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音乐产品模式对流行音乐制作教学的影响

2020-12-07 12:02
音乐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流行音乐商业

曾 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渠道开始变得越来越广泛,从磁带机、数字唱片(CD),台式个人计算机搭配小型音箱的极具仪式感的固定点收听模式,变成了移动端为主的、具有互联网特性的收听收看模式。①甘冲萍:《音乐播放产品设计的发展设想及可能性概念的研究》,《信息科技辑》2011 第1 期增刊。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于“连接”的定义,甩开了终端上的数据线,彻底解放固定位置的束缚。从此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演进, 从2G 时代的以字节为单位, 到3G 时代的以兆为单位, 到4G 时代的以千兆(GB) 为单位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②本刊编辑:《5G 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重要意义》,《新农业》2019 年第6 期。,直接改变了全世界人的音乐收听习惯。 从移动端的CD—MD—iPod—手机端的变化,从单一的下载后聆听演变为在线收听、点播、在线观看视频进而参与互动、产生交互、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技术加持③王瑞:《“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模式重构》,《黑河学院学报》2018 年第11 期。,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学习模式、娱乐模式正在发生巨变。 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这场科技巨变之中,感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感受着传统消费理念、传统媒体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文化及传承方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④孙炜博:《探寻与构建“互联网+音乐”的核心价值》,《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5 期。。 更重要的是这些冲击对人们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模式、创作模式、创作方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中,偏向于数据调查的研究居多,针对商业音乐创作类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高校的音乐制作专业中对于商业音乐的运营、 教学、音乐经济、 指导性创作内容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是偏向于传统的音乐形式与体裁,如传统歌剧、音乐剧、数字音乐平台传统宣发、晚会型音乐作品等,鲜少对当下新兴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研究;部分研究内容针对年轻一代较为热衷的移动端应用程序内容进行了产品表现属性分析, 但未就其创作思路以及未来商业性命题进行深度探讨。 高校流行音乐教育正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 迅速地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改革与引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不断丰富音乐教学形式,使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①周涵:《高校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19 年第18 期。,拓展作为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前沿视角与前瞻性探索,在流行音乐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唱、奏、创、制、宣”五大环节的教学。本文立足于商业音乐研究与笔者的教学心得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对未来商业音乐制作教育者进行此类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针对流行音乐商业产品的特征分析

流行音乐具有极佳的群众基础,推广范围广、传播速度迅速、 听众接受度高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诸多的音乐推广形式,如早期的电台播放,到电视播放音乐视频作品,再从互联网的视频网站点播,发展到短视频平台定向精准推送。听众不再单一局限于简单的收听方式,而是需求有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进而有应用场景的选择,如从音响到随身耳机,从立体声到环绕声乃至全景声音频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也开始随着时代进步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包括创意、思想、文化背景等内容, 还涵盖了音乐风格、新音色、新体裁、新产生的音乐流派等等。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制作教学需紧密结合市场动向,保证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模式,所以对商业流行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一)推广商业流行音乐作品的新型商业手段特征

商业音乐作品在推广渠道上使用各种各样非同于传统媒体的方法,往往使用短视频平台、定向推送、自媒体锁定精准人群等手段并用,这些作品普遍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 在风格与创作手法方面,商业音乐作品大胆创新,打破了很多以往音乐的创作方式,通过融合各种音乐形式达到了再度创新的效果,旨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抓住听众的耳朵,配合视频的播出,对用户产生极强黏性、享受沉浸式服务的特点,用户往往第一时间内被吸引住以后很难再脱离②陈小叶:《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移动短视频生态位研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8。,类似的产品有抖音、快手、秒拍、小红书等App。 还有许多的网站已经将该类资源内容进行了页面整合,不需要专门下载独立应用程序, 方便用户随时调用, 更可以整合资讯推送生态,将音乐作品、视频作品、 资讯、 消费产品互相整合,这些资讯交替出现,也增强了用户黏度。 用户在接受某一首音乐作品以后, 平台可以立刻根据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音乐风格喜好、歌曲内容偏好等等, 定向推送符合消费者心里预期的歌曲以及相关音乐周边产品、现场演出等等。

