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渭南多元扶贫主体 确保长效扶贫机制有效

2020-12-07 22:12
时代人物 2020年34期
关键词:渭南协作贫困人口

洪 松

(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陕西渭南 714000)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脱贫攻坚剩下的“硬骨头”越来越难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难度加大,越是在关键时刻,越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脱贫,并且应以更高的要求扎实推进扶贫工作,通过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正如习近平在考察陕西省平利县社区时所言,“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稳定的、持续的。”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一些贫困人口脱贫后,可能因多种原因返贫,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成效。因此,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必须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成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但是,对于形成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如果仅仅依靠政府那是不够的,要让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积极地参与进来,“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从而释放扶贫活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培育各类多元扶贫主体的意义

培养社会组织扶贫的意义

(1)社会组织可以减轻政府组织资源供给的压力。即使政府部门在行政指令下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是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工作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工作,需要有长期的发展工作经验。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工作,所派出的人员并非都能胜任这个任务。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经历机构改革之后(李克强总理承诺在任职期内公职人员只减不增),其本身人力资源已经非常紧张,也无法满足扶贫一线对组织和人力资源的需求。

(2)公益组织在精准扶贫中集体性缺位,就会导致公益组织失去了系统性和集体性锻炼自己如何解决贫困问题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在这个场景中构建政府—公益组织关系的机会。如果公益组织在精准扶贫中大规模的缺位,无论对于政府,对于公益组织还是贫困人口都是很大的损失。

在我国扶贫格局中,主导作用在政府,通过宏观把握社会整体方面,解决社会共性问题。而社会组织则在一些其他方面做到很好地补充,由于灵活性较大,可以做政府扶贫工作当中遗漏的地方或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去做的事情,如在关系帮扶生存状况的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贫困农户自立工程”,包括“饮水”“搬石造地”及“住房改造”三大项目就很具有代表性;在发展方面,即帮扶技术扶贫方面,许多公益组织十分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实用技术培训,这可以帮助贫困人口从本质上脱贫,并防止返贫;在教育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青基会的“希望工程”援建,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这些社会组织抛砖引玉,就为政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

首先,社会公益组织通过直接提供包括资金、物资等经济资源,以强制投入的方式打破贫困固有的恶性循环,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其次,通过开展项目,特别是伴随项目的开展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将大量有用的信息和技术技能传授给受益人,即常说的“授人以渔”。这种扶贫模式比政府自上而下、通过体制动员的扶贫模式可及性更强。

再者,在长期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公益组织选择最需要的人,积累起经验以及相关的知识、技能,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完成扶贫项目,做得比较细,瞄准性和效率高。这使得他们往往更熟悉业务,同时也更加深入基层,能够更直接和有效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贫困层的不同问题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扶贫活动。

与此同时,公益组织还可用直接执行人或中介的身份,协助并监督各级政府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确保真正落实到位。

培育民营企业扶贫的意义

(1)民营企业力量巨大。2016年陕西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3.6%,已经过半,这样也就为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所以民营企业在扶贫工作当中可以大放光彩。

(2)民营企业自身具备很多发展经验。民营企业自身本就是一个不断壮大的模范,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有产业化的经验营管理、销售、规模化扶贫的相关经验。基于此,在开展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扶贫工作中,民营企业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3)积极发挥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民营企业逐渐从关注企业自身发展向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但总体来看,仍然与国企存在差距,缺乏固定的社会责任管理团队,也没有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角度制定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

培育个人扶贫的意义

(1)社会价值。对社会而言,个人志愿扶贫活动具有积意义,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扶贫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减低彼此之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积极作用。

(2)个人价值。对扶贫志愿者个人而言,扶贫活动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扶贫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提供学习的机会。个人在参与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渭南市在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建立长效机制当中的一些典型做法

