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香
教材文本是教学之本,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立足于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只有切实把握这个基础,根植于教材文本的世界,语文课才能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才会是具体的、确定的。只有深入发掘教材文本资源构成的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贴近教材文本,与教材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教材文本的世界,具体领略教材文本世界内部构成的绚丽风光,即切实深入的教“教材”,真正打开教材文本构成的本体世界,才有可能上好语文课引导学生在教材文本构成的语文世界里领略语文的美、体悟语文的奥妙,从而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那么,如何教“教材”,发掘教材文本资源而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单元阅读知识内容中所述的要把握教材文本的“多层次结构”,即根据教材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来具体确定教学内容。
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体层”资源,确定消解性教学内容。
语体,是指教材文本的语言秩序所构成的文本体式,它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绘画用色彩和线条构造世界,音乐以音响和节奏为表现手段,语文教材文本是“语言的艺术”,自然把语言作为建构教材文本世界的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在具体文本中分别是以各种形式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五彩缤纷的语言体式。教材文本构成的这种“语体层”,其实就是所谓的“语音构成层次”,它包括语言的声音组合、语言的韵律节奏、语调的轻重缓急,文句的长短、整散,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直,以及字句语序的声态变化等。
任何教材文本结构都存有这样一个语言构成的语体层次,以其特定的语体形态来表现它富有张力的意义空间。因此,它是发掘教材文本资源确定教学内容所必须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层面。在教学中,对消解性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让学生具体把握教材文本构成的这一语体层次,通过不同形式的感知教学,特别是诵读教学,如品味阅读、感动阅读、陶冶阅读活动等,让学生感受教材文本,在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体形态中消解与教材文本陌生化的鸿沟,从而融进教材文本,对教材文本进行整体把握,揭示教材文本语体构成的特点。
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语象层”资源,确定描述性教学内容。
教材文本构成的“语象层”,是凭借语言呈现的物象事象、场景、画面、气象与景境等。它是由形、神所统辖的多种客体再现因素——如古人所说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人物感应”等交互作用形成的有机动态结构系统。在教材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它浑整地作用于学生的主观心灵感受,并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情感与理思,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召唤性和吸引力,使学生会不期然地去关心教材文本中特有的事物形象,或者是一个特定的场景、画面,或者是一派浓烈的色彩,或者是富有悟性的情景。如《最后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这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老贝尔曼的死和琼珊的生,这样一个强烈的冲突,让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直击人的心扉。对教材文本用语言构出的这种事物形象、画面和境界,在教学中就应该确定为描述性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描述以联接整合式的直感、体验和领悟去具体把握。这就是说,根据教材文本构成的“语象层”特点,让学生具体描述教材文本的事物形象、画面、气象、景境,或情节、事件、人物活动、生活场景等等。这种描述性教学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具体感受和体验教材文本的形象、画面、气象与景境,促使学生通过描述与教材文本对话。
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义层”资源,确定理解性教学内容。
这种理解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是着眼于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形象、情感与意义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即理解把握教材文本的事物形象、场景、画面和图象背后的情感、思想和意义。如《故都的秋》中描述的秋天画面及其景境背后的情感和意义是什么?诗人通过这种画面与景境表达的意趣和思想在哪里?在教学中确定理解性教学内容,就是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热爱美好的春天、珍视美好的生活之真义以及对春花被风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挚情。使学生把教材文本中渗透在形象、画面和景境里的这种真义和挚情深深地根植于心底,即理解教材文本的诗意,建构自我的精神家园,达到既建构教材文本意义又建构自我的教学境界。这是因为教材文本的“语义层”,即情感与理思、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也就是教材文本的内在意蕴,它是教材文本所含的情思与义理的总和。教材文本这种语义内蕴的构成是以语象为基础的,是教材文本语象整合组织结构的内在揭示,是教材文本的一种“意义系列”的整化传达。
总之,教材文本语象的整合呈示就隐含着深层的语义内蕴,它是在教材文本语象的组合机制里生成和构成的,可以说教材文本的语义内蕴是教材文本语象的虚化,或者说是教材文本语象的自我领会状态,作为“语象能指”的所指形态,它与教材文本的语象 相互溶解,是灌注于教材文本结构体内的精神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