地资源管理可以发展林业的链条,扩大了市场需要,为农民提供了生产资料,调动了农民经营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的创业意志。
2.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国家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任务,加强林地资源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农民植树造林、保护林业资源的自觉意识,有利于扩大林业面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发展旅游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集约型经济的发展。
1.严格林木和林地资源保护。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湿地公园等范围内的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或其他用地,重点打击炒卖林地和非法擅自改变林地范围、性质、用途和乱砍滥伐乱采滥牧以及蚕食林地行为,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加强对林地林木补偿费的征收管理,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异地造林等形式确保林地总面积不减少。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和经营加工领域管理,曝光各类林业违法案件,有效遏制林地的非法流失。另外高度重视生态护林员队伍的建设,强化林区治安秩序,增强农民林地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加强林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2.加大森林防火力度。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并破坏森林涵养水源,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森林防火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事情,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树立警示牌、发送手机短信、电视循环播放、网络、面对面宣传教育、向每家每户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等形式,使森林防火做到人人皆知。同时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和重点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造林工程要设计建设防火通道,大面积造林要预留隔离带或营造灌木隔离带;林区要道口设立检查站,避免发生因上坟烧纸、林区吸烟等行为引发森林火灾。另外建立智能预警和指挥系统,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强大森林防火队伍,做好火情调度和处置,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
3.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促进林业生态健康、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为预防、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林业管理部门应对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同时加强植物检疫监管,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确保林木资源安全。另外落实病虫防治的目标责任制,尤其是可以利用植保无人机对绿化苗木进行喷洒农药,这样不仅速度快、效率高,同时有效解决农药残留及土壤、水源污染问题,切实保护绿化成果,确保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4.做好封山禁牧工作。封山禁牧是恢复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林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封山禁牧工作要纳入生态考核范围,消除各级干部畏难情绪,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禁牧督察工作,对禁牧工作不力、疏于监管的各级领导进行问责。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传单、现场会议、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封山禁牧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引导农户自觉转变饲养方式,遵守封山禁牧制度,打消其偷牧的侥幸心理。另外加大对重点区域、不同时段、早晚夜间的巡查力度,坚持不懈地把封山育林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森林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
综上所述,林地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因此林业各级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林业各项法规制度以及林地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林地资源的认识。并且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