苏陕合作见成效

作为西部地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渭南借助苏陕合作政策,积极谋求沿海发达地区的帮助。镇江、渭南两市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22年以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协作活动不断丰富,协作成效不断显现,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后,两市对口扶贫协作进入了新阶段。2017年、2018年两市共开展互访399批次、3568人,签订合作协议211个,落实对口帮扶资金2805698万元,其中省级统筹17615万元,实施苏陕扶贫协作项目141个,带动40274户贫困户脱。68个学校结对友谊学校、14个医院结对友好医院,137名专业人才赴在支医、支教支的第一线。两地共组织招聘活动37场次,镇江赴渭南招聘企业702家,提供就业岗位7545个,达成就业意向185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91人;渭南赴江苏务工就业225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25人;在镇江务工就业17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1人;新建苏陕就业扶贫基地15家,帮助44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18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增苏陕社区工厂7家,吸纳当地153名贫困人口就业。2019年渭南市争取苏扶贫协作资金11090万元,用于渭南市5个对口国定贫困县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这5个县分别是富平县280万蒲城县2200万元、白水县2280万元、澄城县2050万元,合阳县2280万元。2019年滑南市计划实施苏陕扶贫协作项目63个,2019年6月底,已经开工39个,开工率6l.9%。2019年国企合力计划建成9个项目,上年已建成5个,共完成扶贫投资3600万元。国企合力团已经建成的18个产业扶贫项日,共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95户,贫困人口21097人。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2018年,有219家企业对239个贫困村实施帮扶,投资1.3亿元,实施309个项目,辐射带动1.25万贫困人口增产增收,解决218名贫困群众就业;300余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投入扶贫资金867万元,帮扶贫困人口1000余人。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也积极发力,在资助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开展“三秦巾帼脱贫攻坚行动”中做出应有贡献。2018年,渭南全市组建扶贫互助资金协会617个,总资金量26048.0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3554.5万元,会员交纳互助基准金2368.01万元,会员总数52161户,其中贫困户会员31819户,入会率61%。注重借力发力,继续深化苏陕扶贫协作,采取股权投入、直接补助等方式,技入苏陕协作资金6945万元,实施项目71个,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2446户9500余人脱贫。建立了“3+X”帮扶体系,渭南合力扶贫公司正式启动运营,完成投资1.6亿元,带动贫困群众2956户10974人。

积极培育各种扶贫主体

培育社会组织的扶贫模式

(1)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以扶贫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扶贫工作。首先,政府各级部门要给项目,大胆授权,大胆放权。其次,最重要的也是监管,要让项目资金使用过程公开公正透明。

(2)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扶贫服务。建议将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提供的扶贫专项服务,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资源和扶贫手段纳入精准扶贫的整体规划中,用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方式,鼓励、吸引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过程。允许、鼓励各级政府拿出一定比例的扶贫资金,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从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当地急需的精准扶贫专项社会服务。将扶贫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建设性的扶贫资源,列入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战略格局。民政部门、教育部门要作为政府购买精准扶贫社会服务的重点部门。

(3)同时也能通过社会公益组织和非政府部门社会募捐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府要做好保障工作。首先各级政府应当主动去和各级非政府组织进行对接沟通,其次要积极为他们获得扶贫项目提供强大支持,再次要对他们的知名度以及所做重要事迹及时进行宣传和赞扬,最后要对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行政事业性费用减免等扶持政策。

培养民营企业扶贫主体

培养民营企业扶贫主体主要通过积极营造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的良好环境来实现。

(1)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民营企业精准扶贫不能靠行政命令,必须建立政策激励、互惠互利机制,只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模式,民营企业扶贫才有长久动力。要构建激励民企参与扶贫工作的氛围和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调动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要切实改变政策不配套问题,统筹协调财政、税收、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制定出台对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

(2)进一步健全企业精准扶贫服务保障。积极做好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衔接沟通对接,确保瞄准帮扶对象。在项目规划、资金安排上给予配合,真正做到组织配合、制度配合、土地配合、劳力配合、观念配合。积极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提供政策、项目、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将发展规划与扶贫开发整体布局结合起来。加强对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的宣传奖励力度,及时总结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模式,辐射引领更多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上来,使民营企业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老百姓中有口碑。

积极鼓励个人参与扶贫

要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民公益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畅通社会各阶层交流交融、互帮互助的渠道。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及海外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于除政府外的其它主体并没有产生足够的信任,政府长期也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产生矛盾的心理(放权则怕其做不好,同时也会产生权力寻租行为,不放则与我国大环境简政放权形势相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真正形成社会扶贫长效机制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一个公众参与其中,渭南在简政放权以及体制改革的一些方面在全国走在前列,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我们就更应当大胆尝试,解放思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遇到的问题可以再解决,就是通过这样才能壮大其他主体的能动性,激发各种扶贫力量。

猜你喜欢
渭南协作贫困人口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生态疤痕”能否修复——渭南为矿山创面“疗伤”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像办企业一样搞扶贫——国企合力在渭南脱贫上的公司化手法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协作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