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杂技艺术团)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在“圆梦工程・名家名师话美育”网络公共课上的演讲《杂技艺术的力与美》中,对文化、艺术、美以及杂技艺术进行了全面剖析解读,笔者通过学习,了解了美对中国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现代杂技艺术美的内涵有了全新的感知。
边主席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就是文化,文化之上是艺术,艺术的终极是美。”笔者想到杂技起源民间,最初是以突破人类身体极限的技巧,辅助生活和劳动用具,展现浓厚生产生活气息的娱乐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活化石。在春秋战国时期,杂技融入了思想和艺术;而到隋唐时期,杂技更是融合了很多戏曲和歌舞元素,丰富了舞台表演形式;到了宋辽金时期,融入了词曲艺术元素,增加了杂技的文学内涵。可以说,杂技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杂技人不断认识美、探索美和创造美的历程。
现代杂技表演已不单单是技巧与造型连接的表现形式,首先演员的外在形象、服饰、化妆等要精美设计,表演中更要像舞蹈、戏曲、舞台剧演员一样,在符合情景需要下呈现人物形象的美、肢体动作的美、情感诠释的美。边主席特别强调:“现在的杂技演员已经不是那种杂耍、竞技单一的表演模式的演员了。现在一个演员首先是美。他有高超的技术,又有很美的表演、很美的形象,让人感觉看完之后‘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就要求一名优秀的杂技演员平时不仅要注重技巧训练,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的积淀,表演才会真实、合乎情理、有感染力。因此,杂技演员需要加强对其他姊妹艺术表演形式的学习,多了解其他艺术的优点长处,多元化、多角度地优化自己;此外,平时还应该加强文化知识积累,“心有文墨才能口吐莲花”。同理,有了文化底蕴,才能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从而激发表演的创造力、创新力。也就是说,要全面提升演员文化素质修养、艺术修养,才能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完成美的技巧动作、呈现美的情感表达。
边主席还说:“节目的整体结构一定要流畅、要美,所以在节目创意、创作方面,我们还要博采众长……”笔者认为,创新是杂技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杂技艺术才能存活,不致消亡。创新的核心还是杂技技巧。在创作题材上,选择流传度广、家喻户晓的故事,更能与观众在思想和审美上产生共鸣,也就更容易感动人。题材有了,在作品处理上还要遵循杂技艺术的规律,同时再用新奇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去呈现它,把握好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做到跌宕起伏,有轻重缓急,这样打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是美的,而且是完整流畅的,才能带给观众惊奇、惊喜的感官体验。
现代杂技作品应该像戏曲,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做合乎情理的完美衔接。正如边主席所说:“杂技因为它是个单体的,不像戏。戏曲是由文字、文学、创作、畅想、故事情节、语境、环境,顺着往下推的。”也就是说,一个美的杂技作品要做到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从故事的起因,到中间故事情节的发展、转折,最后到故事的结局,合情合理地融入语境、音乐、人物、舞美、灯光等手段,并做到无缝衔接,衔接得恰到好处,才能给观众艺术的、美的视听享受。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在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这对现代杂技艺术“美”提出了新的要求,无形中也为杂技人指明了方向——要与时俱进,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不断学习美、领悟美、提炼美、创造创新现代杂技艺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