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宁伟 (阳泉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音乐课程中都开设了合唱指挥课,一方面是由于这是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必修课,另一方面,合唱指挥课是集反应力、创作、演唱、指挥、和声、曲式分析等能力于一身的现代音乐中极为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此门课,但是很多学校教学模式趋于传统保守,使得合唱指挥课程并不能很好发挥其优势,相反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材料建设上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所以,就高职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情况研究十分必要,同时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更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合唱指挥课中的教学分离是首要问题,部分院校在合唱指挥课程设置中存在合唱、指挥分离的情况,教学中仅仅完成了“合唱”部分的讲解,却把“指挥”的部分忽略了,这样一来就形成教学内容的分离,学生在完成课程后仅仅是学会了合唱的部分,对于指挥的知识却是一知半解。简单来说,所谓的合唱指挥课训练,其实就是一个小型合唱团,教师并没有把课程的全部内容传授给学生,而“懂合唱、会指挥”也就更是无稽之谈了。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组织学生进行排练,而对于学生的关注也是在合唱效果方面,缺乏真正意义的指挥方法,这一方面是该课程缺乏体系化的教学模式,也有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院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与教师水平有限等原因。
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大多数教学都是采用传统保守的教学方式,既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在前面讲,指挥学生整体进行合唱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学变得极为生硬,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并不适用于合唱指挥课。很多院校把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作为评定此学科的重要标准,虽然有些高校设立着合唱指挥的相关专业,但是在教学的相关实际情况上是以专业的音乐类院校指挥教学模式授课。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重视指挥内容的传授,也没有系统的给学生讲解过指挥知识,而是把表演性的指挥训练作为技术训练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很难学习到真正的本事,而是流于表面,因此来说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合唱与指挥两者能同时存在于教学中这是关键的问题。
当前,部分的高校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材料选用上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便是市面上缺乏系统的、正规的合唱指挥教材,大部分院校都是没有教材的,而是直接凭着教师的经验进行授课,就算是有的学校有教材,也是偏重于合唱部分,教材大都从声乐专业方向出发,片面地强调声乐技术层面的训练,指挥内容的知识则涉及的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都是由任课教师个人决定的,课程既没有形成教学体系,更没有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是随意安排,缺乏系统的知识讲解,教学材料的编排上受一定的限制,没有站在全球化的格局下处理,故而无法最大限度的展现合唱指挥的作用。有的教材虽然具备指挥内容的知识,但是却缺乏实践性,要不就是起点太高,学生难以接受,要不就是内容过于简单,又不适合院校学生学习,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自主开发教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了。
高职合唱指挥课程一般是由声乐教师担任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国内合唱指挥教师极为稀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给该课程配备两名教师,那么对于高校课程建设也是一种负担。因此这就导致课程中缺乏专业的指挥教师,没有专业的指挥教师进行授课,那么声乐教师所能教授的知识便极为有限,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合唱指挥课程中没有教授指挥课程的内容了,而非指挥专业的教师在教授该课程,并不能解决指挥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教师的自身理论多于实践,缺少一定的指挥训练实际操作,致使课程的重心倾向于唱法和合唱团的训练,而基本没有涉及指挥方面的训练。因此来说,如何解决专业性指挥教师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重点的内容,这个问题需要院校与社会积极的沟通,尝试邀请、培养、借用等多种方式进行解决。
合唱指挥教学十分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强调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主,课程设置要与社会对接,要符合企业的职业标准,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要把教学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后续的教学工作更为顺畅。合唱指挥课程面向的人才培养,主要是倾向于单位的艺术阵地职工、音乐教育机构以及高校的音乐老师等,因此在教学中要融合合唱、指挥内容进行训练,让单一教学同集体教学相互融入,合理的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针对性的通过考核指标而制定授课计划,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也能让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
对于合唱指挥的课程而言,教学内容是多元化的,结合合唱指挥课实际,可以适当添加声音训练课程和音乐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专业训练,对音色的处理能力更强,同时,也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把控性提升,结合巩固音乐理论的基础,开拓视野。如此一来,学生便具有了极强的自我学习性,同时对于合唱表演和指挥训练也更简单得心应手,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内容。对于合唱指挥课来说,实践是检验学生水平的标准,只有不断进行实践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题教学效率。目前很多院校都缺乏实践教学,学生都是面对面的进行练习,这样的训练是枯燥的,更是让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积极的把教学形式转移到室外,把一些课外的活动演出结合起来,依托排练、表演等形式来丰富学生自身实践,以便与在具体的合唱指挥中增加经验的积累。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入到合唱指挥教学中,这是合唱指挥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方向。传统的合唱指挥课都是以集体授课为主,掺杂“一对一”教学形式,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早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了。因此教师要尝试引入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具象化的方式解决学生对一些晦涩且抽象的知识的困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师授课后,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学习研讨交流,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情景教学方法引入,教师可以预先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一来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二来可以让指挥与合唱相互融合,形成课堂实践,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还可以有效利用校外合唱指挥活动,由学校组建合唱指挥专业小组为校外表演提供指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成绩的考评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它不仅可以检验出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是可以检验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对于师生都是一种鞭策。对于合唱指挥课来说也是一样的,都是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来完成,既有笔试部分,也有表演内容,但此形式其实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一位学生。传统的考核形式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不好好学,最后期末的时候临阵磨枪,因此要对考核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分阶段综合考核方面入手:一方面将学生的日常成绩纳入其中,比如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质量以及课外实践情况等内容,可以让整体的考核更加平衡,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另一方面,期末考试的时候进行分类,通过对学生的现场指挥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考核。这样,考核内容就变得更为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发展,使其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相关作用也越来越大。以合唱指挥课教学为例,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入视频、音乐、图片及文献等资料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课件的形式进行训练,这样便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可以通过线上模拟音乐合集,便于在开展室内教学时的直接应用,且相应成本低,极大便利了教学时的投入和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节奏,计算机软件可以模拟指挥效果,让学生们跟着计算机进行合唱,同时学习指挥的同学也可以模拟计算机的标准指挥动作,进行学习,这样可以给大家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很好的训练。此外,还可通过信息技术制定训练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总得来说,不断加强、丰富多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怀着高涨的热情参加合唱指挥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收获。
综上所述,合唱指挥课程有着自身的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保留课程自身的特色,还需要把高职文化融入其中,让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来,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要紧随时代的需求而改变,既要更新课程设置,还需要融入时代特色,与社会接轨,要把院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集合。虽然高职院校合唱指挥课程还有诸多问题,但相信这些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而合唱指挥课也会越来越完善,就教师而言,完善的课程设置,也等同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帮手。总而言之,希望未来的我国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可以不断优化完善,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