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颖瑶
以联系现实生活的综合性主题来整合实施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STEAM教育的切入点。浙江大学教授李力加曾经提出:“任何美术活动都不是单一的技能表现,美术文化的理解必须经历图像识读的感知,生发出基本的审美判断,再引申到对美术文化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跨学科问题太多了。例如,民间美术主题,涉及到民间文学、民俗心理、民间音乐、民间美术造型体系,以及民间美术产生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商业流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既有综合性,也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以当前“肆虐”全球新冠肺炎为主题,来创设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新冠肺炎为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创作自己的作品,向白衣天使致敬或者是用绘画的方式为武汉人民加油打气。(图1)。
再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设计出一张节能环保海报,把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环保意念画出来。当学生在解决上述教师出的“难题”时,第一,可以熏陶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国家、社会及个人的责任担当真正内涵,就像“中国”“致敬”“请用环保袋”等字眼所体现的内容;第二,可以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如画出“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等并不是单纯地获取美术或其他学科的知识;第三,可以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理性思维、技术运用等能力。
在STEAM教育里,动手动脑的科技实践是一大特色,这些实践包含两部分,一部分类似科学家开展理论、建模等科学探究活动,另一部分类似工程师进行设计、建造等工程活动,因此,可以熏陶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人文底蕴等美术核心素养。
动手动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注健康、关注生活的意识,帮助其合理创新,引导其找寻正确的创新方向。在STEAM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丰富课程的创新内涵,重视或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用胶带、塑料瓶、牙签、胶水四种素材随意创作,不做任何限制,这样的拓展课可以整合工程、技术、艺术等的学习;在美术课上学生制作叶脉书签,课堂以艺术的绘画活动为主,这样的实践课整合科学、数学、技术等的学习;在美术课上结合语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蒙娜丽莎》,可以整合数学、艺术等的学习;安排有关生活中各种建筑的美术欣赏内容,对于建筑物的欣赏,需要融合建筑结构、土地空间、整体设计、绿色环保等工程内容;在树叶画、植物种子等课程中,都需要整合科学中的植物结构、植物标本制作等内容;美术教师可以尝试学习小木工等技能,让学生制作童话小木屋,为美术课堂“锦上添花”,扩展美术课堂的空间。
在学习结果上,知识不再成为美术课堂学习的目标。在评价内容上,评价者既要关注“课堂主体”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图像阅读、美术表现等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又要关注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等。
比如,在评价技术运用上,要评价学生在美术作品制作中运用、理解美术知识与能力,包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制定方案达成目标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
在评价方式上,评价者要以培养和提高“课堂主体”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尽可能地多采用真实性评价,从而达成学习评价跟有效学习的良性循环。鼓励“课堂主体”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提倡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还有师评,切实有效地做到评价能促进“课堂主体”发展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美术课上并没有单一的评价标准,我们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评语诸如:你的线描画的不错啊;老师期待你的作品;要是涂色再细致那会更好;色彩鲜艳,画面饱满,好样的;你的作品真了不起.......
从以上美术教学实践来看,提升学生发展美术核心素养,需要师生协同发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和每一节课的设计。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STEAM理念的内容,积极推进实践STEAM教育理念与方式,把STEAM理念的精华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整出一套新时期跨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和提高美术课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把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常态化教学中,也是当下提升学生发展美术核心素养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