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的舞蹈风格探析

2020-12-07 17:54卢娟吉首大学
艺术评鉴 2020年14期
关键词:猴儿鼓点湘西

卢娟 吉首大学

湘西作为湖南省西北部的重要行政区域,自古居住着回、瑶、侗、苗、土家族等众多世居少数民族,其中苗族文化以其悠久性、神秘性、世俗性、丰富性等特色,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苗族舞蹈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鼓舞作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鼓为道具,击鼓而舞之蹈之,广泛流传于湘西凤凰、花垣、保靖等地,并以该区域的风俗节日和人生礼仪活动为展演平台,进行纵向历时性的传承和横向共时性的传播。唐代的《朝野敛载》中有关五溪蛮的记载等文献资料均是湘西苗族鼓舞在唐代盛行的有力佐证。换言之,“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成因

(一)特色制作材质与生活娱乐所需

湘西地区地势险要,森林茂盛,河流漫延,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对苗族人民的生活起居、劳作生产等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为鼓舞中的鼓乐器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天然材质。湘西苗鼓是由鼓框、鼓皮、鼓槌等部件制作而成,框是用黄桑树干或杉木树干制成,皮是牛皮,钉是铁钉,槌是杉木干,湘西属于山林地区,树木植被繁盛茂密,多黄桑树、杉木、竹木,为苗人制作苗鼓提供了天然的材料。

此外,正如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在条件如此封闭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苗人势必寻求一种娱乐来满足生存的需求,在生产与经济相对落后的客观环境下,鼓舞便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鼓舞的产生具有以鼓娱人的独特涵义,封闭险要的山区环境需要人们自娱来求得更好的生存,湘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鼓舞艺术。

(二)稻作生产背景与“巫”文化内涵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多元的文化生存语境是湘西苗族鼓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古以来,湘西山多地跷,惟以稻田精耕细作,因此也使稻作生产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形式。故此,围绕稻作生产形成了一整套农事作息、信仰崇拜、节日风俗等文化体系。诚然,这一整套文化体系也成为苗族鼓舞在该区域传承与传播的重要生存语境。

另外,苗族作为蚩尤部落后裔,自古尚巫,若溯其“巫”源,可能要上溯到5000 多年以前。除了系列民间口头文学外,在一些文献史料中,也有相关苗族鼓舞与巫文化的记载,如据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有关“昔楚南郢之邑……必做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论述。因此,在苗族人民繁衍的历时过程中,鼓舞与“巫”文化一直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苗族鼓舞在产生、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巫”文化成为鼓舞艺术的内涵核心,以具体的鼓舞形态外显,并赋予鼓舞大量民族迁徙、祖先崇拜、鼓崇拜等文化支撑。

二、表现形式与内容

经过长期的发展衍变,湘西苗族鼓舞形成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多元的表现内容。

(一)鼓舞形式

湘西苗族鼓舞种类多达数十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就其形式而言可以分为艺术水平较高、重点突出表演者技艺的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徒手鼓舞、猴儿鼓舞五种边鼓边舞的形式,以及凸显整体协调性和艺术氛围的团圆鼓形式。

女子或男子单人鼓舞是将一面鼓放于鼓架上,由一人在鼓的侧面敲边,另一人站在鼓面前边鼓边舞,双人鼓舞则由两人各站鼓面的一边击鼓起舞。女子单/双人鼓舞妩媚柔美,表演时双脚轮梭,步伐灵活,头摆颈动,腰拧胯活,含蓄抒情,奔放开朗;男子单/双人鼓舞粗犷有力,屈膝矮桩,节奏鲜明紧凑,动作精犷、豪放刚健;男女双人鼓舞前换后接、左右移动、节奏统一,动作对称,全身舞动,配合默契;四人鼓舞是把一个四面鼓架起,由四人各站鼓的一面击鼓舞动,每做完一套动作后,就沿顺时针方向转身换位,环圈击鼓;徒手鼓舞,苗族鼓舞除了拿槌击鼓外,还有“徒手起舞”,用手背、手肘、后脑勺、脚后跟等身体部位击鼓,灵活多变地吸收武术动作加以表演,轻松活泼,欢快热烈;猴儿鼓舞是模仿猴子的状态击鼓表演,样子滑稽、灵巧多变、扬眉动目、诙谐风趣,挑逗戏耍、灵敏快捷;团圆鼓舞是一种较古老的大型集体歌舞,由一人打鼓作为伴奏,另由数十人踏着协调的节奏,环圈起舞,人数不限,主要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套。

(二)鼓舞内容

苗族鼓舞内容丰富多彩,从题材的角度和表演动作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武功拳术、动物动作以及其他动作套路等五大类。

