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华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党校 浙江杭州 311400)
H村基本情况介绍
H村是春江街道临江村的一个自然村,有267户家庭、1000余人口。2002年春江造纸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后,H村是第一个被征用土地的村子,共被征用土地600余亩。H村周边造纸企业众多,最多时有造纸企业17家,产值高达17亿。但是随着造纸产业的发展,造纸企业的涌现,也严重破坏了H村的环境,臭气、噪音等问题困扰村民10余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整村搬迁进展结果
2017年春江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三看四态促转型”,城市发展向南看的“拥江发展”战略,按照“一三五”时间表,以江北秦望区块有机更新为契机,结合江南新城建设的现实需求,迅速启动H村整村搬迁工作。
此次搬迁工作大胆创新,采用“公开公平、统一尺度、民主监督、一口定价”的新模式,寻得民意最大公约数,正式签约日搬迁户排队签约,以35分钟破百,一小时过半的速度,16小时签下263户,首日签约完成98.5%,提前4天完成全部签约的速度,一举破题整村搬迁,创下全区签约新纪录。顺利打赢了江南新城建设的开局之仗,成功迈出“拥江发展”南北呼应的第一步,为江南区块的大转型大发展探索出全新的搬迁经验。
极大地提高征迁效率。“H模式”采用“公开公平、统一尺度、民主监督、一口定价”的方式得到了广大拆迁户的配合和支持。H村搬迁的整个过程,从房屋的丈量、评估、签约到腾空只用了50天左右的时间,时间节点非常紧凑,征迁工作效率极高,刷新了富阳搬迁工作记录。而对比传统模式的征迁,如果是征迁100户以上,从入户评估到完成签约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
较好地减少矛盾纠纷。“H模式”采用民主协商、监督决策的方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村民代表表决通过产生18名监督管理员,成立监督管理小组,全程参与监督搬迁工作。监督管理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在当地有一定的威信,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村民比较信任。由他们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搬迁户相对比较心平气和,容易洽谈。
降低了拆迁成本。采用传统拆迁模式,如果一旦出现钉子户,无法顺利实现清零目标,往往容易形成“半拉子”工程,有些甚至一拖几年无法交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拉长战线,并为已经签约的拆迁户支付大量的过渡费。而“H模式”改持久战为闪电战,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部拆迁工作,实现“清零”目标,大大缩短了战线,从而也节约了拆迁成本。
促进了公平公正。H村搬迁模式通过全程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通过所有政策文件、赔偿结果都上墙公示的方式,让那些搬迁户对自家和其他搬迁户的拆迁面积、补偿金额等都能够一目了然,经过相互之间的横向比较后,可以更好地消除搬迁户“怕吃亏”“患不均”的顾虑,满足其“盼公平”“求公正”的意愿。让搬迁工作在阳光下进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搬迁户对搬迁工作的信任度的增加,也进一步增强其搬迁意愿,推动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宣传开道:以前期宣传为契机调动被搬迁户的征迁意愿
(1)加强搬迁安置后美好愿景的宣传描绘。富阳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城市发展向南看,加快江南区块的整体转型,打造江南新城。按照“一年破题、三年变样、五年基本转型、十年初具雏形,二十年基本建成”总体思路,努力实现江南板块的华丽转身,打造山水相依、产城融合、田园风光、现代气派的江南新城。搬迁以后江南会变成城市的一部分,这里的居住环境会得到根本的改善,产业会提升,高新企业会入驻,工作机会会增加,这里就是杭州的第二个滨江。春江街道用开座谈会、请老师讲课等形式宣传描绘搬迁安置后的美好愿景,增强搬迁户的搬迁意愿,激发搬迁户配合搬迁的热情,营造“和谐搬迁、快乐签约”的良好氛围。
(2)加大拆迁安置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搬迁前期,组织H村的各个层面召开搬迁专题动员大会,村内主干道悬挂宣传横幅,并通过制作宣传册以及各类新媒体向搬迁户发送整村搬迁政策信息。对参加搬迁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政策的培训和学习,特别是对被搬迁范围内的村组党员和干部进行更深入的安置补偿法律政策宣传和培训。利用他们的辐射作用,向全体被搬迁范围内的群众更好地宣传搬迁安置法律政策。对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认真负责地加以解释和说明。
价格咬牢:建立健全征迁新机制推进整村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合理补偿、公开公平、民主监督、一口定价的基础上,用党建、作风、合力三大保障确保在征迁过程中价格咬牢不放松,让价格咬牢禁得起任何考验。这是“H模式”最大的亮点和特点。
