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双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校园的文化环境是决定学生个性化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而舞蹈艺术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的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舞蹈艺术能够通过多样的舞蹈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有着非常正向的影响。所以高职学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时,一定要重视舞蹈艺术活动的重要性,科学的开展舞蹈艺术活动,并要尽可能的发挥舞蹈艺术的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所构成的,是学校在长时间的教育实践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是影响师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职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时间不长,起步较晚,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而且高职学校缺乏可以模仿的榜样,这就导致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并且,由于我国多数的高职学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发展而来,所以在高职学校制定教育大纲和教学目标时,还是会受到中专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会对舞蹈艺术活动保持着一种不重视的态度,这使得学生只知道学习理论知识,却没有艺术品位,与高职学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还有部分高职学校虽然意识到了舞蹈艺术活动的重要性,却将校园文化与舞蹈艺术分割开,导致教学体制不完善,致使教学方法陈旧,忽视了舞蹈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校对舞蹈艺术活动的规划不明确。当高职学校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评价不正确时,就会导致学校对舞蹈艺术活动的规划产生偏差。例如,有些学校对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程度的评价偏低,就会出现舞蹈艺术活动水平低于学生需求的现象,活动形式单一,学生们对舞蹈艺术提不起兴趣,校园文化建设就难以进行。还有些学校对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程度评价偏高,于是模仿北京舞蹈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难免会有舞蹈艺术活动难度过大、学生的积极性被打击、学生不愿意参与舞蹈艺术活动的现象出现。
高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高职学校不能只注重教育学生专业知识,不能只注重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品味,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而舞蹈艺术作为帮助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品位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建设校园文化,不能只依靠学校的方案,或是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参与。而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无限生机且有多样风格的艺术形式,它能够为学生们塑造更加生动的艺术世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舞蹈艺术是众多艺术中最直观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美,学生在参加舞蹈艺术活动的时候,就能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模仿逐渐提升自己的品位。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通过开展舞蹈艺术活动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为学生提升艺术品味,塑造艺术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设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舞蹈艺术是美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美来打动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学生参与舞蹈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从模仿舞蹈艺术中的美开始,循序渐进的提升自己对美的感知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进而达到高职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
舞蹈作为一种协调人体肢体、开发人体的一种艺术,它能给人们的审美意识带来不同的冲击。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生命力,体现着人类的生命力的活跃,是人类社会中最美的艺术,舞蹈不但能够赋予人类优美动人的形体,还能通过肢体动作展现出人类丰富的情感,提升人的境界意识。而且,开展舞蹈艺术活动为高职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也有许多。
舞蹈不但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有氧代谢运动。人们在练舞的过程中会保持一种优雅的姿态。人们通过协调肢体,让身体中的每块肌肉保持在最和谐的状态,从而展现优美的动作。学生们学习舞蹈,不但能帮助学生们增加运动量、消耗脂肪、塑造身体曲线,还能矫正学生们的形体,提升学生的形象和气质,使学生的动作协调优美,让学生们的姿态更加优雅。通过各种舞蹈,循序渐进的塑造学生对美的认知,而且,学生们常常参加舞蹈锻炼还可以促进身体内部各个器官的代谢,增强心肺功能,舒缓不良情绪,保证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有活力。
心理健康状况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素质的重要因素。在生活压力日与俱增的今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维持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成为了学生们苦恼的问题。而参与舞蹈艺术活动就成为了学生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因为人们在参加舞蹈锻炼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运动,还需要集中注意力,将自己的心思聚集在舞蹈动作上,这就使得人们的大脑皮层非常活跃,身体的耐力、柔韧度等身体素质都有所提升,人们的体质就得到了增强,疲劳也得到了舒缓,人们的心情也得到放松,使人们的身心都得到调整,帮助人们保持着一种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当学生们参与舞蹈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舞蹈艺术不但可以让学生们开放自我,完善自我人格,还能让学生们从单调枯燥的练习中,学到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当学生们在进行群体舞蹈的训练时,则需要注重整体的和谐美感,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们增加彼此的交流,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统一的动作和整体的美感。而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蹈艺术又能营造一个轻松又愉快的交流环境,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自信,让学生们克服自己自卑、胆小等不良性格,让学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到校园生活中,保障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学生们参与到舞蹈艺术活动中时,学到不仅仅是优美的肢体动作,还有关于舞蹈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时代背景。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更是学生充实自己的过程。通过为学生介绍舞蹈的种类、讲解舞蹈的来源、相关的人文等知识,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美妙的同时,拥有更加广泛的知识面。
舞蹈艺术是没有局限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通过不同舞蹈艺术形式与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对舞蹈进行创作时,学生们通过对舞蹈的随意组合来表现自己想象中的舞蹈,并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怀,学生还能在进行自我创造的同时,对自己进行审美评定。
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时候,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提升人们审美能力的重要艺术活动,它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塑造更加优美的形体姿态,帮学生深化对美的理解,进而创造出更多美的运动,并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在组成校园文化的各个因素中,学生是最具主导性的因素,学生们可以在参与舞蹈艺术活动时,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与学校一同建设校园文化。
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将学生们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这就需要学校教导学生专业的知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陶冶学生们的情操等。而舞蹈艺术在校园文化中的导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审美意识的导向,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其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和导向力是不容小觑的,它不但能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更能带领学生们增长自己的审美意识。第二,自我价值体现的导向。第三,竞争意识的导向作用,舞蹈比赛的赛场是非常公平的,参赛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赛场上展现自己最好的状态,这不但为学生们增加了交流机会,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彼此学习的机会,既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品格修养。
开展舞蹈艺术活动,加强舞蹈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感知、模仿、体会以及创作”。让学生先从视听方面的具体感受舞蹈作品;在学生对舞蹈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后,让学生对作品中的舞蹈动作进行重复练习,保证每个动作要点熟烂于心;在学生掌握了各个动作的要领之后,深入作品核心,感受作品中的内涵;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到舞蹈的表演当中去,对舞蹈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这样学生才能吃透作品,将舞蹈作品与自己的价值观念相融合,才能将学生的情感完整的表达出来。
舞蹈作品所展现的不仅仅是舞蹈技巧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如果一支舞,只学会了它的动作,却不能了解它其中隐藏的文化底蕴,那所表现出来的舞蹈也是空有其形,不见其韵。所以舞蹈教师一定要与文化教师相互配合,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舞蹈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具有丰富内涵的舞蹈表演力。
大多数的学生虽然可以熟练掌握各种舞蹈的技能技巧,却很难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学生对于音乐理解不深刻,对舞蹈作品了解不够深入,使得很少有学生能够独立创作舞蹈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让学生多表达,多想象,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舞蹈作为一种极具活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为学生们展示了艺术世界的奇妙,还为校园文化增添了生机和欢笑,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因此,舞蹈艺术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