另外一种模式是将传统音乐作品的推广模式反过来,先从其他媒体形式预热而后达到音乐产品热销的目的。例如先包装某一个影视作品或者是流量明星,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新媒体进行商业预热包装,利用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如网络电影、偶像剧、连续剧等,让明星角色尽可能具备偶像属性, 包括其形象、人设、背景设定、特殊能力宣传等等,待影视作品具有相当程度的市场反响以后,反向进行音乐产品类的包装,举办线上线下的音乐会、 演唱会,参演音乐剧等等,利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音乐作品进行角色包装,通过合理的现场剧情设计,让影视剧中的主角们演唱一些相对难度不大,但是旋律利于传唱和记忆的音乐作品。同时配合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尽可能使用优质的舞美团队,使演唱现场具备很强的可视性与可听性,在票房上精确锁定消费人群,精准定位票房市场售价,从而获得高额商业价值, 达到影视作品、明星经纪、音乐作品、现场演出的多方位获益。

当今商业流行音乐产品已经走向了多元化,产品化多线并举的方式, 作品均以短小、特征记忆点明确清晰为要务,配合各种新媒体、自媒体进行全方位推送。传统意义上的流行音乐作品,虽仍在各大媒体网站、音乐网站、音乐类App 上面进行推送,但是受众面已经不再拘泥于单一手段,而是多种商业模式、盈利手段并存。这也对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教学手段和思维上与时俱进,同时也符合流行音乐“多元、个性、创造”的特点。

(二) 商业音乐作品片段时间节奏特征

包括歌谣体在内的现代商业音乐作品已经不拘泥于常规的3 分钟到5 分钟这样的结构规模,在推送宣传以及商业应用上,也不仅限于单二部曲式或者单三部曲式。在商业应用上短视频平台推送以及音乐试听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做到准确推送定向人群。现在的短视频多媒体产品, 往往长度只会设定为20~30 秒,甚至是更少到只有10 秒, 在此基础上融合的极具吸引力的视频片段, 会重复使用那些极具记忆点的音乐片段, 这样的产品在定向或者非定向推送模式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可以在第一时间俘获听众耳朵的听觉记忆, 产生往下听的好奇心以及愉悦感, 在不知不觉中听完全曲,产生沉浸式体验,达到最好的吸引效果。

关于合理的音乐片段时间长度设定,经笔者分析,除开短视频平台的高点击量视频音乐以外, 移动设备上的娱乐程序最具有参考价值。 在热门的或盈利比较好的手机端游戏中,参与游戏者在每一次继续下一步操作时,每一次产生动作或产生游戏感的行为时间间隔约为10~20 秒。 例如《王者荣耀》, 游戏者每一次提升等级间隔时间大约为50 秒,在这50 秒当中他可能会有2~3个动作,可能是打野怪也可能是消灭敌人获得等级提升,也有可能是消灭对方英雄,游戏过程里面游戏针对在移动设备上的游戏体验将单局游戏平均时长缩短在20 分钟内①甄智椋:《基于心流体验的MOBA 类手机游戏交互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17。, 游戏者是不会感觉枯燥的,虽然他们是在重复同样的动作, 经历看似重复的游戏模式,但产生的记忆点却完全不同。这对音乐产品的推送模式以及创作,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音乐也需要有合理的时间节点设定以及高潮推进结构。职业的商业娱乐产品运营公司早已发现了这些有效的商业规律,为顺应市场的需求及音乐发展未来预期,在现代商业音乐作品中,由于其短小的时间结构特点不再需要大篇幅的铺垫和氛围营造,讲究直接切入重点, 这些观念对流行音乐制作教学中合理调整设定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用于商业推广的音乐,一部分作品具有非常短小的前奏,这些前奏非常具有记忆点,简单的节奏、 大跨度的旋律跳进,或者音色选择非常特殊,大量运用电子合成音色, 或是地域性、民族性强烈的乐器,亦或是对律动特别的设计。 总之就是要让听众听到前奏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或舒适感, 不会主动终止聆听,甚至反复循环,在第一时间记忆住这个点。

