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创新研究

2020-12-07 18:32廖娟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训素质育人

廖娟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引 言

音乐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文化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素质教育中的文化育人理念,旨在做到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其优良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正面思想品质的形成。大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在高职院校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会受学校文化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各不相同的独立人格,而音乐具有陶冶情操、调整思维、修养身心的核心作用[1-2]。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一、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现代文化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提升,高职教师负责的“文化育人”不再仅限于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更看重学生的品格教育及素质发展教育,旨在教学生育德从善、立德树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同时,通过音乐教育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发扬我国千年积累的礼乐文明,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乐记》记载:“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3]。”以此表示“乐”具有调节人的情绪,陶冶心性,使人安宁快乐的功效。说明“乐”能够为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形成优秀的个人品格及良好的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具有陶冶心性、移风易俗作用的音乐教学将成为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高职音乐教学的作用

音乐是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艺术,世界上的每一首名皆是在作曲者情感驱动下作成的,情感亦是学生陶冶性情、塑造人格的教育核心,由此,音乐教学更要成为现代高职院校中不可忽视的重点教育方向。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方式多以欣赏流行乐曲、观看音乐剧为主,教育目标以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对于身边事物的个人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课程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丰富的人文素养。礼乐文明为我国古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并将其推广作民众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维护社会上的人伦和谐[4]。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十分注重“礼乐”的教学,他认为“礼乐”是为修身治国的重要内容,国家想要和谐稳固,必须合乎礼、正乎乐,曾积极提倡民众加强自身的音乐素质教育,可谓人类音乐教学的早期开创者。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在人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样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更是值得重视的教育方法。

(二)文化育人的目的与作用

“文化育人”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强调高职院校不能仅是以传授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还应弘扬积极健康的教育文化,以人为本,教导学生德才兼备,帮助学生构建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音乐素质教育承担着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培育其完整人格的坚定使命,通过音乐传播正直的文化育人理念、发挥多年文化素质教育方针的作用,能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与高尚的品德,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5]。文化育人可推进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进程,而音乐素质教育的理念与之合并更能体现其重要性,高职院校应用音乐素质教育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形成爱国、诚信、孝顺、仁义等良好品格,培养学生成为素质、能力综合发展的人才。

二、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良好的音乐教学方式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对其身心健康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但由于音乐教学在我国发展缓慢,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其教学方式仍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及弊端。

(一)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仅注重学生个人音乐技巧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面较为狭窄,不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及培养其音乐创作能力。且音乐教学的培训过程系统死板,造成学生难以发现自身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个人判断分析的能力降低,更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将来快速发展的文化经济时代。

(二)音乐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受重视。目前只有专门的音乐院校设置相应的专业音乐课程,大部分非音乐专业的高职院校,基本都将音乐教学科目设置为学分制的选修课程,导致学生们选修音乐科目仅是为拿到相应学分。这样既无法发挥音乐素质育人的作用,更体现不出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与高职音乐教学中文化育人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高职音乐教学中文化育人的探索创新

音乐教学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锻炼其品德的修养和情操,在音乐文化的引导下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育才育德,提高个人素质后再传授专业技能,育才先育人。然而目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没有突破和创新,使得高职院校无法更好的普及音乐素质教育,为更好的完成培养素质与技能兼备,全面发展型的人才的最终目标,我国高职院校须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立体思维的新模式。

(一)文化育人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创新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生命的成长原野,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不断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着重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方法,挖掘出学生身上蕴含的无限活力、创造力、立体思维能力等,让其在愉快的音乐世界中自然的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不局限于必须成为音乐家或歌唱家,而是从音乐教学中体会到文化育人的智慧,明白音乐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1、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课堂授课时,无需按部就班的对着课本教学,可自行寻找音乐素材,要求学生按特定的主题演奏旋律或创作词曲;或提出问句让学生改编成另一种演唱方式来回答;也可制定主题,让学生以不同的音乐节奏、曲风形式、演唱方式来即兴创作并展现。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无论遇到何种主题或旋律,都不拘泥于单一的演奏形式,激发其思维灵感[6]。

2、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选用简单易懂的诗文,让学生对其展开创作想象,将文字所抒发的情感转换成音乐旋律,提升学生音乐信息的创作力;亦可挑选世界上有名的画作,要求学生对作者通过画作所表达出来的意境进行即兴创作,将其视觉传输的信息转化成音乐形式;教师还可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述一段故事或电影片段,使其演唱与画面相结合,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7]。

3、注重学生个性化,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在音乐的感知力、创作力、思维力等各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需要注意营造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音乐感知力,扩展个人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其创作的灵感和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二)文化育人在音乐教学实训中的创新

实训即为“实践”加“培训”,想要创新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同样不可忽视,学生通过实训,既可以增加实践的经验,又能够磨炼自身专业技能,为将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立多样化音乐实训教学的平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音乐教学在课堂的基础理论学习上,需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将社会实践应用与音乐舞台紧密连接起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系统性和实践作用的理解。同时,多举办校园文化活动、音乐实践舞台表演、社会性文艺演出、顶岗实习等实训活动,丰富的实训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其在学习上的积极性[8]。

2、完善音乐实训制度,建立“情景互动”实训方式。以文化育人的角度看,音乐实训制度与音乐教学文化育人的效果具有因果关系,是以需要与时俱进,共同创新,方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而新颖完善的实训方式、创新的文化育人模式,能够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育人育才的最佳效果。“情景互动”的实训方式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的舞台上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互动交流,可采用话剧、音乐剧、歌剧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展示自我,释放自我。通过此类实训场景,使学生能够扩展思维力与想象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社会应用能力。

不断创新文化育人在音乐教学中的模式,探索与众不同的教学路径,改良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训使其在活动中切身实践,能够使学生在音乐熏陶之下塑造出高素质品格,提高其社会实践操作力,为学生的独立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结 语

音乐是以鲜明节奏、优美旋律作为其传达情感及内涵的方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异于一位教书育人的导师,能够向学生传达其中涵盖的思想、文化、品质、道德观念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音乐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承担着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型人才的使命,其核心不仅在于审美能力的提升,更在于培养学生端方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谐发展,育人以德、授人廉义,塑造其完整的人格。通过对音乐教学中文化育人的形式、方法进行探索创新,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个人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我国培育出素质与能力兼备的个性化人才。

猜你喜欢
实训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