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伟杰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关键字:李冰;都江堰;历史价值;意义
由于当时蜀地天旱水灾等自然现象频频发生,导致了当地老百姓流离失所,温饱得不到保障。李冰率众大力修建都江堰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度让当时的蜀地平原得到休养生息。
都江堰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之后,在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和水利航运运输作出了不同程度上的重要贡献。当时蜀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有机联动发展,其蓬勃之势,不断向前发展。也有学者如此感叹:“都江堰带动了农业而创造出财富,也累积起工商业创造出的财富……‘西僻之国’的罪人迁所,一下子跃居为‘天府’的乐土。”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枢纽,一直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最高成就,究其原因是其突出的科学实效性。
李冰为修建都江堰工程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当时他不辞劳苦亲自到现场实地勘查当地地形,听取当地许多懂水利的人建议,通过实地测量和大量的走访,结合李冰自己对水利工程知识和懂水利的人的经验,决定开凿一个穿山隧洞作为引水,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情况下,施工的难度极大。例如,开凿宝瓶口时,鉴于山体十分坚硬,开采进度十分缓慢,李冰采用“以火烧石”,即在坚硬的岩石上挖出沟槽,之后用火烧石体直至通红,再将冰冷的江水浇在岩石上,石体便自行炸裂的方法,从而使这个水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宝瓶口的作用,是对流水水量大小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工调节,从而保证在洪水到来之时,起到分洪作用;在旱季之时,也可以将岷江之水有效地调度,分流灌溉滋润土地。当时建造分水堤之时,曾因放入岷江中的石块重量不够,往下抛在水里,总是因为石块重量不足而被水流冲走。于是,李冰利用岷江流域盛产的竹子编织了巨大的竹笼,然后将不同大小的石头堆积在一起,投入江中,从而最终可以筑成了一道坚固的分水堤。
后来,李冰又在靠近宝瓶口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水槽和泄洪道,以将淤积的泥沙尽快排出流向下游。泄洪道前部设计成弯道形制,江水在此形成环流,每当洪水来到,水流会超过泄洪道顶部,在水流带动下,大量泥沙会被带到外江,解决了泥沙淤积内江的情况,故取名“飞沙堰”。
就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结构特点而言,李冰并没有采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方式,而是以岷江作堰的形式,并在石堰处用大型石块对砌成水石墙,形成了好像一个鱼嘴形状,后人亲切底称之为江鱼嘴。这个鱼嘴,在大水漫灌之时,可以起到一个分流分水的作用。岷江之水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东边的被称为内江,西边的为岷江主干流,被称为外江。当水量大时,水流不受弯道影响,洪水直冲外江,六成水流入外江;水量小时,水流就要受到弯道影响,水流经过弯道绕行,六成水量流入内江,保证灌溉水源。
历时八年的艰苦建造,都江堰的最终建成开创了人类利用大自然自身特点进行改建的伟大工程。它的奇妙之处在于:不仅没有破坏大自然原始地貌,而且巧妙地结合了人类智慧结晶,为建造进行了充分又科学的分析,科学引导水流,变害为利,将人、地、水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李冰不畏劳苦,坚持亲自去实地调查,发现了水患的主要原因是流经成都平原的岷江。由于岷江的上游以高山峡谷为主,一旦雨季来临,本来就水量充沛的岷江水势就会更加凶猛,就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和其他的一些水利工程时,在施工技巧方面,李冰进行了更为广阔的开拓设计,对于治理后的都江堰的功能也没有仅停留在预防旱涝灾害,而是在运输、灌溉和生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治水,就必须要区分清楚地势的高低,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之势,这是对地理地貌的分析和运用。在修建都江堰之时,李冰基于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利用合理的自然之势,在工程选定地址和相应设施上下功夫钻研,然后达到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目的。
李冰当时是蜀郡的第一高官,职位是太守。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逃避自己对国家、社会、百姓的责任,从来都是亲自到现场考察山势选定地址,查看民情,经常与懂水利的百姓保持良好的沟通,借鉴他们对于水利修建的意见及经验。在施工方面,他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的难度在提高的同时,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巧妙运用自己对水利方面知识的掌握,再结合懂水利百姓的经验,克服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他的身上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强烈,时刻把国家兴亡,百姓忧患放在心中,有担当,有理想,有忧患意识的百姓好官。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并且一直发挥着调节水利、灌溉农田、防洪泄洪的作用。它是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的硕果。这项宏伟工程,凝聚了古代先贤智慧与创作的结晶,是巴蜀水利文化的一个辉煌成就,也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