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体会

2020-12-07 19:54:01伊荣英
魅力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高中导电高中化学

伊荣英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成因的分析

(一)初高中教材的差异分析

初高中化学教材有较大的差异。初中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启蒙教育,所以初中教材更多的是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而高中化学知识比较系统化,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在课程难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不再是只强调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比如,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只要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是他们不需要知道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在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一节,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要求学生能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掌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初高中教法和学法的差异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设置的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学生知道“为什么”。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学会简单的实验探究。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对化学知识的要求较高,实验探究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方面也要求理解掌握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同时,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在催化剂的教学中,初中教师授课中要求学生记住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化学反应,所以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高中课本《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强调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催化剂有参与化学反应的历程,只是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例如:氯催化臭氧分解历程中,总反应:O3+ O→2O2 ,催化反应:①O3+Cl→O2 +ClO ②O+ ClO→O2 +Cl,反应前后氯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发生改变。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方法的探究

(一)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实现学生心理及习惯的衔接

刚上高一,大多学生都会把自己在初中的学习习惯带到高中来。由于初中的科目相对高中来说会少点,各科的学习要求也比较简单,大多学生都习惯单纯死记知识点。尤其是化学科,学生反映他们基本上只要上课听听,课后做做,考前背背,成绩就能优秀以上。这样,学生从心理上已经认定化学是很容易学的。结果,一上高中发现,上课容量大,课后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又不理想。这时候学生就会开始紧张焦虑,这样容易引起恶性循环,严重的可能失去学习兴趣。为了能让学生平稳过渡,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给学生灌输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差异,鼓励学生勇敢地接受高中化学的挑战,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实现心理上的平稳过渡。

(二)找出初高中教材的差异,实现知识上的衔接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续和拓展,对于初三化学教材中有出现,高中又一定要用到的知识点,或者是初中课本有出现,但作为初中不作要求的知识,或者是有些概念原理初中讲得比较片面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好知识的衔接。如:氧化还原的教学中,初中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的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是把化合价升高的叫做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叫做还原反应。这时我们就要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分析清楚,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不能单纯的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酸、碱、盐在初中只是了解,掌握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就可以,高中则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延伸。在CO2性质教学中初中教材认为CO2是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在海水提镁中却有镁在CO2 中燃烧的反应。这些知识上的差异,学生比较容易困惑,那么上课时我们教师就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初高中知识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实现知识上的衔接。

(三)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法和学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注重知识的记忆、了解,高中化学注重适应的理解、应用。为了能让学生学好高中化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例如精心设计新课引入,通过名人故事、生活中化学知识、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浓硫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浓硫酸对水的告白”这样的一封情书引题,让新课引入愉快新鲜。教学过程做到由浅入深、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循序渐进。如在电解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干燥的木棍可以导电吗?湿的木棍呢?为什么?从而得出有水所以可以导电。再让学生思考,NaCl固体可以导电吗?NaCl固体溶于水后呢?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学生就会记住电解质概念中要点之一“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接下来再引出熔化状态下的NaCl能不能导电呢?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就能学生理解并记住电解质的概念,实现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学生已经习惯初中化学知识的简单记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观察.思考”“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的方法去记住概念原理。在练习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能平稳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顺利的投入到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去。

猜你喜欢
初高中导电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30:20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也谈初高中衔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CPS导电回路电动斥力的仿真计算
人体导电与低压触电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