(1)以四项原则为基础建立科学和谐征迁新机制
合理补偿原则。春江街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结合春江街道房屋、土地实际情况,制定了H村整村搬迁补偿安置方案。补偿安置方案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充分考虑被拆迁人的利益。一是明确安置区块。安置方案中明确把搬迁后的安置区块选址在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块。二是细化补偿方案。选择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公司对被搬迁的房屋及其附属物的补偿金额进行评估。对被搬迁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积、装修、附属用房,以及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安装费用都做了细致的评估和合理的补偿。对被搬迁人的临时过渡安置、搬家费用也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且对积极配合搬迁工作的被搬迁人实行奖励政策。三是自由选择补偿方式。补偿方式有调产安置和货币安置两种,被搬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自行选择决定。
公平公开原则。H村整村搬迁过程中,所有程序、文件、结果都向搬迁户公布。每户村民的信息、评估价、每个安置人口姓名、安置房面积、补偿金额都上墙公布,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让搬迁户相信搬迁工作的公正公平。一是改“背靠背”为“面对面”。传统的搬迁模式通常采取逐个突破的方式,搬迁双方各自盘算,搬迁户之间暗自较量,点多面广,力量分散。“H模式”把整个搬迁过程全程公开,在阳光下搬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量化,开诚布公、有依有据。二是改“持久战”为“闪电战”。以往的搬迁往往存在“讨价还价”,一些搬迁户漫天要价,政府为了尽快完成拆迁任务只能无原则无底线的加价补偿,因此很多搬迁户形成了“早签约吃亏,迟签约得利”的心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H村的搬迁中改变作战策略,化繁为简、速战速决,坚持不打持久战,改打闪电战,仅用2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入户调查、初评复评和98.5%的签约。
民主监督原则。为了推动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春江街道派出了9个搬迁工作组,再由每组搬迁户推选两名百姓当中有威望、信得过的村民代表,成立18人监督管理小组,全程协助监督搬迁工作,包括评估公司的选择、前期安置、补偿等相关内容都由监督管理小组确认再上墙公布。全程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每周一、周五晚上街村两级干部、搬迁工作小组、动迁评估负责人定时集中研判,把特殊情况摆上桌,集体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监督管理小组全程参与把关。由政府守住“法”的红线,由监督管理员把握“理”的尺度,互助互促,提速增效。完全改变了传统拆迁模式中搬迁双方立场相对、讨价还价的现象,一改以往搬迁工作中搬迁户的“质疑声”,而得到了搬迁户的一片“叫好声”。
一口定价原则。所谓一口定价原则,就是不讨价还价,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言出必行,实现“一口定价”。在评估公司完成每户搬迁户的初评后,动迁公司按评估报告补偿价与搬迁户见面,逐一核对、查漏补缺,从一开始就下“精工”,每一步都出“细活”,把户内的初评复评纵向比较,拓展到户与户之间贯穿全程的横向对比,做到每一份资料都经得起推敲,每一份报告都受得住质疑。确定每户搬迁补偿价后及时上墙公布,正式签约开始后就不再作任何价格调整。
(2)以三大保障为根本健全征迁长效保障机制
党建保障,支部建在项目上,团队竞赛“一面旗”。在H村的搬迁工作中,特别成立11个临时党支部,将街村两级党员纳入工作团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将每个支部团队合照在搬迁指挥部上墙,以“支部建立在项目上,党员服务在群众间”为口号,定期召开支部会议,会商搬迁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将一些疑难杂症逐一销号。并且在支部与支部之间开展搬迁评比。
作风保障,八个到位全力以赴,春风化雨群策群力。搬迁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必须有一支作风顽强的干部团队做保障,才能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春江街道提出了所有干部要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业务学习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底细摸排到位、方式方法到位、作风务实到位、奖优罚劣到位、关心关爱到位等八个“到位”,全力以赴打胜搬迁之仗。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与困难,都不能急躁,真正把搬迁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以换位思考赢得搬迁户的理解,以真心换取搬迁户的支持。面对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问题,工作人员不死磕到底,不一条路走到底。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各方聚力,齐心协力攻克难题。