第一,表现日常生活的动作。这类动作套路有美女梳头、照镜、穿衣整容、铺床理被、包头、刷牙漱口、烧菜煮饭、鸡娘啄米、清洁扫除、摘花、绣花、戴花、左右插花、踢毽子、背伢子(指小孩)、挠痒痒、走路、踩山、搓背、缝裤子、扯胡子、掏耳、洗脸、椎牛、淘米、煮饭、洗衣、打粑粑、走玩(又称玩耍鼓)等。

第二,表现生产劳作的动作。这类套路有如织布、打豆、擂辣子、挖野葱、浣纱、滚晒垫、插秧(具体包括犁田、插秧、割谷子、打谷子、挑谷子等)、丰收、开山、捞虾、推粑粑、工程、踩田、打铁、扯风箱、打谷、晒谷、挑谷等。

第三,表现武功拳术的动作。这类套路有:雪花盖顶、流量缠腰、青龙锁喉、指头功、开桩功、盾牌功、牵牛过河、黄头锁胆、打拳等。

第四,表现动物的动作。该类以摹拟猴子、水牛的动作为主,具体如猴子挖耳、扯须、摘桃、抓痒挠腮、猴儿戏鼓、猴儿看鼓、猴儿闹鼓、猴儿捡仙桃、猴儿喝仙酒、猴儿摘包谷、猴儿打石头、猴儿抓虱子、猴儿抽旱烟、水牛打架、水牛擦背等。

第五,其他动作套路。其他动作套路主要指三方鼓、打七锤、打边鼓、抡圆、打一边鼓、点鼓、三点水、打七手鼓、欢迎鼓、诺板鼓、迎接鼓、团圆鼓、综合鼓、爱情鼓等。

三、鼓舞的舞蹈风格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湘西苗族鼓舞以其富有特色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其动作、动律、节奏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特征。

(一)鼓舞的表演动作特征

第一,左旋右转,和谐对称。以左旋右转的基本形式去发展舞蹈动作是苗族鼓舞的重要特征,如六点转身、半转身、八槌转身等都专门分解了转身的动作,形成这种特殊舞蹈形式是由于湘西苗族鼓舞强调对称所决定的,这种对称指的是左与右、上与下、前与后的对称,对称在中国传统编舞技法中常常用到,而在湘西苗鼓的编排中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古朴刚健、鼓声震耳。打苗鼓时要求步伐稳健,有章法,主要步伐有:丁字步、交叉步、横移步、撤移步等,男子以上步伐都在稍蹲的基础上完成。舞动过程中,击鼓要实,位置准确有力、鼓点清晰、鼓声清脆,快节奏表演时,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哪只手在击鼓,哪只手在舞动。女性舞蹈时稍露笑颜,站位稍高,上身姿态优美,显得柔美、秀丽,神态自然,情感投入;男性则注重步伐刚健有力,蹲低,转身快,脚下稳,头不能过鼓。整体风格原始古朴、稳健有力,却又不失奔放洒脱。

第三,模拟生活,通俗易懂。湘西苗鼓的舞蹈动作主要是模拟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作、武功拳术以及动物的动作及其他动作等五类,在上文中已有陈述,这些表现形式是经过人们的审美加工而将日常的生活情景或动作舞蹈化了。

第四,跳跃翻腾,技艺高超。苗族鼓舞形式中,以凸显表演者的个人技艺水平的作品占有重要比重,是评价民间艺人艺术水准的重要参考形式。在这类作品的表演中,如猴儿鼓舞不仅要模拟猴子的动作、形态,还要刻画出猴子的性格与神韵,这需要较强的模仿和领悟能力,以及高度的协调性和舞蹈表演能力,没有一定功夫是完成不了表演的。

(二)鼓舞的表演动律特征

第一,重拍向下,双膝蹲与颤。有学者分析“苗族鼓舞动律从整个身体重量的下沉开始,脚腕、膝盖松弛有力地上下颤动,是一种垂直动律。加之重心左右横的移动,身体从胸部、肩部、胯部进行垂直、横状各方面同时摆动。节奏由缓到急,由弱到强,使舞蹈形成多节奏多曲线的土风气息的动律和舞姿”。其重拍向下,如重拍的动作多蹲,形成向下的基本形态,如下身基本步法的:梭步下山、梭步走雨、碎碎步、矮桩步等都是在膝盖的蹲与颤中完成的。以小梗步为例:左脚上半步,膝稍闪动一次,上身随之颤动,强调膝盖的松弛。

第二,上身左右晃拧。在表演鼓舞时,舞者上身的前后晃摆,与脚下舞步配合。如《湘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卷二中描述“前后打”时写到:“第一拍:左反手击鼓,身稍左拧,头微右拧,右臂屈肘于胸前,左膝直起。第二拍:右旁击鼓两次,左臂提襟,左屈膝,身向右拧。第三拍:左缠腰击鼓,左膝直,身稍右拧,眼视鼓”。可见鼓舞里面上身的晃摆、拧身,形成其特色鲜明的上身动律。