也有部分的音乐作品在推广的时候会取消前奏,直接将具有记忆点和商业属性的副歌桥段展示出来,让副歌故意喧宾夺主,也就是常说的直接进唱, 直接进入副歌段落,而且演唱者嗓音必须具有鲜明的特点,迅速形成吸引力与用户黏度。

仔细研究目前在这些传播媒体中高频率使用的音乐,不难发现一些共通特点,这些音乐都具有一个高度辨识性的乐句或段落,其音乐片段可能具有趣味性、刺激性或者新奇性,这样的音乐片段长度一般在15 秒左右, 所以在创作音乐作品或者说歌谣体作品的时候,一定会包含一个非常容易被记忆,生动有趣又符合其类型化设定的音乐动机,这个音乐动机往往是这部作品是否被大部分用户选用、喜爱,甚至是决定进行推广与否中最重要的因素。

(三)5G 时代对商业音乐作品的需求性特征

当今在各种场合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听到5G 信息时代这个概念,5G 技术带来的特点,如零延迟接入,密集型终端的同时接入等等,会改变人们聆听和感受音乐的方式。客户群体接受音乐的场景将会发生巨变, 从打开收音机、唱机变化为手机、移动终端之后,更多的将是无手机应用状态,比如客厅、小区门厅、出租车、 电梯甚至是餐桌台面、超市、商店,获取音乐资讯的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碎片化。 音乐推送的模式不再单一,配合短视频、互动体验区等新媒体的方式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的定向推送,随着音频声场定位科技的发展,也许餐厅同桌的多个人接受到的是不一样的,为其个体量身定做推送的音视频内容,这样精准定位与碎片化管理的时间更需要我们对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提出创新改革要求。

二、 流行音乐制作中以考促学产出作品机制

流行音乐制作作为一门传统音乐学科,为提高学生在应用型音乐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保证高品质人才输出,更需保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在坚持传统写作基础教学的同时,合理将商业音乐的创作与市场运作思路结合到教学中来,是非常必要的。

在商业流行音乐作品的市场运作中, 分为原创作品、改编作品、 委约创作作品等,原创作品即演唱者本身就是歌曲作品的词曲作者,或至少担任作曲、作词其中一项创作工作;改编作品则是对已有作品进行大幅调整, 包括风格、结构、旋律、节奏、调性、形式的改编,达到崭新的艺术表现力;委约创作则是有商业公司针对自己的艺人进行量身定做,包括风格定位、演唱表现力、商业流行趋势等方面邀请词曲作家对艺人进行定向定制。这些与商业市场紧密结合的作品创作手段均可以在学生日常的作业和月度考核中进行模拟实战,保证学生在毕业后甚至在校期间就可以无缝连接到主流商业音乐产业链中。

(一)针对流行音乐制作教学中作业考试基础设定

国内外高等艺术院校在音乐制作专业的教学中都非常看重平时成绩。平时考试除了检测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是对音乐制作的“创作、编曲配器、录音、混音后期、表演、宣发” 全产业链流程进行考验,考验其对于市场的把控与精准解读,同时还要考察其工作效率,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制作专业,一直以来采用了每月一次的月考制度,月考成绩将会占到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40%,月度考试中,大量题目采取的是与商业接轨的流行音乐歌曲写作与制作,传统思路是布置时长在4 分钟左右的篇幅,学生自己完成词曲创作、编曲、录音、混音的歌曲作品,需要有完整的主歌副歌,歌曲结构务必完整。 风格不做限制,需要提交的作业文件有:

1. 主流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编曲工程文件夹;

2. 缩混后导出的最后立体声音频文件, 使用16bit/44khz 的wav 格式;

3. 编曲工程中所使用的音色说明及编曲思路, 使用word 格式附上;

4. 包 含24bit/48khz 格 式的混音工程文件①在考试中对于混音插件提出了一些局限性要求,原则上需要只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自带的效果器,目的是方便考试时进行回放,对于行业内特别常用的效果器插件也可以使用,有一个专用的附件列表,但由于这个列表随着科技进步随时在产生变化,增加或者删减,故在这里没有进行列出。;

5. 必须包含演唱轨道,自行寻找录音歌手;

6. 必须包含Word 格式的歌词文件。

考试内容举例一:

每个人曾都有一个印象中的英雄情、英雄梦,以“武侠”这个题材为出发点,创作一首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 制作包含完整旋律、歌词、编曲及后期混缩的歌曲,风格不限,作品力求具备市场化特性。

考试内容举例二: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它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 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多,都是其他美食望尘莫及的。 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四川和重庆两地的代表美食。②在这里“火锅”的定义文字部分概念来自于互联网。

以“火锅”为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首原创作品。

从上述例一、 例二可以看出, 在这样的传统考试题目中, 学生要掌握的歌曲制作技巧是完整写作歌谣体作品,有很长的时间范围,容错率更高, 技术手段可以利用的范围广泛, 属于音乐制作的基本功训练范畴。

(二) 针对商业流行音乐作品创作的结构设定

针对市场的创作背景,可以在作品时长,题材的选择上针对商业音乐的应用进行调整,在常规考察背景下加入要求短小精悍,不局限于某一题材的深入挖掘,扩大的小型音乐作品作为考察的题目。如将月考的作品时长限定为40秒,将音乐题材进行进一步浓缩与升华,增强应用特性。 又比如将音乐题材设定为手机铃声,振铃彩铃等等,也可以将时长定为30 秒至1 分钟,重点商业市场,目标定位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定向客户群体,力求在20 秒之内抓住听众的耳朵,将音乐的记忆点放置第一位,且在动手制作之前要去发掘研究。 在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App 中使用的播放载体, 其播放移动性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这一类的移动终端在播放时若要获得较好听觉感受的音乐听觉特点,尤其在这一听觉参考下在风格、旋律、节奏、律动、歌词及配器,演唱者嗓音方面的特点要与之配合,所以应以这些特点作为指导自己考试作品创作的核心参考元素。这样产出的产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与市场接轨,商业公司拿到这类产品以后,也可以迅速地进行包装推广,不需要再重新进行整理包装。

(三) 作品的题材选择与标签性音乐分类

在作品的题材选择上,很多移动终端的短视频平台已经帮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如流行、电音、说唱、日韩、二次元、运动、舞蹈、家庭、游戏、民谣、经典、综艺等等。 这些看似没有任何逻辑,甚至是类别归属都不科学的分类, 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绝大部分用户特别感兴趣的点。 在流行音乐制作中,最受大众欢迎和使用较为频繁的音乐类型,其实可以简单地进行归纳,比如有萌乖型、高冷型、酷炫型、温暖阳光型、中国风型等。

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利用之前归纳的这些音乐类型,将不同的风格贴以类型标签再装进去,如:

a. 高冷型——电子、摇滚

b. 炫酷型——当代节奏布鲁斯、电子(Dub step、Future Bass)

c. 温暖型——民谣、流行

d. 国风型——以五声音阶构建旋律的流行,加入中国特色乐器

e. 萌 乖 型——流 行、民谣、电子(8 位机音色、洛天依拟人演唱等)

f. 趣味型——爵士乐(摇摆)、雷鬼、百老汇风格

……

以此分类,随着音乐和商业市场的不断演变发展,音乐风格组合仍然在变化和发展中。在制作这样的商业应用音乐时, 可以针对其进行思考,往往要通过大量的时间观看视频,分析用户使用的音乐特点,还有音乐与录制视频甚至是发布时间节点的关系,认知个人创作的音乐本身与用户的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当下作为一名商业音乐制作人需要具备的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

总而言之,对于考试题目的设定要围绕以考促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时俱进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并重的思路,达到最优化配置。

结 语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时尚主流的音乐文化形式,教学更要求与时俱进,以及对时代特点与脉搏的准确把握。有的人也曾担心人工智能技术会对音乐创作者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取代艺术创作。 高校音乐教育者应认清形势, 不必去排斥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手段,更无需谈虎色变,反而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生产力工具,针对现代商业音乐作品如何创作、表演、推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让音乐的形态多元化、风格化,更具有商业属性, 不拘泥于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大胆拓宽培养思路,努力培养具备“唱、奏、创、制、宣”多重能力的复合型教学人才, 这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中音乐产业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我国流行音乐教学模式的发展和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 希望此文能有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后来研究者完善流行音乐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流行音乐制作课程改革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流行音乐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市原创音乐作品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