合力保障,有效整合有利资源,全面发动群众力量。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有关部门、乡镇围绕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对被搬迁户的社会关系进行排查,发动社会力量,动员与被搬迁户熟识,有关系的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帮拆。对于体制内的被搬迁户,请组织部门、纪委等相关部门介入做工作;对于企业主的被搬迁户,请税务等与其关系比较紧密的部门介入做帮拆工作。
保障跟上:以持续跟进人文关怀为举措缓解被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一是文化留存,考虑到搬迁户的怀旧情绪,春江街道安排专业人士,为每位搬迁户在老屋前免费拍摄全家福,为的是搬迁后还能留下老屋的珍贵记忆。并组织搬迁户们聚在一起办百家宴,借此留恋几十年的街坊情谊。二是协助搬家,安排志愿者帮助搬迁户尤其是困难户搬家。三是老人安置,为老年人落实专门居住场所。里面设施齐全,有现成的床铺、电视机、空调等,村里做好后勤安全保障工作,水费、电费等全部由村里承担,老人们可以拎包入住。并且让村卫生院医生把诊所开过来,解决老人的就医难题。
1.重新定位政府在征迁中的角色。在征迁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由“领导”向“指导”转变。做好行政指导作用,保证政策稳定。在把握原则、坚持底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让利群众,避免“讨价还价”可能造成的不公平现象。政府工作人员也从“一线谈判”转为“二线服务”,腾出更多的精力专注政策研究和指导,用“量化数字”杜绝“软磨硬泡”,在前期就可让利益最大化,既触动搬迁户,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2.探索更为全面的安置方式。在安置方面,应更注重被搬迁户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后续发展建设。一是发展股份合作制项目,鼓励、吸引搬迁户将征地拆迁的补偿款以股金的方式投入到各类集体企业的运营中,实现保值增值。二是设立转岗基金,鼓励村民自谋出路,从事个体户和经营私营企业。三是加强对被搬迁户的引导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就业能力。四是协助被搬迁户建立与城镇社会保障体制框架相一致的低标准、广覆盖、基础加补充、统账结合的社会养老体系。五是集中供养安置,主要对搬迁人口中年龄大、失能、半失能和五保户等特殊对象,结合农村医养扶持政策,在街道、乡镇政府所在地新建养老院或日间照料中心等方式集中供养安置。国家支持的集中供养安置项目和资金应优先满足整体搬迁村的需求。
3.先行启动安置区块的建设。由于江南新城建设的持续推进,整村搬迁进程的不断推动,被搬迁户越来越多,安置需求越来越大,而安置房从建造到投入使用一般需要3年时间,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被搬迁户的买房和租房需求都无法满足,出现过渡期的安置困难。因此先行启动安置区块的建设就势在必行。实现项目安置小区的先行规划、先行投入、先行建设,尽早安置被搬迁的群众,改“人等房”为“房等人”,促进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征迁配套保障措施。成立由公安、工商、税务、行政执法等多部门组成的征迁工作综合执法小组,实施征迁范围内的行政综合执法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公平、公正征迁。对于误解征迁政策,突击装修,阻扰征迁以及违章建筑、临时搭建、抢栽抢种等现象,要多管齐下,由乡镇街道、村级组织属地管理,统筹包干,执法部门依规进行处理,切实维护征迁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5.加强对村史文化的留存处理。一个村庄从兴起到消失,承载着几代、几十代人的故乡情怀,每一个村庄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也有必要最大程度做好村史文化的留存处理。一是把“抢救性”完善到“制度化”。对被搬迁村“抢救性”的留存尽可能“制度化”,把工作做在前,把功夫做到足。二是把“独角戏”切换成“组合拳”。由区级层面主导,整合史志办、文广局等相关部门,在人员配置、财力支持上得到一定的保障,可以更加专业、更加规范、更加高效地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三是把“有图可看”深化为“有根可寻”。目前对一些搬迁村庄停留在记忆留存,以生动的图片资料为主,照片留下了消失的画面,视频记录消失的过程,但是对一个村庄走过的数十数百年的风雨历程缺少挖掘。我们要把“有图可看”深化为“有根可寻”,既要留住它的“样子”,又要留住它的“灵魂”,让搬迁后各奔东西的村民照样能够拥有一样的“乡愁”一样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