第三,一边顺。由于湘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多山多林。而勤劳的湘西人民日出劳作,必须穿梭于山里林间,而茂密的植被又给苗人的行走带来诸多不便,遇上生长茂密或植被繁盛的山地,人们只有侧身才能通过,所以日积月累,形成了苗鼓舞一边顺的基本审美特征。如:鼓舞里出现的许多甩手动作,手上甩与上身的配合都是一个走向;又如身体整体重心落在同一边;转圈转身时会由身体的一边带动顺边走。

(三)鼓舞的表演节奏特征

苗鼓打出的鼓点就是舞蹈的节奏,其鼓点节奏多单拍,湘西苗鼓演奏最突出的形式为打鼓和打边。鼓点为主奏,鼓边为伴奏。鼓点的基本节奏型有一点鼓、三点鼓、五点鼓、七点鼓、九点鼓、十一点鼓。

三点鼓(用于梳头、推磨、起鼓插秧等动作),鼓点为|咚咚 咚|咚咚 咚‖

五点鼓(用于架桥,青龙缠腰等动作),鼓点为|咚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 咚‖

七点鼓(用于花样性动作专用),鼓点为|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 咚咚 咚‖

九点鼓(用于架桥,青龙缠腰等动作)|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0‖

可以发现,这些鼓点基本上都是单拍子,鼓声时而刚烈激越,珠倾玉盘单拍,时而阴柔典雅,泉水叮咚,酣畅明快,活泼热烈,不得不说这与苗家人热情好客、朴实大方、干脆利落,积极向上的性格有关。

(四)鼓舞的表演形式特征

第一,围鼓而舞。围鼓而舞是指鼓舞动作都是围绕鼓而进行的,苗鼓的基本形式就是一边打鼓一边舞蹈,舞蹈配合击鼓,形成以敲响鼓为目的而编排的舞蹈动作,鼓舞动作是击鼓动作上变换的,但是又不仅仅是击鼓,而是加工了的,更具可观性、审美性的鼓舞动作。击鼓起舞,不论是自己击鼓表演或是击鼓伴奏,都离不开鼓。边舞边鼓,鼓点停,舞蹈也停了,手与脚的配合要协调,一手做舞蹈动作另一手还必须伴着鼓点击鼓完成舞蹈动作,击鼓与舞是同步进行的。还有一层意思说的是鼓在舞蹈中的位置,如团圆鼓舞,是鼓舞中环鼓而舞的显著表演形式。

第二,上下有别。这里指的“上下”是指上身和下身,由于围鼓而舞的基本原则,使得苗鼓对下身有相对的制约性,上身富于变化,多拧转动作;而下身则以跳、踢、梭步为主。主要步法有梭步下山、梭步走雨、碎碎步、移步踏花、提步踩田、绞麻花、舂步、小梗步、大梗步,矮桩步、猴靠步、猴步。苗鼓舞上身呈现出丰富的舞蹈语汇和舞蹈动作,以旁肋的上下律动为基本动律,头摆颈动,腰拧胯活,展现的舞姿是丰富多彩且灵活多样的。如表现湘西女子温柔勤劳的戴花、梳妆、穿花、绣花、纺织;表现湘西男子豪放刚健的打谷子、挑担、播种、犁田以及模仿动物的动作。都是由于上半身舞姿的显著特征配合下身来体现的。

第三,段落反复。在一段完整的苗鼓动作里面,会出现大量的段落重复,起到强调或前后呼应的作用。基本形式是一句打完换另一整句,或者说是整句整段的重复,这也是苗族鼓舞里面突出的形式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苗族鼓舞作为湘西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在长期的发展中,湘西地区的天然植被为鼓舞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制作材质,形成了苗族鼓舞特有的音色。湘西地区的稻作生产和“巫”文化内涵是苗族鼓舞的重要生存语境,影响着苗族鼓舞的本体呈现。此外,在长期的实践展演中,苗族鼓舞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形成了丰富多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凝练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风格特征,成为湘西苗族音乐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舞蹈艺术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对苗族鼓舞的研究的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苗族鼓舞的生存语境日新月异,为其传承与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使苗族鼓舞在新时代不断被赋予新型元素,融入到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中。这些新事象、新形态、新问题也为学界对于苗族鼓舞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界对苗族鼓舞进行更加全面、深层次的关注。

猜你喜欢
猴儿鼓点湘西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鼓点
小猴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打猴儿
雨天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湘西 国画
FLY ME TO THE SKY
为春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